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死智慧

中國生死智慧

《中國生死智慧》由鄭曉江編著。 《中國生死智慧》主要探討人類的生死問題,將立足於中華民族生死哲學之血脈的基礎上,從分析生命與死亡之本真出發,順次探討生命本真、生死觀念、生死態度、生命困頓和生命教育等問題,試圖從合理性的角度提出一些看法,讓人們在較為輕鬆的閱讀中從容地思考生與死這樣嚴肅的問題,獲得某種生死智慧的啟迪,以最大的包容度和開放性,做出自己的判斷和選擇,以因應我們每個人終究會遭遇的生死大事,獲得生之幸福與逝之安樂。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人生只有一個真正嚴肅的哲學問題,那就是生死。因為什麼是值得生,什麼是值得死,回答了人生所有的問題,要想在這大千世界中坦然面對生死困惑,就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生死智慧,特別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先賢哲人的生死態度。我國著名生死哲學家鄭曉江教授這部耗時25年完成的精華力作《中國生死智慧》,正是這樣一部好書,值得一讀。

作者簡介

鄭曉江 1957年6月生,江西萬載人,專門從事中國哲學與文化的研究,尤擅生死哲學與生命教育的研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專家,江西省教學名師,宋慶齡基金會中華青少年生命教育首席專家、雲南省三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香港全人生命教育學會專家顧問。現任江西師範大學道德與人生研究所所長、二級教授。中國哲學史學會理事、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已出版專著:《傳統道德與當代中國》;《穿透人生》;《中國人生精神》、《西方人生精神》;《生命終點的學問》;《中國生命學》、《生死學》等著作,另發表論文百餘篇。曾應邀在台灣大學、輔仁大學哲學系、成功大學、高雄師大、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哈工大、黑龍江大學、華南師大、華中科技大學、首都師大等作學術演講數百次。

媒體推薦

鄭曉江教授的《中國生死智慧》,引領讀者進入歷史文化殿堂,了解古今賢哲如何處理他們所面對的生死問題,以此讓大家領悟這些賢哲的卓越智慧,從而更好地處理我們自己所面對的生死問題。
——台灣著名學者 鈕則誠教授
人生只有一個真正嚴肅的哲學問題,那就是生死。因為什麼是值得生,什麼是值得死,回答了人生所有的問題,要想在這大千世界中坦然面對生死困惑,就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生死智慧,特別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先賢哲人的生死態度。我國著名生死哲學家鄭曉江教授這部耗時25年完成的精華力作《中國生死智慧》,正是這樣一部好書,值得一讀。
——著名教育專家 王東華教授

圖書目錄

序 生命與生活:中國生命學的課題
自序 中國傳統人生哲學與當代之生死哲學
生命哲學
生活與生命
現代人之生存危機
個我性與普遍性
生死哲學
第一章 樂天知命委運自然——陶淵明之生死智慧
人生觀:任真自得,恬淡高潔
死亡觀:樂天委分,識運知命
對陶淵明生死智慧之現代沉思
第二章 保身全生養親盡年——阮籍之生死智慧
人生觀:逍遙浮世
人生踐履:遺落世事
生死觀念:生究其壽,死循其宜
生死態度:保身全生
對阮籍人生哲學的沉思
第三章 呤風弄月 原始返終——周敦頤之生死智慧
政治人生:“政事精絕,宦業過人”
人生態度:“孔顏之樂”與“吟風弄月”
生死態度:“今死矣,命也!”
生死觀:“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
對周敦頤生死智慧之現代沉思
第四章 循禮修為終古不死——李覯之生死智慧
生存智慧:“人事修”
生活準則:循禮
死亡觀:“唯有令名人,終古如不死”
李覯生死智慧給我們的啟示
第五章 萬世太平存順歿寧一張載之生死智慧
人生抱負:為萬世開太平
人生態度:存順歿寧
死亡觀:“死之事只生是也”
張載生死智慧給我們的啟示
第六章 堂堂正正煌煌宇宙一陸九淵之生死智慧
人生價值:“天爵”與“人爵”
人生理想:“堂堂做個人”
人生境界:“大人”
生死態度:“亦自然”
生死價值論:“刀鋸鼎鑊底學問”
生死超越論:“煌煌在宇宙間”
對陸象山生死智慧之現代沉思
第七章 忠肝鐵石 丹心汗青——文天祥之生死智慧
人生態度:“知其不可而為之”
生死追求:“命”與“理”(“道”)的合一
人格意志:“法天不息”
對文天祥生死智慧之沉思
第八章 俯仰天地安死無愧一朱熹之生死智慧
生死之情
生死之理
生死價值
朱子生死智慧之價值
第九章 生死以求真如舊宅——羅汝芳之生死智慧
“生死以求”的學問
心心相照,終古如生
羅汝芳生死智慧給我們的啟示
第十章 精光凜凜豐骨稜稜——李贄之生死智慧
生命追尋:“窮究生死根因”
“不死”之道:“得道真人不死”
“無死”之境:“出離生死苦海”
“死所”之求:“其死也必有所為”
李贄生死智慧給我們的啟示
第十一章 盡性至命超越生死——王陽明之生死智慧
生死之求:“聖人必可學而至”
生死之念:“晝夜生死”
生死之履:“死得其所”
陽明生死智慧之沉思
第十二章 人道之常貞生貞死——王船山之生死智慧
生死本體論:“貞生貞死”
生死價值論:立人道之常
生死實踐論:“歷憂患而不窮,處死生而不亂”
對王船山生死智慧之現代沉思
第十三章 教育立國不朽永生一張伯苓之生死智慧
人生信念:教育救國
人生準則:硬幹、苦幹、傻乾
人生態度:“不可救藥的樂觀”
死亡觀:不朽與永生
張伯苓生死智慧給我們的啟示
第十四章 知識之“真”道德之“善”一殷海光之生死智慧
人生意義問題
殉道的人生精神
殷海光生死智慧給我們的啟示
參考書目
跋一
跋二

