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中國現代繪畫史(第2卷)(1912至1949年)》介紹民國繪畫。民國是中國政局極為動盪的時期,中國經歷了政府的更替、內戰和日本侵略,繪畫的發展也反映了這一激劇變動的歷史時代,呈現出多元性和實驗性。書中不僅介紹了解放區和國統區繪畫發展的不同,同時也介紹了從歐美及日本留學歸國的中國留學生所帶回來的國外的繪畫觀念對本土繪畫的刺激與影響。作者介紹
李鑄晉,生於1920年,美國堪薩斯大學美術史資深教授,最早投入中國現代繪畫史研究的權威,國際著名的中國藝術史家。著有《鵲華秋色》等。萬青力,生於1945年,為李鑄晉先生的弟子,香港大學藝術學系教授,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學院總監,中國現代美術史權威。著有《並非衰落的百年——19世紀中國繪畫史》等。
作品目錄
第一部分地域畫風第一章 上海
一、吳昌碩及其追隨者
吳昌碩
王一亭
二、繼承文人畫及綜合院體畫的畫家
顧麟士
趙叔孺
吳徵
馮超然
吳湖帆
三、新傳統派畫家
余紹宋
呂鳳子
潘天壽
賀天健
鄭昶
俞劍華
陳之佛
錢瘦鐵
豐子愷
張善孖、張大千
傅抱石
第二章 北京
一、前清王室及滿人貴族出身的畫家
溥伒
溥儒
於非闇
二、北京畫壇領袖金城與陳師曾
金城
陳師曾
三、傑出畫家齊白石與黃賓虹
齊白石
黃賓虹
四、不同類型的傳統畫家
蕭俊賢
陳半丁
姚華
蕭愻
湯滌
俞明
王雲
胡佩衡
祁崑
陳少梅
林紓
劉奎齡
第三章 廣州
一、傳統畫家
李研山
鄧芬
黃般若
黃君璧
嶺南畫派
高劍父
高奇峰
陳樹人
第四章 台灣
劉錦堂
郭柏川
陳澄波
李梅樹
廖繼春
林玉山
陳進
第二部分新變局的衝擊
民國政情
中西交會的視窗—上海
西方藝術教育在中國
第五章 西方藝術的影響
蔡元培與西方藝術的引進
林風眠
徐悲鴻
劉海粟
顏文梁
龐熏琴
第六章 木刻運動的興起
一、魯迅與現代木刻運動
解放區的木刻家
江豐
胡一川
沃渣
彥涵
古元
石魯
國統區的木刻家
李樺
第七章 抗戰時期的繪畫
丁聰
第八章 民國時期的美術思潮
一、外來美術思潮的影響
二、文人畫傳統的探求和定位
結論
參考書目
圖版總覽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