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毒蛇及蛇傷救治

中國毒蛇及蛇傷救治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基本信息

作 者:藍海,陳遠聰 主編
出 版 社: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3-1
字 數:1000000
版 次:1
頁 數:668
印刷時間:2008-3-1

開 本:16
印 次:1
紙 張:膠版紙
I S B N :9787532390977
包 裝:精裝

內容簡介

本書詳細介紹了我囡80多種毒蛇的分布、生態特性、毒性,蛇毒的基礎和套用研究,抗蛇毒血清的研究與套用,蛇毒解毒劑,以及蛇傷的基礎理論和蛇傷的各種診斷與治療的新方法、新技術,同時還介紹了其他常見有毒動物致傷的診斷及與蛇傷的鑑別診斷、治療等等。本書配有大量精美圖片,且均是作者對毒蛇的野外實景拍攝及臨床拍攝。
本書內容新穎,有獨創性,圖文並茂,並有較強的實用價值,可供臨床醫務人員、蛇毒研究人員或蛇類養殖人員參考閱覽。

目錄

第一章 蛇類概述
第一節 蛇的起源和進化
第二節 蛇的生態習性
第三節 中國蛇類概述
第四節 蛇的鑑別分類方法
第五節 蛇亞目的分科檢索及描述
第六節 有毒蛇與無毒蛇的區別
第二章 蛇的解剖生理學
第一節 皮膚系統
第二節 骨骼系統
第三節 肌肉系統
第四節 消化系統
第五節 呼吸系統
第六節 循環系統
第七節 泌尿生殖系統
第八節 感覺系統
第九節 神經系統
第十節 能量代謝與體溫調節
第十一節 毒蛇的毒器
第十二節 蛇類顯微皮紋學
第十三節 蛇類線粒體的基因
第三章 中國80種毒蛇的生物學特性
第一節 眼鏡蛇科
第二節 蛙科
第三節 海蛇科
第四節 游蛇科
第四章 蛇毒的基礎研究
第一節 中國蛇毒的生物化學研究
第二節 蛇毒中的毒素及其活性因子
第三節 蛇毒的蛋白結構及進化關係
第四節 蛇毒蛋白組分的鑑定
第五章 蛇毒的致病機制
第六章 蛇毒和蛇毒抗體的免疫學特性
第七章 抗蛇毒血清的研製與套用
第八章 蛇毒化學解毒劑和非抗血清治療蛇傷
第九章 蛇傷的診斷及治療
第十章 中國常見劇毒蛇咬傷的診斷及治療
第十一章 毒蛇咬傷併發症及後遺症的治療
第十二章 毒蛇咬傷危重症的救治
附錄
後記

書摘插圖

第一章 蛇類概述
蛇類王國家族眾多,除南極、北極外,世界其他地區幾乎都有蛇的分布,現今生存的蛇類已知約有2 700種,共分12科400屬,其中毒蛇600餘種,對人有致命危險的毒蛇約300種。我國已發現的蛇約有209種及亞種,隸屬於9個科62屬(也有人認為蝮亞科和蝰亞科種應歸於蝰科,所以認為我國蛇類隸屬於8個科)。在我國目前已知的毒蛇有上百種,包括海蛇科劇毒蛇及游蛇科的後毒牙類毒蛇數10種,而對人類危害較大的毒蛇有20餘種,均為劇毒蛇。第一節蛇的起源和進化
一、蛇的起源和進化
在我們這個地球上,現存的動物,包括蛇類在內大約有200萬種,它們是我們人類的“遠親
近鄰”,與人類的進化、生存、發展、疾病和健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蛇類是動物進化過程中在一定時期出現的一個分支,在動物的進化過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維持生態平衡,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一環,也與醫學研究密切相關。它起源於古代的某類蜥蜴主幹上發出的側支。蜥蜴大概出現於距今1.9億~1.6億年前上三選紀的某一時期,到了下一個緊接的地質時期,即侏羅紀(1.6億年前),即有大量蜥蜴一樣的類型生存,但尚未發現任何具有蛇類特徵的動物,直到白堊紀早期體(距今1.35億年)才出現許多方面與蛇類相似的類型存在,至於蛇類是在怎樣的環境條件下進化這個問題上,一直存在著爭論。
然而,蛇類雖起源於蜥蜴,但屬哪一支、哪一類別,還很難確定,這一千古之謎一直是古生物學家們苦苦的探索。一個有力的證據,是人們從中東地區耶路撒冷以北約20 km處發現了一塊l m長、約有1億年歷史的帶有腿的蛇化石。2000年3月,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埃坦’切爾諾夫和美國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的奧爾維爾·里佩爾從這塊化石中發現了蛇的血統。化石的一些特徵表明,蛇的祖先可以更為準確地說就是海生蜥蜴。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