後記

感謝大家前來參加我父親的追悼會,儘管到現在我都依然希望這只是個夢。
我的父親,是個如太陽般的人,只要有他在,身邊的人都感到快樂開心溫暖;他也是如大山般的人,只要看到他,心中便覺得踏實安心。我們都已經習慣了仰望和依靠他,他對我們,就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和心靈導師。
他的一生,都傾盡在鍾愛的學術研究上。他的學術影響遍及海峽兩岸,他的學生都在各行各業成為棟樑,從他的課上獲益的人不計其數。他為了推廣學術惠及更多人,帶領團隊,走進各大高校、西部教育一線、災區、監獄、少管所,可以不計任何報酬夜以繼日地工作、講學,甚至挽救了很多瀕臨絕望的生命。他如待兒女一般悉心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學生,無微不至的照顧身邊的工作夥伴,給學生和夥伴們提供各種幫助和機會,因為看到他們成才,也是作為老師最大的滿足。而他的灑脫與豁達,他快樂的生活方式,也一點一滴地影響著身邊人。他的智慧與人格魅力,折服無數人成為他的追隨者,成為學術界的領袖,桃李滿天下。
現在,我非常想念我的父親,父親的愛如山一般深沉,卻無時無刻不圍繞在我周圍。每年生日,他都會給我準備禮物,每次回家,我們都會一起出去遊玩,享受天倫之樂,每當我有了工作和人生上的疑惑困頓,也總是他開導我帶著我走出迷茫。我人生路上前進的每一步,都離不開他對我的陪伴和指引。雖然我總是跟他任性、鬧小脾氣,可我卻是發自肺腑地愛他、崇拜他。每當看到他在講台上的風采,看到他備課時的敬業,看到他無私地幫助學生和前來拜訪他的每一個人,聽到他一堂堂精彩而深刻的課,我都為自己有這么一個偉大的父親而驕傲。每每看到他和媽媽玩笑似地小拌嘴,看到他為了讓媽媽更好的入睡幫她捶背捏肩,看到他每次出差都能儘量安排媽媽一起出去遊玩,我都為他們的感情真摯而感動,他們的相敬如賓,他們的恩愛甜蜜,是眾人艷羨的“神仙眷侶”。他對我的外公外婆和爺爺奶奶,更是孝順有加,只要工作閒暇,他都會儘量前去陪伴,出行時陪伴左右,無微不至,對親戚朋友同樣真心相待。認識他的人無不由衷的稱讚他、敬佩他。我最愛跟隨他和他的團隊遊歷山水中,感悟文化的魅力,學習他“將文章寫在大地上,將學問做在山水間”的灑脫,他的好朋友們總是會收到他一首首遊歷後即興發揮的打油詩,感受著他的快樂。而就在不久前,我們一家還第一次全程自駕遊玩了福建土樓。我是如此習慣了有這么一個堅實的依靠,可以讓我開開心心的生活、奮鬥、闖蕩。我也是如此習慣了有這么一個榜樣,自己學會了堅強、樂觀和豁達。
人生總是有那么多難以預料的無常,意外悄然降臨,天使要將他帶走,我們的天塌了下來,但是我們還依然站立著。我還沒有緩過神,就一夜長大。父親生前的光輝灑向了各處,照亮了無數的地方,溫暖了無數的人。現在他離開了,他的人生價值卻體現的淋漓盡致,三位國家督學發來哀悼信息,無數親朋好友通過電話簡訊郵件微信微博寄託哀思,甚至從五湖四海趕來看他,各級的學生們全部凝聚一致做著力所能及的事情,香港台灣澳門的專家學者們電話打來泣不成聲,表達三地學者對他在學術界的敬仰和尊敬。一位教育界的前輩說:“你父親是中國生命教育最重要的理論創建者,他的離去時教育領域的一個重大損失,中國生命教育失去了一個不可替代的領軍人物和精神領袖。”甚至有位老師說“願以我一死,換來你父親一生”,還有一位老師說“願派遣安慰天使陪伴在你們左右,賜下平靜安穩的心給他的家人”,等等,太多太多的關愛和惋惜讓我們感動和溫暖。
今天,我們在這裡全部陪伴在他身邊:在這裡,我要代表我的家人、代表我父親,感謝父親的單位對他的培養,感謝所有家人、朋友們的陪伴和幫助,也感謝所有他的學生們對他的敬愛。我要感謝兩岸四地的專家學者們的慰問,感謝從北京、雲南、武漢趕過來的親朋好友們,也感謝我的好朋友們從北京、安徽趕過來,感謝我的單位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培訓交流中心、我媽媽的單位江西省新聞出版局和中文天地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感謝父親的單位南昌大學和江西師範大學。逝者已逝,我們所有人要繼續用我父親生前喜愛的狀態、秉承他的人生精神,堅強樂觀的生活下去,我相信,這也是他所希望看到的。
爸爸,如果還有來世,我們一定要再找到彼此,我還要繼續鬧我的小脾氣,跟著你賞遍好山好水,我還要做你的女兒,跟你開開心心的生活。
爸爸,請安息吧,一路走好,願天堂平靜美好,幸福安詳。
鄭瑤
2013年2月19日
(此文系鄭曉江教授女兒鄭瑤在父親追悼會上的答謝詞,附錄於此,權作跋,以資永恆的紀念)

