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相信
作 者:梁穎,李庭華 著
叢 書 名:
版 次:1
頁 數:337
裝 幀:平裝
開 本:32開
所屬分類:圖書 > 政治/軍事 > 中國政治
內容簡介
《中國早期國家形成的道路與形態研究》作者梁穎、李庭華同志對科學真理刻苦探求,鍥而不捨的精神也是值得肯定的。梁穎副教授1984—1987年在筆者指導下攻讀碩士學位,即以西周春秋時代宗統與君統關係問題作為畢業論文的選題,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此後他在堅持教學和科研工作的同時,先後擔任了廣西師範大學歷史系副主任、科研處副處長、校黨辦常務副主任、主任、校黨委副書記、中共梧州市委副書記、共青團廣西區委書記等黨政職務,繁忙的工作並未影響他對中國古代家國合一形態的探索,發表了十幾篇在國內有一定影響的論文,其研究成果得到了東北師範大學詹子慶教授、吉林大學趙錫元教授、河南大學朱紹侯教授、鄭州大學高敏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王貴民、孟世凱研究員等著名中國古代史專家學者的好評。李庭華1992—1995年在筆者指導下攻讀碩士學位,以好學不倦、博聞強記、刻苦向上為師生所稱讚,在三年時間內完成了有關宗法文化研究的畢業論文與瑤族、苗族宗法制度研究的成果13萬字,得到普遍好評。現任廣西人民出版社文史編輯室主任。短短几年先後發表論文近10篇及出版學術專著《雷沛鴻的生平與事業》等,現又在繁忙的編輯采稿過程中協助梁穎完成了《中國早期國家形成的道路與形態研究》的研究任務。筆者作為到廣西工作已三十多年,把為培養後起的棟樑之才作為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最高目標的高校教師,對梁穎、李庭華同志科研上的成果:工作上的成績表示由衷的祝賀,相信他們會向著新的更高的目標努力。
作者簡介
梁穎,1977年考入廣西師範大學歷史系學習,1984年師從錢宗范教授攻讀中國古代史,1987年獲歷史學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曾任中共廣西師範大學委員會副書記、中共梧州市委副書記。現為廣西師範大學歷史與信息學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共青團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書記,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著有《廣西各民族宗法制度研究》(合作)《古國風采》《關於西周春秋時代宗統與君統關係的探討》《關於中國國家起源的幾個理論問題的探討》《試論中國古代國家形成的道路》《試論西周政體》《西周春秋時代宗法制度成因試探》《中國古代國家形成的時間和標誌淺議》《試論西周春秋時代宗法制與分封制的結合》等著作和論文。
目錄
序一
序二
從家到國:中國早期國家形成的道路
第一章 幾個理論問題
一國家產生原因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國家產生原因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結合
國家產生原因的特殊性與國家形成道路
二中西方國家賴以產生的社會經濟
條件的差異性
西方國家產生的經濟條件
中國早期國家產生的經濟條件
三關於父權制家族問題
馬克思、恩格斯的探索
馬克思、恩格斯留給我們的啟示
第二章 中國國家形成前的父權家族
一“家”字的本義及其相關問題
“彖”字本義諸家說
“家”字本義的探索
“家”字涵義的引申及家、國關係
二父權家族的發展
父系家長制家庭公社
父權家族
三中國早期國家形成的原因
特定的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兩重作用
父權家族為行將來臨的國家提供了社會基礎
顯赫父權家族及其父家長逐步凌駕於社會之上
第三章 中國早期國家的形成
一父權家族對氏族制度的破壞
對氏族組織的破壞
對部落組織的破壞
對部落聯盟的破壞
“家天下”的產生
二戰爭對中國早期國家形成的特殊作用
父權與“軍事首長”職責的結合
血族征服與家族統治
中國早期國家形成的道路
三中國早期國家形成的標誌和時間形成標誌形成時間
家天下:中國早期國家的統治模式
第四章 “家天下”的統治格局
一夏代眾“氏”拱後的局面
世襲王權的建立與“後”考
分封與眾“氏”拱後局面的形成
夏後氏的特權及地方方國的義務
地方政權及其與中央的關係
官僚機構的完善與特徵
二商王與子姓宗族
王族·子族·“多生”族
商王朝的統治格局
三宗法分封制下的西周
周代分封概觀
宗法制與分封的結合
第五章 國家機器中的家族印痕
一父家長承襲與君主繼位的結合
宗子的一身:任
關於嫡長子繼承問題
二官制中的家族化特徵
對世官制的探討
周王室世襲貴族的個案分析
任人唯親的選官原則
國家機構職能的演化與管理人員的轉軌
三王師與族兵
族軍制
周天子一元化領導下的各級宗子率軍制
四國法中的家族烙印
禮、法合流——宗法制度下家規與國法結親國法中的宗親原則
國法中保護宗法統治利益的罪名
五國家施政形式的宗法化
祭祀的政治化
禮的政治化
第六章 家族國家觀
家與國:從家國關係探討中國早期國家政體
附錄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前言
關於中國早期國家形成的道路與形態問題,是國家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的重點課題,從來受到學術界的關注。
據我所知,梁穎同志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就跟隨其導師錢宗范教授致力於周代宗法制度的研究,並參與撰寫《周代宗法制度研究》~書的部分章節。此後,他的研究思路不斷拓展,利用其周代宗法制研究的基礎,轉而對中國早期國家形成的道路與形態問題發生了濃厚興趣,並集中一年時間,來東北師範大學歷史系做高級訪問學者,故此,我們之間得有機會經常切磋討論。他那執著追求、刻苦鑽研問題的精神留給我很深的印象。他在學業結束前,草擬了本課題的研究提綱,並撰寫了有關論文多篇,其後,他經過近五年的勤奮讀書,思考問題,一邊受命於多處行政機關擔當領導工作,一邊從事學術研究,今天終於與其師弟李庭華合作完成了這部專著,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他所花費的辛勞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