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層財政困境問題研究:癥結與出路

圖書信息

作 者:李森 著 叢 書 名:泰山財經博士文庫

出 版 社:上海三聯書店ISBN:9787542629548出版時間:2009-02-01版 次:1頁 數:300裝 幀:平裝開 本:大32開所屬分類:圖書 > 經濟 > 經濟學理論與讀物

內容簡介

本書從基層政府地位入手,選擇基層財政職能視角,通過分析一般意義上的財政職能,提出財政職能是職責和功能統一的觀點,把基層財政困境視作基層財政職能實現過程中,由基層政府財政所處的特定地位所導致的財政職責和功能對立衝突的結果。這樣,本書就可以立足基層政府財政所處的地位,藉助委託代理理論,從規範和實證兩個方面對制約基層財政職責和功能因素的展開分析,吸取借鑑已有成果的長處,對基層財政困境的形成機理進行較為深入的分析。
吳敬璉曾寫道:“這一代中國人生而有幸,生活在改革開放風雷激盪的大時代”,信然!這對於我們這些從事財政經濟研究的學者而言感受更為深刻。一方面,時代造就了一個平台.使我們站在時代發展的前沿,親眼目睹和思考與時代變遷發展相伴而生的成就、困境和矛盾,引發我們致力於去解釋現象、研究問題和提出對策,從而努力實現經濟學經邦濟世的任務;另一方面,時代也給了我們更加寬闊的視野,提供了越來越多的中外思想交流和借鑑的機遇。

作者簡介

李森,1971年5月生,山東曹縣人,經濟學博士,山東財政學院財稅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財政教研室主任,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財稅理論與政策研究,曾在《當代財經》等刊物發表論文50多篇。