序言

死亡學立足於科學領域,包括自然科學、健康科學及社會科學。這些在傅教授看來乃是狹義的生死學,而廣義的生死學則從西方死亡學走向中國生命學,他的構想為:
以“愛”的表現貫穿“生”與“死”的生死學探索,即從“死亡學”(亦即狹義的生死學)轉到“生命學”,面對死的挑戰,重新肯定每一單獨實存的生命尊嚴與價值意義,而以“愛”的教育幫助每一單獨實存建立健全有益的生死觀與生死智慧……督導此一探索理路的我國本土意味的探索理念(即督導原理),則是以我最近所強調的“心性體認本位”生死觀與生死智慧為中心內容……“心性體認本位”的生死學探索理念,乃是基於生命最高層面,亦即實存主體、終極關懷、終極真實三大相關層面上儒道佛三家所共通而分享的哲理……(傅偉勛,1996:126—127)。
順著上述途徑,他曾認真考慮過以下的問題:
心性體認本位的儒道二家生死觀,與生死問題的超越性宗教探索之間,有否交流溝通或銜接互補的可能,又如何交流溝通或銜接互補……(傅偉勛,1993:173)
古典儒道二家思想正是“心性體認本位”的人生信念之典型,傅偉勛教授對儒道思想的精神深有了解:
儒家與道家對於傳統中國人的思想模式與生死態度,各別所留下的影響都一樣深遠。儒家倡導世俗世間的人倫道德,道家強調世界一切的自然無為,兩者對於有關(創世、天啟、彼岸、鬼神,死後生命或靈魂之類)超自然或超越性的宗教問題無甚興趣,頂多存而不論而已……佛教除外的中國思想文化傳統,並不具有強烈的宗教超越性這個事實,在儒道二家的生死觀有其格外明顯的反映。(傅偉勛,1993:156)
以上所引是有關中國生命學的基本論述,如今在鄭曉江教授的大作中得到了呼應與發揮,他根據對生命與生活的分判,把中國生命學分成中國傳統人生哲學與當代生死哲學兩方面來看:
一般而言,所謂人生包括生命與生活兩大方面。生命是人生的存在方面,指生命體的存活過程;生活是人生的感受方面,是人們當下此在的活動與感覺……中國傳統人生哲學之核心是生命哲學,它既是儒學的核心,更是道家、道教及佛學的主要論題,形成了中國人生哲學鮮明的特色。 在人生中的生活與生命的兩個向度中,中國傳統人生哲學主要是偏重於生命而忽略生活,而現代人的問題則在於只見生活而不顧生命的層面。所以,有必要在中國傳統人生哲學的基礎上發展出一門不僅重視人之生活,也重視人類之生命;不僅僅重視人之“生”,而且重視人之“死”的學科,這就是所謂一一“生死哲學”一一來較好地解決現代人之人生問題。
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都主要包括生、愛、死三項內容。“生”指人們生活的過程和性質;“愛”指性愛,直接關係到人類情感的生活及生命的延續;“死”包括人的生活與生命的終止及死後生命的問題。人生的這三大方面及三大主題涵蘊了人之生活與生命的全部內容。
由此可見,鄭曉江教授所提倡的“生死哲學”,與傅偉勛教授所開發的“生命學”,幾乎完全同調,亦即新儒家哲學家牟宗三先生所說的“生命的學問”。傅教授對此有進一步的引申:
