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事沿革

2007年至2009年,大學生聯賽的冠亞軍曾獲得參加中國足球協會業餘聯賽總決賽的資格;2012至2013年,大學生聯賽的冠亞軍還曾獲得中國足協杯賽正賽的參賽資格;總決賽(超級)冠軍同時成為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中國大學生男子足球隊的主力陣容,輔以大足賽超級組的一些出色球員,組建中國大學生足球隊。
2012-2013賽季,聯賽首次實行超級組和校園組分組的模式,凡屬按照普通高等學校招收高水平運動員辦法錄取的學生,以及體育院校、師範類院校的體育專業學生均不得參加校園組的比賽,只能參加超級組的比賽。這一分組模式是一項重大賽制創新,有利於避免參賽高校之間實力過於懸殊,體現聯賽的公平公正。 在2014-2015賽季,大足賽在“超級組”和“校園組”的基礎上又增設了“高職組”。
2017年,中國大學生足球聯賽正式更名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大學組)(簡稱CUFA),阿里體育與大體協,中體協宣布簽署十年契約,共同運營校園體育賽事,CUFA是合作建立後運營的第一項賽事。
2018-2019賽季齊達內為愛迪達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大學組(CUFA)揭幕戰開球。
球員資格
(一)基本條件

2、報名參賽運動員必須為在1989年9月1日當天及以後出生者。入大學(專科或本科)時年齡不得超過22周歲(按9月1日界定)。
3、凡曾參加中國足球超級聯賽、中國足球甲級聯賽、中國足球乙級聯賽者均不得參賽(含聯賽預備隊及增補運動員,以中國足協公布的上述賽事秩序冊為準)退出職業聯賽一年後允許報名參加大足聯賽(參賽隊伍中,參加過限定賽事的球員報名不能超過5人,上場不能超過3人)。若以本校名稱(不含體育運動學校、足球學校以及具有同等性質的中等專業學校)參加上述賽事者提前上報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進行備案,審核通過後不受此限。
4、參賽運動員必須是在校學習,文化課考試合格,遵守學校各項紀律和有關規定,並經醫院檢查證明身體健康並適宜參加足球比賽者(須有當地縣區級以上醫院的體檢證明)。
5、參賽運動員:就讀研究生、大學本、專科(含高職)期間,參加聯賽屆數不得超過規定正常學制年限;(運動員參賽屆數均以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公布的賽事秩序冊為準)。
6、在內地持香港或澳門居民身份證和《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學生,或持台灣居住的有效身份證明和《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的學生可以報名參賽。(但同一賽季不能同時兼報香港或澳門地區的代表隊)。
(二)參加超級組比賽的運動員條件
凡按照高水平運動員招生辦法錄取的學生,以及體育院校、各類院校的體育專業、高職高專院校體育單招單考的學生均須參加超級組的比賽。
(三)參加校園組比賽的運動員條件
1、入大學前必須是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畢業生,並符合運動員參賽基本條件。
2、參賽運動員必須是參加全國統一聯考正常錄取並未享受高水平招生政策的本科院校學生。體育院校、各類院校的體育專業學生均不得參加校園組的比賽。
3、凡曾參加超級組比賽的學生一律不得參加校園組比賽。
(四)參加高職高專組比賽的運動員條件
1、入大學前必須是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畢業生,並符合運動員參賽基本條件。
2、參賽運動員必須是參加全國統一聯考正常錄取並未享受高水平招生政策的高等職業院校和高等專科學校學生(非獨立院校、短期職業大學和成人高校不能參加)。
3、高職高專院校體育單招單考、體育專業的學生只能參加超級組,不再參加高職高專組的比賽。
賽程賽制
聯賽以我國高等院校學年為一個賽季,採用跨年度的賽制,分為省內賽、大區賽、總決賽三個階段,覆蓋全國33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和特別行政區,是中國大學生足球運動中綜合影響力最大,參與人數最多,關注度最高的賽事。
第一階段
地區選拔賽: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本規程,分別自行制定“本地區選拔賽”競賽規程(頒發)。
