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涵蓋了各民族的各種形式的口頭傳統、習俗、語言、音樂、舞蹈、宗教儀式、慶典活動、傳統醫藥、體育遊藝等,以及與工具和器物等物質形態文化相關聯的各種技藝等,因此這一概念覆蓋的範圍是極其廣泛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分屬在不同的行業和領域,各行業、各領域在自身發展過程中對這些傳統的技藝、技能等採取了很多繼承和保護措施,為傳承祖國優秀文化作出了重要貢獻,如各種京劇團、崑劇團、評劇團等為傳承戲曲藝術而登台獻藝,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等傳統武術流派為傳承拳藝而擇徒授業等。在體育領域,國家一直非常重視民族形式的體育項目在傳承祖國文化遺產中的作用,把民族傳統體育學列為體育學下屬的四個二級學科之一,並制定和出版了一系列教學檔案與教材,為傳承祖國體育文化遺產作出了重要貢獻。武術作為民族傳統體育學的主幹項目,長期以來深受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的重視和喜愛。2004年3月,中宣部、教育部聯合出台了《中國小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實施綱要》,要求中國小要將民族精神教育內容納入到各學科教學中,明確提出體育課要適量增加中國武術等內容。在已公布的第一批和第二批國家、省、市、區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大量的傳統武術項目躋身其中。但目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存在嚴重的重藝術傾向,武術雖身處其中,卻並未得到應有的重視,有被邊緣化的危險,這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評定機構、名錄中武術項目的所屬類別等情況都可以看到盛況之下的隱憂。況且,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還不健全,即使將來出台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能不能囊括種類繁多、內容複雜的所有項目和各項目保護方面的所有情況,也是一個未知數。
作者簡介
虞定海,漢族,浙江鎮海人,1951年7月生。上海體育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科研處處長,民族傳統體育學學科帶頭人,A崗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健身氣功協會常委,上海市武術協會副主席,上海市健身氣功協會副主席,上海市高校體育科研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武術八段,國家級武術裁判員,國家級健身氣功裁判員。1985年、l995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授予上海市優秀教育工作者,1995年被國家教委和人事部授予全國優秀教師稱號並獲全國優秀教師獎章,2005年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全國體育科技先進工作者。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對相關問題的說明
第二章 研究背景
第三章 非物質文化遺產視野下的傳統武術
第四章 傳統武術的傳承方式研究
第五章 傳統武術傳承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第六章 智慧財產權與傳統武術傳承
第七章 我國有關傳承的法規研究
第八章 傳統武術傳承人研究
第九章 傳統武術的傳承環境和傳承管理研究
第十章 個案分析
結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