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悶脹

中國式悶脹

在中國,在眾多資產價格中,只有土地和酒類等消費品有自主定價權。由於CPI被強制管死,但PPI的倒逼,使中游製造業利潤下降。由於國內投資渠道狹窄,地產和高端消費成為通脹的常見領域,被稱為悶脹。


成因

基礎貨幣投放過快

2009年上半年,中國基礎貨幣總量已超美國,M2已連續三個月上漲25%,貨幣乘數反彈還在半途。以經典的投入產出去衡量,中國必須製造25%的GDP增速才能消化這些貨幣,無疑是天方夜譚。 成為通脹的基礎。

保八與通脹保八與通脹

產能過剩條件下原本不會形成通脹

根據克魯格曼的理論,全球性的產能過剩中,通脹是沒有任何基礎的,因為沒有需求。CPI還在跌,失業率未觸底,工資增長已經停止。

全球資本壓向資產

前30年的全球現金產業鏈結束了,既有的消費端衰落了,資本壓向了資產 。
過去30年,是全球化的30年,也是歐美日在人口紅利刺激下的內需沖頂的30年,走向消費的30年。美日歐的低利率和高赤字結構,不是沒有造成通脹,而是通過全球化,被不斷轉嫁到了新的生產資料端,也就是新興國家。

這一次經濟危機最大的後果將在於,在原有的世界產業鏈資本結構中,天平將大幅度傾斜,生活資料尤其是日常消費部門的資金不斷的撤出來,壓向生產資料。各國央行放閘的貨幣洪流,很可能會加劇這一失衡。

低資金成本導致上游掠奪

中國的通脹非常危險,會比其他國家更早並更迅猛到來。產業鏈上中下游的資金成本是很不相同的,現在資金成本太低,資本敏感性行業將掠奪非敏感行業的資源,從而造成“上游掠奪”和“高級掠奪”,也就是說,上游生產資料將“搶奪”消費資料的資源,高級的生產品會搶奪低級生產品(比如房地產會搶奪製造業)資源。這樣,某類商品會變成越來越過剩,價格猛飆或維持高價(例如國際大宗商品、鋼鐵和房地產),而某類商品會變得非常稀缺且暫時價格還萎靡不振(比如食品)。

政策助推作用

目前國內的巨觀調控,主流的政策還是調產業鏈,也就是幫助上游煤炭、石油、有色金屬等“權貴產業”去庫存化,這些公司再利用去庫存回籠現金去圈資源;決策層並不實質性地刺激消費;這是標誌性的“生產迂迴化”模式,上遊資源產業的強勢必將重回。而那些以最快速度進入新的搶跑周期的公司,將持續受益。

通脹通脹

出路

中國應加快價格體制改革,用價格槓桿真實反應產業的資源成本。從而形成倒逼機制,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同時採取適當的財政稅收政策,扶持實體產業發展,抑制虛擬經濟的過度膨脹。

遠離通脹遠離通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