凡經第一階段“地區選拔賽”,由各地區選拔出的超級組、高職高專組兩個組別第1名的隊伍,校園組第1、2名的隊伍將獲得參加第二階段比賽的資格。(校園組上屆聯賽分區賽排名最後隊伍所在的省及港澳各出一支球隊)
第二階段
分區賽:前五屆聯賽劃分為東西南北四個大區,從第六屆開始劃分為南北兩個大區,採取集中賽會制。
其中,南區:上海、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四川、重慶、雲南、貴州、香港、澳門;北區: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河南、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西藏。
南北各分區由16支球隊參賽,如南、北分區賽的參賽隊數不足16支,則依據上屆聯賽分區賽名次靠前的球隊所在省可再選派一支球隊參加南、北分區賽,達到16支為止。
第三階段
全國總決賽:早期採用集中賽會制,參賽球隊從第一屆的8支、第二屆的12支,第三屆起基本固定為16支,而在第七屆更是創紀錄的有24支球隊,一般由大區出線隊和上屆前三或四名以及東道主參加;從第十一屆開始採用主客場淘汰賽制,在南北大區前四名間進行 ;第十三屆(2012-2013賽季)開始,超級組總決賽前兩輪淘汰賽八支球隊仍然採用主客場賽制,決賽採取單場決定勝負的辦法,在總決賽階段成績較好的隊伍主場進行(如雙方在總決賽階段成績相同,則採取抽籤的辦法決定主場),而新增的校園組總決賽則採用集中賽會制。自2017年起,三階段的比賽均採取集中賽會制。
總決賽獎項
歷屆三甲
屆 | 賽季 | 冠軍 | 決賽比分 | 亞軍 | 季軍 | ||
---|---|---|---|---|---|---|---|
1 | 2000-2001 | 東北財經大學 | 0-0 (點4-3) | 東華大學 | 北京理工大學 | ||
2 | 2001-2002 | 北京理工大學 | 1-1 (點4-2) | 東北財經大學 | 東華大學 | ||
3 | 2002-2003 | 北京理工大學 | 4-0 | 東北財經大學 | 四川大學 | ||
4 | 2003-2004 | 北京理工大學 | 3-0 | 深圳大學 | 東華大學 | ||
5 | 2004-2005 | 東華大學 | 1-0 | 中國人民大學 | 同濟大學 | ||
6 | 2005-2006 | 北京理工大學 | 5-2 | 太原理工大學 | 東華大學 | ||
7 | 2006-2007 | 三峽大學 | 2-1 | 山東大學 | 石家莊經濟學院 | ||
8 | 2007-2008 | 三峽大學 | 2-0 | 河海大學 | 北京理工大學 | ||
9 | 2008-2009 | 三峽大學 | 1-0 | 河海大學 | 同濟大學 | ||
10 | 2009-2010 | 新疆師範大學 | 2-1 | 太原理工大學 | 瀋陽工業大學 | ||
11 | 2010-2011 | 北京理工大學 | 主客場 一:0-0 二:3-2 | 太原理工大學 | 【並列】 山東大學 河海大學 | ||
12 | 2011-2012 | 河海大學 | 主客場 一:0-0 二:4-3 | 同濟大學 | 【並列】 天津師範大學 武漢體育學院 | ||
13 | 2012-2013 | 超級組 | 北京理工大學 | 2-1 | 河海大學 | 【並列】 重慶大學 同濟大學 | |
校園組 | 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1-1 (點10-9) | 香港城市大學 | 中國政法大學 | |||
14 | 2013-2014 | 超級組 | 北京理工大學 | 3-1 | 河海大學 | 同濟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校園組 | 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1-0 | 香港城市大學 | 大連交通大學 | |||
15 | 2014-2015 | 超級組 | 北京理工大學 | 1-0 | 河海大學 | 太原理工大學 | |
校園組 | 香港教育學院 | 1-0 | 武警警官學院 | 西北民族大學 | |||
高職組 | 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0-0 (點7-6) |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 | 海南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 |||
16 | 2015-2016 | 超級組 | 北京理工大學 | 1-0 | 河海大學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校園組 | 武警警官學院 | 3-0 | 西安交通大學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
