中國的智慧[10]

中國的智慧[10]

《中國的智慧》,作 者:韋政通,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版時間: 2009年11月。《中國的智慧》主要內容簡介:要真正了解中西方文化,不可嘲避的是揭示中西方文化在認識世界和社會時的洞見異同。

基本信息

1.圖書信息

書 名: 中國的智慧
作 者:韋政通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出版時間: 2009年11月
ISBN: 9787546309484
開本: 16開
定價: 28.00 元
內容簡介

《中國的智慧》主要內容簡介:要真正了解中西方文化,不可嘲避的是揭示中西方文化在認識世界和社會時的洞見異同。在莫蒂默·J.阿德勒所著的《西方的智慧》書中一共討論了107個問題,有問題是中西方共有的,而有些問題是西方傳統所獨有的,諸如有關基督教教義和希臘諸神之類,還有些問題,在中國社會還沒有形成或者還沒有重要到為人們所關往,如自動化之類。與此塒應,在《中國的智慧》討論的90個問題中,只有70個問題,和阿德勒的全相同。其餘的則是作囂根據中國文化的背景所設計的,這些問題有些是中國所獨有的。從各自獨有問題,不難看出中阿文化之間的某些差異;從共同的問題,則正好提示了我們從事中兩文化比較研究的一些線索。為了方便讀者,作者還特製了一個中西智慧對照表,是對70個共同問題所傲的提要,也可以當備查的觀念索引使用。即使沒有時間讀整本的書,瀏覽一下對照表,也一樣足以引發思考。

2.圖書信息

作者:韋政通 著
ISBN:9787806653227
出版社嶽麓書社
出版日期:2003-12-1
定價:20.00 元
內容提要

《西方的智慧》,一共討論了107個問題,其中有些問題,是西方傳統所獨有的,像有關基督教孝義和希臘諸神之類。也有些問題,在我們的社會還沒有成為問題,如自動化之類。因此在我討論的90個問題中,只有70個問題,和阿氏的全相同。其餘的則是我根據中國文化的背景所設計的,這些問題有些是中國所獨有的。從各自獨有問題,不難看出中西文化之間的某些差異;從共同的問題,則正好提示了我們從事中西文化比較研究的一些線索。由本書所引征的中西思想資料,使我們知道,中西文化的比較,不但可能,且有必要,因為在此工作中,可以較為深入地認清自己論的優點和短處,此極有助於選擇我們今後努力的方向。
為了方便讀者,特製了一個中西智慧對照表,是對70個共同問題所做的提要,也可以當備查的觀念索引使用。高明博學的讀者,如果沒有時間讀整本的書,瀏覽一下對照表,也一樣足以引發思考。

作者簡介

韋政通先生(1972-),江蘇鎮江丹陽人。著名學者,對中國古典哲學和中國傳統文化有極深的領悟。早年結識徐復觀、勞思光和牟宗三、殷海光等人,與新儒有學者、自由主義學者等都有過廣泛而密切的交往。以《中國思想史》尊定學術地位,著有《中國十九世紀思想史》、《中國哲學詞典》、《中國的智慧》、《中國文化與現代生活》、《傳統的更新》、《中國哲學思想批判》、《傳統的理新》、《中國哲學思想批判》、《倫理思想的突破》、《先奏七大哲學家》、《孔子》、《中國現代思想家胡適》等近三十部著作。其中許多以嶄新的視角解讀中國文化與歷史,對學界有廣泛的影響,被認為是某些方面最優秀的創製。很多學者以為韋政通先生是自由主義的著名代表,也有學者以其為當代新儒家的優秀代表,事實上他只是一個自由的思想者。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哲學、科學問題
一 學的意義與哲學
二 什麼是真理?
三 知識與意見
四 知與行
五 人與自然的關係
六 科學與技術
七 科學時代中的倫理
八 歷史的意義
第二章政治問題
一 個人與社會
二 政治領導
三 民本思想
四 從貴民到民主
五 法律的本質
六 什麼是正義?
七 法治與禮治
八 自由主義與保守主義
九 民族主義與世界主義
十 戰爭與和平
第三章 道德問題
幸福的追求
二 成功是必須的?
三 什麼是良心?
四 基本德性
五 目的與手段
六 價值的相對性
七 自然法的意義
八 守法
九 忠誠的要求
十 道德義務的性質
十一 人的尊嚴
十二 現世的樂利
十三 理智與感情的衝突
十四 人的偉大性質
十五 中庸
第四章 教育問題
一 什麼是學藝教育
二 一般教育與職業教育的比較
三 德飠在學藝教育中的地位
四 智慧是學藝教育的目標
五 手工在學習生活中的角色
六 教學的藝術
七 變化氣質
八 習慣的形成
九 讀書的方法
十 如何閱讀艱深的書?
十一 為什麼要讀古老的偉大作品?
十二 什麼是偉大觀念?
第五章 宗教與形上學問題
第六章 社會問題
第七章 經濟問題
第八章 美與藝術問題
第九章 愛情與友誼問題
第十章 人的問題
附錄

