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簡介
“畫中要有戲,百看才不膩;出口要吉利,才能合人意;人品要俊秀,能得人歡喜。”這是天津楊柳青印木版年畫的老藝人曾經流傳的口訣。對年畫有如此的要求,是因為年畫不僅僅是用來看畫兒,還是千百年來中國人過春節時必不可少之物:院門有鬥神,家門有財神,堂屋有中堂,牆上有牆畫,床上有床畫,灶上有灶王爺的畫,甚至牛廊馬廄都不能落下。年畫如此鋪天蓋地的原因,就是因為中國人認為年畫是喜慶、吉祥之物,能給年帶來好兆頭。除了年畫,還有紅春聯、紅燈籠、紅鞭炮、紅衣裙、紅窗花、紅福字等等,到處一片紅火,把年烘托得熱熱鬧鬧,讓人感到歡歡喜喜。
其實細想一下,吉祥文化豈止只在過年時。老百姓的春種夏收、娶妻生子、祝壽延年、開市營業、科考應試、提拔晉職、喬遷新居等等與人生有關的大事都包含有吉祥文化。近時,它還廣泛地存在於國家層面的活動、儀式上。比如在南京舉辦的中國第十屆全運會的吉祥物“金麟”,是一隻金麒麟,既是古都“金陵”的諧音,同時也是傳統吉祥物麒麟。至於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標誌雖然採用的是中國印,但仍然使用了吉祥色中國紅。而2008年奧運會的一組吉祥物福娃更與傳統吉祥符號有密切關聯。
中國社會這種濃厚的吉祥觀,可謂是鮮明的中國特色。為什麼中國人的吉祥觀特彆強烈?為什麼“鹿”、“蝙蝠”、“牡丹”、“大象”等等、從動物、植物到神話、傳說、戲曲、故事甚至語言文字之類,都可以成為吉祥符號?為什麼有不少傳統文化已漸漸消失抑或死亡,而吉祥文化卻從未衰退甚至還有新發展?多年來我徜徉在民間文化的海洋里,常常會思考這些以及與此相關的許多問題,有的似乎可以解答,有的也許未必。
按圖索驥它們為什麼是吉祥符號?
吉祥,按照字面的解釋,就是“吉利”與“祥和”。古人云,所謂“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慶之徵”。《說文》中說:“吉,善也”;“祥,福也”。說白了,吉祥就是好兆頭,就是凡事順心、如意、美滿。因此古往今來,沒有人不追求吉祥。趨吉避害,人皆有此心。而吉祥符號、吉祥物、吉祥圖案就是人類創造出來的藉以傳達心聲的道具。
其實燈籠、繩子、鞭炮之類的東西本是客觀之物,它們與水、電、火之類一樣,都是沒有是非善惡的物質,怎么就有了吉祥之意?我們不妨來探究一下。
吉祥物種類
中國結
眾所周知,“中國結”是近幾年非常時興之物,很多人把它作為禮物贈送。其實從繩結的角 度看,類似的東西早就存在,只不過不叫“中國結”。例如女孩兒頭髮上系的蝴蝶結,中式服裝用的盤扣,都是結的一種。結與吉祥有何關聯?用繩子就必定要打結,在文字出現之前,古人要記錄某些值得紀念的事情就以“結繩記事”,並且是“大事大結其繩,小事小結其繩”。後來,古人喜用錦帶綰成連環回文式的結子,來表達相愛的情愫,並取了個美妙的名字叫“同心結”。梁武帝詩詞有云:“腰間雙綺帶,夢為同心結。”唐代溫庭筠《織錦詞》云:“錦中百結皆同心,蕊亂雲盤相問深。”唐代教坊樂曲竟有《同心結》這一詞牌名,看來當時的人比現代人還要羅曼蒂克,用結表達同心的情感與願望。
