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化報告:2004地區現代化之路

二、美國的地區現代化 二、歐盟國家的地區現代化 一、2001年中國地區現代化指數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4年1月1日)
平裝: 355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301067933
條形碼: 9787301067932
尺寸: 26 x 20.2 x 2 cm
重量: 798 g

內容簡介

本書是以地區現代化為主題,包括上下兩篇。上篇是主題報告,分析地區現代化的事實、規律和道路。它對世界18個國家地區化的歷史事實的不定期量分析和經驗歸納,借鑑相關領域的理論成果,初步構建了“地區現代化的理論”,提出了中國地區現代化的戰略目標、戰略措施建議。下篇是評價報告,分析世界和中國現代化指數。它總結和提出國家和地區現代化水平評價體系,完成世界131個國家和中國34個地區現代化指數的分析,為科學研究和戰略決策提供大量數據和信息。
本書反映了中國現代化戰略研究課題組目前的研究進展。隨著研究工作的深入,課題組還會不斷修正和完善研究結果。科學是不斷發展的。對客觀規律的認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不是一蹴而就。希望課題組的觀點,能夠引起大家的關注和討論。

媒體評論

書評
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目前地區差距非常顯著。雖然不同地區現代化水平不同,但是,每個地區現代化都非常重要,都是國家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2004中國現代化報告》提出了國家和地區現代化水平評價體系,形成世界和國家現代化指數,包括第一次現代化實現程度、第二次現代化指數和綜合現代化水平指數。它分析了2001年世界131個國家和2002年中國34個地區的現代化指數。
該書的出版,對於地區政府和學術界研究制定地區現代化戰略,都具有參考意義。

目錄

綜述
上篇 地區現代化之路
第一章 地區現代化的歷史事實
第一節 美國的地區現代化
一、美國現代化進程
二、美國的地區現代化
第二節 歐盟國家的地區現代化
一、歐盟國家的國家現代化
二、歐盟國家的地區現代化
第三節 墨西哥和印度的地區現代化
一、墨西哥的地區現代化
二、印度的地區現代化
第二章 地區現代化的理論分析
第一節 18個國家地區現代化的啟示
一、世界18個國家地區現代化的基本事實和特點
二、世界18個國家地區現代化基本事實的重要啟示
第二節 地區現代化的相關理論
一、發展理論
二、現代化理論
第三節 地區(區域)現代化理論
一、地區現代化的理論含義
二、地區現代化過程的規律和特點
三、地區現代化的結果和目標
四、地區現代化的動力
五、地區現代化的模式
六、地區現代化理論的基本結構
七、地區現代化研究的重點課題
八、地區現代化研究的一般方法
第三章 中國地區現代化之路
第一節 中國地區現代化的現狀
一、中國地區現代化的歷史進程
二、中國地區現代化的分布和結構
三、中國地區現代化的時代背景
第二節 中國地區現代化的戰略選擇
一、理論選擇
二、目標選擇
三、道路選擇
四、模式選擇
第三節 中國地區現代化的戰略布局
一、國家層面地區現代化的布局
二、地區層面的地區現代化布局
第四節 促進地區現代化的戰略措施
一、國家層面的地區現代化戰略措施
二、地區層面的地區現代化戰略措施
下篇 世界和中國現代化指數
第四章 世界和中國現代化指數
第一節 世界現代化指數
一、2001年世界現代化指數
二、世界現代化水平評價結果
第二節 中國現代化指數
一、2001年中國現代化指數
二、中國現代化水平評價結果
第三節 中國地區現代化指數
一、2001年中國地區現代化指數
二、中國地區現代化水平評價結果
三、中國大陸內地三大片和八大區的現代化水平
第五章 國家和地區現代化水平評價體系
第一節 國家和地區現代化水平評價體系的結構和功能
一、國家和地區現代化水平評價體系的結構
二、國家和地區現代化水平評價體系的功能
第二節 國家和地區現代化水平評價體系的評價指標
一、國家和地區現代化水平評價體系的評價指標的選擇原則
二、國家和地區現代化水平評價體系的評價指標的分層
三、國家和地區現代化水平評價體系的評價指標的相關性檢驗
第三節 國家和地區現代化水平評價體系的評價模型和方法
一、國家和地區現代化水平評價的基本原理
二、國家和地區第一次現代化評價模型和方法
三、國家和地區第二次現代化評價模型和方法
四、國家和地區綜合現代化評價模型和方法
技術注釋
參考文獻
數據資料來源
附尋一 美國50個地區現代化水平評價數據表
附錄二 歐盟、墨西哥和印度121個地區現代化水平評價數據集
附錄三 世界現代水平評價數據集
附錄四 中國地區現代化水平評價數據集
圖表目錄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