書摘

現在我們常聽到的“民族主義”(Nationalism,又譯“國家主義”),系起源於十八世紀的西北歐和北美洲,到十九世紀中葉,隨著西方資本主義勢力的擴張,幾乎所到之處,無個引起民族主義思想的蔓延。資本主義在中國的侵略,始於1840年的中英鴉片戰爭,由鴉片戰爭而激起的平英團運動,則為中國近代民族主義運動的先聲。嗣後,太平天國和數不清的教案,以及義和團等,使這個運動普及到全國。民國以後,在西方帝國主義的沉重壓力下,許多重要的政治團體,都以此相號召;幾次重要的文化運動或青年運動,也都依賴它才產生巨大的動力。這是真正決定中國命運的大運動。
在思想方面,梁啓超於1901年,已提倡民族主義,認為是世界最光明正大公平之主義,它的功能在“不使他族侵我之自由,我亦毋侵他族之自由”。為此,他向國人提出警告:“知他:人以帝國主義來侵之可畏,而速養成我所固有之民族主義以抵制之,斯今日我國民所當汲汲也。”
同一時期,嚴復和章太炎有民族主義的爭議。嚴氏根據甄克思“社會通詮”的理論,認為中國是宗法居其七,而軍國居其三,所以中國當務之急,是在脫離宗法而進入軍國,民族主義不過是宗法社會的產物,提倡它足以使中國停滯於宗法而不進,因此應該反對。主張排滿的章太炎,則就中國歷史說明中國社會不同於“社會通詮”所說的宗法,因此中國的民族主義,也不同於宗法的合群,提倡民族主義而排滿,是因滿清“覆我國家,攘我主權”。在這裡,章氏把清末的民族主義,和我國固有的晚明民族主義連成一氣。
近代中國最重要的民族主義思想家,是孫中山先生,他的民族主義的三大主張是:
(1)要求中國民族的自求解放 中國自鴉片戰爭以後,不斷遭到帝國主義的侵略,締結了許多不平等的條約,剝奪了我們國家的主權。因此民族主義的第一目標,就是要打倒諸列強,廢除不平等條約的束縛,“使中國民族自由獨立於世界”。
(2)中國務民族一律平等 促成此一要求,一方面是由子民主憲政的成立。中山先生在南京臨時大總統任內,就曾明令解放閩、粵的蛋戶,浙江的惰民,河南的丐戶,以及發功臣披甲家為奴之義民和優倡皂隸,使他們享有一般公民的權利。另一方面則是由於要抵抗帝國主義的侵略,必須先消除內部各民族間的不平等,以加強團結。
(3)世界各民族一律平等 十九世紀中葉向外擴張的帝國主義勢力,不只是中國受其壓迫,其他弱小民族受壓迫的還很多,中國的民族主義者,必須推己及人,把他們一齊聯合起來,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