結是什麼?《說文》說“以兩繩相勾連也”。看來問題的本質就在這裡,“相勾連”,也就是結在一起永不分開。那么但凡希望某種關係永不分開、中斷,就都會聯想到“結”。比如兩人相好定終身稱“結髮夫妻”、兩國友好稱“結盟”,還有“團結”、“結婚”、“誼結同心”等等,概出此意。
一根可以隨意彎曲的線繩,捋直了就是一條直線,中間沒有間斷,來路清晰,纏來繞去,自始至終環環相扣、順理成章、連綿不斷,這不正是生命應有的圖像嗎?周而復始,同心永結,永不中斷。對於追求生命無限延長的人類而言,這樣的意象自然極其美好。所以由一根繩子編結出來的圖形,都有了吉祥的含義,比如盤長。其實盤長就是中國結的俗稱。小時候姑姑教我用一筆畫“盤長”,姑姑說盤長又叫“盤腸”,像盤起的腸子,但這個稱呼不吉利,所以改叫“盤長”。盤長有8個環節,所以又叫“八結”,“結”與“吉”諧音,故又叫“八吉”。佛教法物有“八吉祥”,都是神佛所佩戴,其中也有盤長,並附會說“盤長,佛說迴環貫徹,一切通明之謂”。其實盤長的花樣相當豐富,可衍生出萬代盤長、百吉盤長、四合盤長、梅花盤長等等。
在陝北,窯洞的門窗稱“窗格格”,上面的裝飾有“羊盤長”、“蛇抱十顆蛋”。這“蛇抱十顆蛋”就是盤長紋,因其線條走勢頗似一條蜿蜒纏繞的蛇,中間的10個空白處就是十顆蛋。而且不管窗格格的外形如何,都有嚴格的中心點,這個窗心陝北人認為是人的“心窩窩”,不能用鐵釘釘,他們說“人不能釘心,釘心會死的”。陝北秧歌又叫“陽歌”,而腳底下走秧歌的腳印連起來竟也是各式各樣的盤長圖,所以有專家叫它陽歌、陽圖。與此類似的還有陝北轉九曲,又叫轉燈場,它的軌跡類似迷魂陣,有些走的也是盤長圖。
類似於盤長這樣因為其意象美好而成為吉祥符號的在中國有很多,如方勝、如意、元寶、壽字、龜背、喜字、八卦、古錢、銀錠、萬字等等,數不勝數,並都有不同的象徵意義。比如釋迦牟尼胸前的萬字,稱“瑞相”,佛經譯為“吉祥海雲相”,這是一種符咒、護符或宗教標誌,是太陽或火的象徵。唐代慧范《華嚴音義》稱萬字“謂吉祥萬德之所集也”。其實遠在中國新石器時代的彩陶上就飾有不少連貫的萬字。在民間,老百姓習慣稱之為“喜相逢”、“推磨式”、“萬字流水”、“萬字不斷頭”,並創造了無數生生不息、迴旋不斷的吉祥圖案。
嘆為觀止無比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力
由一根直線演繹成吉祥符號,其間的過程如此有趣又合情合理。透過這個過程我們看到了什麼?應該是這個民族豐富的想像力以及將萬物與美好都勾連在一塊兒的聯想力吧。其實何止於此,在創造各種吉祥符號時,中國人將比喻、比擬、隱喻、暗示、諧音、象徵、借用、雙關等等手法運用得是如魚得水,令人嘆為觀止。當然,象徵的手法各民族皆有,但似乎沒有中國來得豐富、普及和深奧。
牛
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門前 有一頭挺身崛起、勁頭十足的公牛塑像,據說象徵股市的“牛市”,也就是漲市。牛對於股票市場而言就是個吉祥物,不過中國銀行的門前左右卻是兩頭獅子。在中國,獅子與錢無關,卻與威嚴、權貴有關。這很有趣,掌管金錢、金融的機構如果門前擺放的是財神爺,似乎更合適,而安放獅子,其意味就大不相同了。
