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與中國的兵

《中國文化與中國的兵》主要內容寫成於1930年代,作者對中國古代兵制尤為關注。本書版本採用商務印書館2001年版。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中國文化與中國的兵》主要內容寫成於1930年代,作者對中國古代兵制尤為關注。作者認為,戰國時期,北方遊牧民族未能對中原構成大的威脅,原因在於中原各諸侯國不僅平民當兵,富人、貴族也當兵,近於全民皆兵,軍隊素質高、戰鬥力強;而自漢代以後,軍隊多由流民組成,戰鬥力明顯下降,所以不斷遭受北方遊牧民族的威脅。作者推崇文武兼備,認為武德使人坦白光明,而文德之畸形發展會導致中國社會走向病態。本書版本採用商務印書館2001年版。

作者簡介

雷海宗(1902~1962),河北永清人,是揚名中外的史學大家,我國世界史學科的主要奠基人。早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後赴美留學,獲芝加哥大學哲學博士。回國後一直在中央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大和南開大學等校從事歷史教學和研究工作,以博聞強記、史學自成體系、貫通古今中外著稱,名列《中國大百科全書•外國歷史》卷專設條目。著有《中國通史選讀》、《中國文化與中國的兵》、《西洋文化史綱要》等。

目錄

上編

總論——傳統文化之評價

一 中國的兵

二 中國的家族

三 中國的元首

四 無兵的文化

五 中國文化的兩周

下編

總論——抗戰建國中的中國

六 此次抗戰在歷史上的地位

七 建國——在望的第三周文化

附錄

世襲以外的大位承繼法

殷周年代考

君子與偽君子

雅樂與新聲

古今華北的氣候與農事

序言

本書上編的幾篇文字是抗戰前三年間在清華大學發表的。最晚的“中國的家族”一篇於民國26年7月1日出版;一周后的夜間,著者在寧靜的清華園,就被盧溝橋的炮聲由睡夢中震醒。

“中國的元首”(原名“皇帝制度之成立”)見於《清華學報》。“中國的兵”,“中國的家族”(原名“中國的家族制度”),“世襲以外的大位承繼法”,“無兵的文化”,“中國文化的兩周”(原名“斷代問題與中國歷史的分期”)都先後見於清華大學的《社會科學》。除一二字句的修改外,此次合刊仍保留初刊時的原像。

下編中,“此次抗戰在歷史上的地位”一文是27年2月13日漢口《掃蕩報》的一篇專論。“在望的第三周文化”與上下兩編前的總論,都是特為此次合刊而作,前此未在他處發表。

民國27年12月,雷海宗於昆明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