高職組 |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 | 1-1 (點4-1) | 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四川建築職業技術學院 | |||
17 | 2016-2017 | 超級組 | 太原理工大學 | 1-1 (點13-12) | 中國農業大學 | 河海大學 | |
校園組 | 華北電力大學 | 0-0 (點5-4) | 新疆農業大學 | 大連海洋大學 | |||
高職組 |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 | 0-1 | 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四川建築職業技術學院 | |||
18 | 2017-2018 | 超級組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0-0 (點4-2) | 河海大學 | 北京理工大學 | |
校園組 | 新疆農業大學 | 2-1 | 南昌工學院 | 呼和浩特民族學院 | |||
高職組 | 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1-0 | 海南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 新疆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
最佳運動員
屆 | 賽季 | 獲獎球員 | 學校 |
---|---|---|---|
1 | 00-01 | 徐明 | 東北財經大學 |
2 | 01-02 | 張樹榮 | 北京理工大學 |
3 | 02-03 | 袁微 | 北京理工大學 |
4 | 03-04 | 姚遠 | 北京理工大學 |
5 | 04-05 | 梁曉晨 | 中國人民大學 |
6 | 05-06 | 袁微 | 北京理工大學 |
7 | 06-07 | 周恆 | 三峽大學 |
8 | 07-08 | 劉智明 | 三峽大學 |
9 | 08-09 | 朱亮 | 三峽大學 |
10 | 09-10 | 帕爾哈提 | 新疆師範大學 |
11 | 10-11 | 楊陽 | 北京理工大學 |
12 | 11-12 | 嚴嘯 | 河海大學 |
13 | 12-13 | 肖雄(校園組) | 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14 | 13-14 | 崔夢旭(超級組) 徐山林(校園組) | 北京理工大學 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15 | 14-15 | 韓光徽(超級組) | 北京理工大學 |
16 | 15-16 | 李俊龍(校園組) | 武警警官學院 |
17 | 16-17 | 阿依多斯(校園組) | 華北電力大學 |
18 | 17-18 | 蔣知默(超級組) 艾爾帕尼·阿西木(校園組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新疆農業大學 |
最佳射手
屆 | 賽季 | 獲獎球員 | 學校 |
---|---|---|---|
1 | 00-01 | 王強 | 北京理工大學 |
2 | 01-02 | 王強 林林 | 北京理工大學 東北財經大學 |
3 | 02-03 | 王強 | 北京理工大學 |
4 | 03-04 | 于飛 | 北京理工大學 |
5 | 04-05 | 郭巍巍 | 天津師範大學 |
6 | 05-06 | ||
7 | 06-07 | 李志勇 | 延邊大學 |
8 | 07-08 | 朱亮 | 三峽大學 |
9 | 08-09 | 秦培棟 | 同濟大學 |
10 | 09-10 | 艾斯哈爾 李勛 | 新疆師範大學 延邊大學 |
11 | 10-11 | 盧斌 | 北京理工大學 |
12 | 11-12 | 周旭峰 黃琛 慶晨 俞增頻 | 同濟大學 河海大學 河海大學 河海大學 |
13 | 12-13 | 朱時令(校園組) | 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14 | 13-14 | 胡明(超級組) 張豫琪(校園組) | 北京理工大學 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15 | 14-15 | 郭園同(超級組) | 太原理工大學 |
16 | 15-16 | 依畢寶(校園組) 關東亮(高職組) | 華北電力大學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 |