獅
在中國古代,有太師、少師這樣的職位,他們分別是輔佐皇帝、太子的大官,官位顯赫,官高祿厚。因為“獅”與“師”諧音,獅子也就與官爵相連。北京潘家園古玩市場上常有畫了一大一小兩隻紅獅子的帽筒,帽筒是以前用來放官帽的,“大”與“太”、“小”與“少”音相近,大小兩隻獅子又叫“太獅少獅”,也就是“太師少師”,那么這種帽筒也就成為象徵富貴和權勢的吉祥物。
獅子不僅僅與加官晉爵有關,在陝北,更多的與鎮宅祈福有關。在神木的欄桿堡不僅獅子多,雕刻獅子的石匠、安放獅子的“平事”即陰陽 先生也多。獅子的造型五花八門:有回頭獅子、直面獅子、村頭獅、山頭獅、牆頭獅、大門獅及炕頭獅。用哪一種造型也很有講究,因為窯洞面對的方向不易調整,那么就用獅子來破解。比方窯洞正北面向壬字、癸字,坐字沒有子字,那么就將獅子做成回頭狀,用來療破補救,才能保平安;如果窯洞面向石崖,獅子就要雕成直頭,為震威獅子。安放獅子時,還要將震邪之物用黃紙包好,以黑字書寫吉語,點上硃砂,鎮壓於獅子座下。震物包括十二味素藥和七種名香,十二味藥是避殃砂、鬼見愁、鬼箭草、雄黃、砂根、細心、遠志等;七種名香是丁香、沉香、藿香、木香、檀香、安息香、金香。放好震物後還要念安獅符咒、元始安震咒。至於陝北窯洞旁的獅子拴馬樁、炕頭的拴娃獅子更是千姿百態,隨心所欲。
自然中的獅子、老虎雖然一般人不常見,其習性卻為人所知,因此其威猛兇悍便成為人們將它作為趨吉避凶的吉祥物的一個因素。小時候我就曾聽爺爺說,人若隨身帶一塊虎骨可以避邪。這就是一種借用的手法了。借用的手法不僅用於現實存在的動物,而且還會被用於傳說、想像中的動物身上。比如古代神話故事中的神獸麒麟。
四靈
是中國人創造出來的一種動物。它有鹿身、牛尾、馬蹄、魚鱗。而這四樣動物皆為中 國人的崇拜物或吉祥物。有人說,把自己珍愛的動物的優點集中在麒麟這一幻想出來的動物身上,說明了中國人“集美”的思想和心中強烈的願望。麒麟為傳說中的仁獸,性情溫和,它武而不危害百姓,勇而不踐踏生靈,猛而不折損樹草,與龍、鳳、龜並稱四靈。為了表現麒麟的仁性,麒麟還與聖人孔子關聯到一起。在民間傳說中,孔子降生時有麒麟降臨孔府闕里人家,並吐玉書,即告眾人孔子非凡人乃自然造化之子孫,雖未居帝王之位,卻有帝王之德,堪稱“素王”。還傳說孔子生活的年代禮崩樂壞,有人看見麒麟在荒郊野外為人殘害,孔子慨嘆麒麟“出非其時”,所撰寫的《春秋》也就此絕筆,因而《春秋》有“麟經”、“麟史”之稱。
作為仁獸象徵的麒麟被賦予了什麼樣的吉祥含義呢?《毛詩義疏》說:“王者至仁則出。” 《太平御覽》引《春秋感精符》說:“王者不刳胎、不破卵,則出於郊。”“王者德化旁流四表,則麒麟臻其囿。”這些意思如果用一句話來表達就是,麒麟只有在有德之王創造了太平盛世的時候才會出現,否則,麒麟不為世人所見。那么由此推理,古人之所以創造麒麟與期望太平盛景有關。在這一點上,麒麟和鳳凰有異曲同工之妙。比如在神學家看來鳳凰是盛亂興衰的晴雨表。所謂:“王者上感皇天則鳳凰至”,“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則鳳凰巢”。
