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史經典精讀

中國文化史經典精讀

《中國文化史經典精讀》由馮天瑜、楊華主編。 19世紀末以來,中國文化史研究產生了大量卓有成績的學者和大批重要的學術成果。《中國文化史經典精讀》選擇了30多篇能夠大致反映中國文化史研究進程的論文或經典著作(節選),並以開放的視角和批判性的思維,對這些選文進行簡要介紹和點評,以望對讀者在提高學術鑑別能力、學術素養和奠定研究基礎等方面提供幫助。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較之前近代中國的文化史論,現代華人學者的文化史探討已含有明顯的現代意味,既與世界性的文化論說相應援,又顯現出中華思辨的優長與魅力。馮天瑜、楊華主編的《中國文化史經典精讀》輯錄的清民之際至現代諸學者關於文化史的論述,便可顯見這樣的特色。本書內容主要包括中國文化史研究的理論和方法、中國文化各面相研究、中國傳統信仰和崇拜研究、中國學術史研究、20世紀的中國文化論爭、中國文化走向的各種主張、中外文化交流史等幾個方面。限於篇幅,本書只選錄了三十多位已故名家的宏論,有些論文做了刪節。這些篇什提供的卓見,對中國文化史的學科建設和深入研究,極具啟發意義,是我們前行的基點。

作者簡介

馮天瑜,1942年出生,湖北紅安人。武漢大學歷史系教授,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國史學會副會長、湖北省地方志副總纂,湖北省社會科學聯合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武漢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1986年被國家科委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1992年劍橋國際傳記中心頒發“世界著名知識分子”證書。2010年兒月16日,中共湖北省委命名表彰為首批“荊楚社科名家”。楊華,1967年出生,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副院長。長期從事中國文化史(尤其集中於中國古代禮制、中國經學史、中國思想史、楚文化研究等領域)、中國古代史(尤其集中於先秦兩漢史、簡帛研究等領域)等領域研究。著有《先秦禮樂文化》、《新出簡帛與禮制研究》、《古禮新研》、《楚國禮儀制度研究》、《中國文化史》、《中國文化發展軌跡》等著作。

圖書目錄

前言
梁啓超與《中國史敘論》
附:《原擬中國通史目錄》《原擬中國文化史目錄》
柳詒徵與《中國文化史·緒論》
附:《中國文化史·新版弁言》
陳登原與《中國文化史·敘意》(節選)
王雲五與《編纂中國文化史之研究》
楊聯陛與《國史諸朝興衰芻論》
附:《朝代間的比賽》
張岱年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形成演變及其發展規律》
譚其驤與《中國文化的時代差異和地區差異》
瞿同祖與《中國法律之儒家化》
吳承仕與《中國古代社會研究者對於喪服應認識的幾個根本觀念》
梁漱溟與《中國是倫理本位的社會》
鄧嗣禹與《中國科舉制度起源考》
潘光旦與《人文選擇與中華民族——兩個制度的討論》
徐復觀與《中國畫與詩的融合》
附:陳衡恪《文人畫之價值》
沈從文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引言》
梁思成與《我國偉大的建築傳統與遺產》
任繼愈與《儒家與儒教》
太虛與《佛教對於中國文化之影響》
許地山與《巫覡道與雜術》
顧頡剛與《與錢玄同先生論古史書》
胡適與《諸子不出於王官論》
錢穆與《劉向歆父子年譜·自序》
附:《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自序》
湯用彤與《魏晉思想的發展》
唐長孺與《讀(抱朴子)推論南北學風的異同》
陳寅恪與《論韓愈》
劉師培與《漢宋學術異同論》
周予同與《“經”、“經學”、經學史》
杜亞泉與《靜的文明與動的文明》
何炳松等與《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宣言》
附:《我們的總答覆》
唐君毅等與《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我們對中國學術研
究及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前途之共同認識》(節選)
費孝通與《“美美與共”和人類文明》
朱謙之與《歐洲文藝復興與中國文明》(節選)
李約瑟與《東方和西方的對話——1955年英中友好協會主席演說詞(節錄)》
索引
出版說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