目錄

1 導言
1.1 問題的提出
1.2 選題意義
1.2.1 實踐意義
1.2.2 理論意義
1.3 文獻綜述
1.3.1 關於財政分權理論的綜述
1.3.2 關於基層財政困境成因及對策出路的研究綜述
1.4 本書的創新之處
1.4.1 視角的創新
1.4.2 觀點的創新
1.5 本書的研究方法
1.5.1 邏輯推理的方法
1.5.2 比較的方法
1.5.3 制度分析的方法
1.5.4 博弈分析的方法
1.6 基本概念的界定
1.6.1 基層財政
1.6.2 基層財政困境
2 基層財政的地位與職能——應然的分析
2.1 從公共產品的性質看財政的性質
2.2 由財政的性質看基層財政的地位
2.2.1 已有的理論解釋及評價
2.2.2 交易成本與政府的產生
2.2.3 政府級次化的形成機理
2.2.4 政府級次化的制約因素及合理的政府級次所應具備的條件
2.2.5 對基層政府、財政地位的總結
2.3 由基層財政的地位看基層財政的職能
2.3.1 關於財政職能的形式分析
2.3.2 應該如何評價已有財政職能理論
2.3.3 關於基層財政職能
3 我國基層財政的地位及職能實現——實然的分析
3.1 我國基層政府的地位及政府間的委託代理關係
3.1.1 我國政府級次設定及政府間權力關係劃分
3.1.2 關於我國政府級次偏多的一個簡單解釋
3.1.3 我國政府間“自下而上”與“自上而下”相結合的委託代理鏈條存在的局限
3.1.4 我國基層政府與高層政府間委託權配置存在的局限
3.1.5 關於政府問關係“實然”與“應然”衝突的原因分析
3.2 我國基層政府所處地位導致嚴重的財政機會主義行為
3.2.1 第二代財政聯邦制理論對分析政府行為的啟示
3.2.2 對財政機會主義行為的基本認識
3.2.3 我國政府間特殊關係具備使財政機會主義由動機轉變為現實的條件
3.2.4 由基層政府所處地位引發的財政機會主義的表現
3.3 財政機會主義影響基層財政職能的實現
3.3.1 由基層政府的地位看基層財政職能實現的影響因素
3.3.2 財政機會主義行為導致基層財政職責與功能的衝突:基層財政困境
4 基層財政困境的形成機理——高層政府的影響
4.1 傳統體制下高層政府偏好對基層財政的影響
4.1.1 高層政府的偏好和政策選擇
4.1.2 基於經濟趕超戰略而建立的計畫經濟體制弱化了基層財政的地位
4.1.3 傳統體制下基層財政地位的弱化並未導致財政困境
4.2 體制轉軌階段高層政府推行的財政分權化改革對基層財政的影響
4.2.1 體制轉軌階段財政分權化改革的動因
4.2.2 體制轉軌階段財政分權化改革的內容
4.2.3 體制轉軌階段財政分權化改革的效果
4.3 分稅制財政體制下高層政府對基層財政困境形成的影響
4.3.1 我國的分稅制財政體制帶有濃厚的集權因素
4.3.2 從高層政府對基層政府的影響看基層財政困境的成因
4.3.3 解決基層財政困境的困境
4.4 國有企業改革對研究財政分權改革及基層財政困境問題的啟示
4.4.1 國有企業改革思路的演進
4.4.2 財政分權改革與國企改革邏輯的相似性與特殊性
4.4.3 中央財政集權度提高與其承受的經濟壓力成反比關係的實證檢驗
4.4.4 高層政府的“收放”循環與基層財政困境
5 基層財政困境形成機理——基層政府行為的異化
5.1 晉升錦標賽制度下基層政府面臨的激勵與約束
5.1.1 關於晉升錦標賽制度及我國實施的條件
5.1.2 基層政府所面臨的約束條件
5.1.3 基層政府在晉升錦標賽制度下的指標造假
5.2 基層政府間競爭行為異化與基層財政困境
5.2.1 政府間縱向競爭行為的扭曲與基層財政困境
5.2.2政府間非縱向競爭行為的扭曲與基層財政困境
5.3基層政府投資行為的異化與基層財政困境
5.3.1 關於基層政府投資的規範分析
5.3.2 基層政府投資行為異化的表現
5.3.3 基層政府投資效率低下對基層財政困境的影響
5.4 基層政府收入籌集行為異化與基層財政困境l
5.4.1 關於基層政府籌資行為的規範分析
5.4.2 我國基層政府籌資行為異化的表現
5.4.3 基層政府籌資行為異化對基層財政困境的影響
5.5 基層政府機構設定及用人行為的異化與基層財政困境
5.5.1 基層政府機構設定和用人行為的規範分析
5.5.2 基層政府機構設定和用人行為異化的表現
5.5.3 基層政府機構設定和用人行為異化對基層財政困境的影響
6 基層財政解困的出路:實現由“自上而下”分權到“自下而上”授權的制度變遷
6.1 基層財政解困的出路
6.1.1 已有觀點及評價
6.1.2 本書的主張
6.2 實現基層財政解困的制度變遷所存在的路徑依賴
6.2.1 路徑依賴的概念及理解
6.2.2 實現基層財政解困的制度變遷的制約因素
6.3 實現我國基層財政解困的制度變遷的特殊性
6.3.1 實現我國財政體制最佳化及基層財政解困的一種可能性路徑:被動式變遷
6.3.2 實現財政體制最佳化和基層財政解困的另一種可能性路徑:主動式變遷
6.4 採用“自下而上”授權的模式來處理政府間財政關係與“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並不矛盾
6.4.1 “自上而下”分權可以實現統一領導但難以實現分級管理
6.4.2 “自下而上”授權可以在分級管理基礎上實現統一領導
參考文獻
後記

前言

吳敬璉曾寫道:“這一代中國人生而有幸,生活在改革開放風雷激盪的大時代”,信然!這對於我們這些從事財政經濟研究的學者而言感受更為深刻。一方面,時代造就了一個平台,使我們站在時代發展的前沿,親眼目睹和思考與時代變遷發展相伴而生的成就、困境和矛盾,引發我們致力於去解釋現象、研究問題和提出對策,從而努力實現經濟學經邦濟世的任務;另一方面,時代也給了我們更加寬闊的視野,提供了越來越多的中外思想交流和借鑑的機遇。
在這樣的大時代背景下,國內財經科學研究百家爭鳴,百舸爭流,在這一過程中,一批區域性財經科研力量在發展,一批矢志於財經科學研究的中青年學者通過攻讀博士學位或參與博士後研究等形式集合到財經理論研究的前沿陣地,在學術研究上成果豐碩;他們既善於把握學術研究的前沿動態,又十分注重在學習過程中逐漸養成科學的人文精神,既注意掌握現代經濟學研究方法,又關心從現實中提出問題;他們有良好的團隊意識和精誠合作的精神,他們已經成為所在區域財經科學研究的重要力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