聯想到中國漫長的歷史,似乎可以找到麒麟、鳳凰這樣的祥瑞與太平盛景之間的關聯:因為經受了太多的戰亂、災荒、饑饉,所以中國人才特別嚮往太平祥和的生活環境,於是便創造了一個不曾有的神獸、神鳥來表達老百姓內心的願望,也提醒統治者:只有你是個有德的統治者,天下太平,仁獸才會出現啊,否則即是王無德。寫到此,忽然有些感慨,對於不掌握話語權的平民百姓來說,也只能借用暗示、隱喻的手法來傳達心聲了。
當然麒麟、鳳凰也還有其他的意思。比如我們常見的麒麟送子圖和“麟吐玉書”,都是寓意祥瑞降臨和聖賢誕生。意即麒麟出現,會給那些積德而無子嗣的人家送子,而麒麟送的童子長大以後必是賢良忠臣,能輔佐帝王治國。所以有時,在麒麟送子圖上還附有一幅對聯:“天上麒麟兒,地上狀元郎”。
東借西用無可厚非的實用主義
毫無疑問,吉祥意識、吉祥文化已深深地植入中國人的生活中,以至於有凡物皆可為吉祥的特點。這么說當然有點絕對,但是中國的吉祥物、吉祥符號之多,大概沒有其他國家可比。例證可以信手拈來。比如人們對數字“8”的痴迷,已經到了無可復加的境地。而數字“4”因與“死”諧音,不吉,就多被人冷淡。實在躲不過去了,便變通一下,借用音符念“發”。利用語言中諧音的特點,“葫蘆”可以變成“福祿”、外貌不那么好看的“蝙蝠”也變成了“遍福”。
蓮花
在日本是高潔之物,它總是與佛界相連。但是在中國,蓮卻有多種含義 。因為“蓮”與“連”諧音,便誕生了眾多與“蓮”有關的吉祥符號和圖案。蓮的“華實齊生”、蓮蓬多子、一蒂兩花的特點,被演繹成了“連生貴子”、“連中三元”、“喜得連科”、“一路連科”、“一品清廉”等等意象。
去過山東長清靈岩寺的人一定知道,在大雄寶殿的前面,有兩棵長在一起的大樹,一棵是三四人才能合圍的柏樹,另一棵是柿子樹。樹的年齡我沒有查證,按柏樹的粗細判斷,千百年不在話下。到了秋天,柿子成熟的季節景色宜人,平時看去兩棵樹除了粗大之外並無引人之處,但樹下總斷不了照相的人影,奧秘在於他們都想沾染一些大樹的吉祥之氣。因為柿子樹與柏樹合植在一起諧音“百事(柏、柿)如意”!
橘子
我曾經在廣東佛山祖廟旁看到一棵粗大的橘子樹,樹上掛滿了一條條火 紅的布條,每個布條上還拴了一張紙符,景象好不壯觀。因為不得其意,詢問當地人後才知道,因為橘子樹的“橘”諧音“吉”,橘樹便成吉樹。在山西靈石王家大院,有一大院落,跨進門檻,腳下就是一塊長約2米、寬1米有餘的巨石,石上雕刻了鷺鷥、蓮花之類的圖形,使人不忍落腳,而其意也在諧音,為“一路連科”。
用諧音表達吉祥的願望是吉祥文化的一大特點,這樣的例子簡直不勝枚舉。比如花瓶中插如意為“平安如意”,百合花和柿子或獅子、靈芝在一起叫“百事如意”,萬年青和靈芝在一起的為“萬事如意”,童子持如意騎大象的叫“吉祥如意”,盒子與荷花、如意或靈芝組合在一起的是“和合如意”,瓶中插月季花是“四季平安”,雞立石上叫“室上大吉”等等。其實這些圖形的組合大多數沒有內在邏輯關係,有些甚至有些滑稽,比如馬上蹲坐著一隻猴子,叫“馬上封侯”,蝙蝠倒著畫,叫“福到了”,喜鵲落在梅枝上叫“喜上眉梢”。說句笑話,照這樣的方法聯想開來,很有可能會出現驢唇對馬嘴的景象:比如雞騎在大象背上是不是意味著“吉祥”呢?