17 | 16-17 | 烏爾肯·金恩斯別克(校園組) | 北京科技大學 |
18 | 17-18 | 塔拉夫坦·吾坦(校園組) |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 |
最佳守門員
屆 | 賽季 | 獲獎球員 | 學校 |
---|---|---|---|
1 | 00-01 | 孫程 | 北京理工大學 |
2 | 01-02 | 孫程 | 北京理工大學 |
3 | 02-03 | 孫程 | 北京理工大學 |
4 | 03-04 | 王偉傑 | 東華大學 |
5 | 04-05 | 周亞君 | 東華大學 |
6 | 05-06 | 王毅 | 北京理工大學 |
7 | 06-07 | 張充 | 石家莊經濟學院 |
8 | 07-08 | 何鑫 | 太原理工大學 |
9 | 08-09 | 張揚 | 河海大學 |
10 | 09-11 | 納斯如拉 | 新疆師範大學 |
11 | 10-11 | 劉天鑫 | 北京理工大學 |
12 | 11-12 | 顧泓靚 | 同濟大學 |
13 | 12-13 | ||
14 | 13-14 | 周星彤(校園組) | 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15 | 14-15 | 劉天鑫(超級組) | 北京理工大學 |
16 | 15-16 | 苗鵬開(校園組) | 武警警官學院 |
17 | 16-17 | 次仁巴桑(校園組) | 武警警官學院 |
18 | 17-18 | 鋼特木爾(校園組) | 呼和浩特民族學院 |
最佳教練
屆 | 賽季 | 獲獎教練 | 學校 |
---|---|---|---|
1 | 00-01 | 李春日 | 東北財經大學 |
2 | 01-02 | 於奉章 | 北京理工大學 |
3 | 02-03 | 王力 | 北京理工大學 |
4 | 03-04 | ||
5 | 04-05 | 江衛國 | 東華大學 |
6 | 05-06 | 王力 | 北京理工大學 |
7 | 06-07 | 胡一俊 | 三峽大學 |
8 | 07-08 | 胡一俊 | 三峽大學 |
9 | 08-09 | 湯波 | 河海大學 |
10 | 09-10 | 迪力木拉提 | 新疆師範大學 |
11 | 10-11 | 邊立軍 | 北京理工大學 |
12 | 11-12 | 湯波 | 河海大學 |
13 | 12-13 | 蒲宏萬 | 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14 | 13-14 | 袁微(超級組) | 北京理工大學 |
15 | 14-15 | 袁微(超級組) | 北京理工大學 |
16 | 15-16 | 陳星全(校園組) | 武警警官學院 |
17 | 16-17 | 閆旭(校園組) | 華北電力大學 |
18 | 17-18 | 徐昆(超級組) 阿不來提·阿不拉(校園組)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新疆農業大學 |
聯賽贊助
聯賽創辦之初是由荷蘭皇家飛利浦電子公司提供贊助;2006年4月24日,李寧品牌與中國大學生體育協舉行發布會,自第七屆起聯賽由李寧(中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冠名贊助、中體經紀管理有限公司作為獨家商務和推廣機構直到第十一屆(2011-2012賽季);2012年10月15日,特步(中國)與中國大學生體育協舉行發布會 ,自第十二屆(2012-2013賽季)起,聯賽由特步(中國)有限公司提供冠名贊助,由廣東優勢傳媒廣告股份有限公司獨家運營推廣。2017年11月,阿里體育與大體協、中體協宣布簽署十年契約,共同運營校園體育賽事。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大學組)由阿里體育獨家運營。
會徽
![]() | 飛利浦中國大學生足球聯賽標誌(2000-2002年) |
![]() | 飛利浦中國大學生足球聯賽標誌(2002-2005年) |
![]() | 李寧中國大學生足球聯賽標誌(2005-2012年) |
![]() | 特步中國大學生足球聯賽標誌(2012-20**年) |
![]() | 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大學組)標誌(2017-2026) |
會歌
特步大足賽會歌會《我的世界》由青年歌手安熠格創作和演唱,經過從2012年11月1日至2013年3月1日期間的徵集,於2013年3月23日舉行的南區決賽開幕式上首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