在西方思想文化傳統……世俗人間的知性探索(到了近現代)似乎逐漸壓倒超世俗、超自然的宗教超越性意味的生命探索,“生命的學問”有逐漸淹沒在“學問的生命”之險。中國思想文化則不然,自先秦的儒道二家開始,即以“生命的學問”為價值取向的本源與歸宿……(傅偉勛,1994:51)
而我也嘗試在前述觀點的基礎上,倡議一種“後現代儒道家”的生命與生活態度。“後現代儒道家”乃是在精神上向古典儒道二家的人生哲學精華效法學習,目的則為了培養“知識分子生活家”的典型人格;其中“知識分子”屬於人文主義,“生活家”則歸自然主義。“知識分子生活家”的人格特質為“知所進退,收放自如”,亦即孔子的“從心所欲不逾矩”高妙境界。這種境界可以適當安頓人生,也能夠坦然面對死亡,相信生死哲學與生命學的關注亦不外如此。
知識分子向生活家轉型之道,即使不投入道家的懷抱,也可以在儒家內部找到歸宿,龔鵬程教授提出:
現今應將“生命的儒學”,轉向“生活的儒學”。擴大儒家的實踐性,由道德實踐及於生活實踐、社會實踐。除了講德行美外,還要講生活美、社會人文風俗美。(龔鵬程,2003:180)
龔教授獨樹一幟的行事風格,的確稱得上是“知識分子生活家”。不久前偶然在網路流傳的《鵬程隨筆》中,讀到他最近所寫一篇《得儒學之正》,自述其融儒道佛於一身的境界:
歸來與劉夢溪先生聯絡,晚上去拜訪,取回先生為我隨筆所撰序一篇……他說我“於儒學得其正,於道得其逸,於佛得其無相無住”,是真知我也。我有玩世嬉弄的伎倆,有時顯得邪氣;也有應世諧俗的作為,不免時見流氣。因此社會上或學界之批評,褒貶未一。然論議者多見化身,未睹真身。在我自己,是很以“得儒學之正”自喜的。但我並不屑以此示人,故人亦未知,如今卻被劉先生看破了。至於於道得其逸,於佛得其無相無住,亦甚確。我在老莊或道教裡頭獲得了一種自由的、超脫的精神。在佛教佛學那兒,則深人義海,通讀三藏,卻最討厭和尚尼姑居士們那種佛教相。什麼打禪、結夏、茹素、誦經、焚香、口彌陀而心福報等種種造作,皆避之若浼,稍與周旋,輒便逃去,此非得其無相無住乎?
龔教授曾先後擔任兩所佛教大學校長,卻對出家人有此反應,著實發人深省。而這也透顯出他的“知識分子生活家”真性情,多少值得肯定。
其實不論是生死哲學或生命學,生命反思與生活實踐都不可偏廢,且應通過死亡與臨終對照來看。孔子言“未知生,焉知死”,生死學講“未知死,焉知生”;美國甚至有一部生死學教科書就名為《死亡與臨終,生命與生活》。鄭曉江教授的新書《中國生死智慧》,希望引領讀者進入歷史文化殿堂,了解古今賢哲如何處理他們所面對的生死問題,又如何進行人生實踐活動,以此讓大家領悟這些賢哲的卓越智慧,從而更好地處理我們自己所面對的生死問題。我相當認同鄭教授及龔教授對生命與生活的分析,並視為中國生命學的重要課題,謹以此小文章表達我的淺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