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候指數

中國氣候指數

中國氣候指數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2017年3月在京聯合發布中國氣候指數系列。該指數系列為國內首發,開創了氣候大數據服務實體經濟之先河。本次發布的指數顯示,未來三個月(即今年3-5月)全國大部分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平均水平或略偏高;中國氣候風險指數低於2.5,處於“低”至“偏低”等級。

基本信息

背景

隨著中國經濟快速增長、財產密度增加,特別是受全球變暖為主要特徵的氣候變化的影響,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造成的經濟損失呈明顯增加趨勢。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表示,中國是典型的季風氣候國家,氣候覆雜多樣、時空變化大、氣候承載能力有限。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近年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繁發生,帶來的氣候風險日益凸顯。研製發布中國氣候指數系列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不僅有助於減輕氣象災害風險,且為生產經營活動提供有益參考。

指數來源

1981年至2016年中國氣候風險指數1981年至2016年中國氣候風險指數
本次發布的中國氣候指數,基於1961-2016年全國2288個氣象觀測站的海量歷史氣候資料,研發形成了乾旱指數、雨澇指數、颱風指數、高溫指數、低溫冰凍指數和中國氣候風險指數。並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的氣候預測模式和預測技術,提供當前月至未來三個月的指數預測,於每月5日滾動發布。值得一提的是,該指數系列能夠對氣候風險進行量化(“0”為風險等級最低,“10”為風險等級最高),並以結構化的氣候信息服務企業生產和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指數結果顯示,1981-2016年期間,中國氣候風險指數平均值為4.19(0為風險等級最低,10為風險等級最高)。

套用領域

據介紹,氣候指數套用領域十分廣泛,包括農業生產、能源消費、大宗商品、生活消費、醫療健康、旅遊觀光、體育休閒、交通運輸、保險金融等諸多領域。氣候指數系列的發布不僅有助於減輕氣象災害風險,而且為生產經營活動提供有益參考,進一步拓寬新經濟的廣度和深度。

未來預測

未來,財新智庫和國家氣候中心還將對不同區域和領域加以細分,編制地區氣候風險指數,推出農作物(產量和價格)和能源氣候指數。未來三個月(2017年3月至5月),全國總體氣候風險將稍低於往年同期,乾旱指數、雨澇指數、高溫指數、低溫冰凍指數都較低,基本處於“弱”至“偏弱”等級,颱風指數處於“無影響”等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