但是有誰會指責這樣的聯想呢?如果從積極的角度看問題,透過這些吉祥符號的組成關係,可以看到的是中國人樸素、樂觀、詼諧以及善於變通的生活觀。這一點我們從關公形象的演變過程就可以明了。
關公
為人正直、講義氣、守信用,深得後人敬仰並被奉為神靈。清代時關帝爺還是被封為“武聖人”的,而將他奉為聖人,說明了中國人崇尚的處世之道:忠義。而對於買賣人而言,生意場上最看重的是守信用、講義氣,而這正與關公的做人之道相吻合,被供在生意場所的門廳里,終日香火繚繞。
喜鵲
喜鵲是傳統的吉祥鳥。鵲鳴兆喜的觀念自古以來就積澱成為中國人的傳統情結 。直到今天,人們還是把飛鵲臨門棲枝歡鳴,當作將有好事來到的吉兆。以鵲為題材的種種吉祥瑞圖,如「喜鵲登枝」、「喜上眉梢」(鵲登梅梢)、「歡天喜地」(獾和鵲在樹上樹下對望)、「喜在眼前」(雙鵲中加一枚古錢)等,均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形象。
鵲鳴兆喜的由來,來源於古人對喜鵲有預知風向、晴濕能力的認識。在中國古代典籍《易卦》、《淮南子》等漢魏載籍中,鵲被稱為「陽鳥」,天性惡濕,所以又叫「乾鵲」。乾鵲惡濕喜燥的稟賦,使它具有感應氣象變化的本能,進而成為人們利用物候來預測氣象的工具。大約從南北朝到隋唐,鵲鳴兆喜的觀念已經基本形成,南朝蕭紀《詠鵲詩》:「欲避新枝滑,還向故巢飛。今朝聽聲喜,家信必應歸。」唐代無名氏《鵲踏枝》則徑稱:「叵耐靈鵲多漫語,送喜何曾有憑據?」是鵲之別名已經由「陽鳥」、「乾鵲」向「靈鵲」轉變;其後更有群鵲為織女填河成橋使之與牛郎相會的故事。至於 「喜」、「鵲」 連稱的時間,最遲不過明朝,也是此鳥實至名歸而成為公認之瑞禽的標誌。
如意
相傳如意是隨佛教自印度傳入的佛具之一,為佛教六觀音之一的「如意輪觀音 」所持,和尚在宣講佛經時手持之,在上記經文,以備遺忘。
如意在史上又是軍國重臣、封建士大夫執用的器物,其柄端製成心形,以骨、竹、玉、石和銅鐵等製成,持以指劃。至於民間,如意又是民間普遍使用的爪杖。近世的如意長度變得短了,用鐵、金、白玉、珊瑚、竹根製作,亦因其名字吉祥,自清朝以來已逐漸演變為賞玩之物,並為貴族王公和富紳世家所珍重,用作饋贈、賀婚和祝壽之禮物。
此外,如意還可與其他物品組合成複合意思的吉祥物,如以一柄如意放置在兩個柿子之間,成為「事事如意」;或將如意、柿子放置於柏樹中間,稱「百事如意」;或將如意、柿子放置於萬年青之間,則稱「萬事如意」。除了一般歲時節日外,人們也將如意用於一切喜慶場合。
石榴
石榴為多籽實植物。中國的民俗文化流傳著許多有關於石榴的動人故事:很久以前 ,在陝西臨潼的山原上住著父子倆。年近三十的兒子尚未娶妻,對年近八十的老父親非常孝敬。有天他進山砍柴,在一隻可愛的小白鹿的引領下,遇到一位鶴髮童顏的老者,老人送青年一棵石榴樹。青年回家後把這棵石榴樹種在自己的院子裡,很快結出了又大又紅的石榴。鄉親們知道後,紛紛前來觀看。青年把石榴分給鄉親們品嘗,並把種子散播到各家各戶。從此,石榴就遍布全臨潼。
另外,傳說北齊的開國皇帝高洋娶妃,在新婚喜宴酒過三巡之後,新娘的母親宋氏恭恭敬敬地獻上一個果盤,上置兩個大石榴。皇帝不解其意,老臣魏收解釋說:「石榴豐碩多子,而且包埋房中,陛下新婚,王妃的母親薦獻石榴,正是期望陛下成婚,如石榴一樣,多子多孫,金枝繁茂。」高洋聽後大喜。此後每逢青年男女訂婚下聘、男方表示對女方的愛慕之心,或是遇到親戚朋友結婚迎娶送嫁時,都有互贈石榴的風俗習慣,在民間廣泛流傳,還作為多子多福的象徵,繪入吉祥圖案,稱作「榴開百子」。
送子觀音
送子觀音是流傳甚廣祈求多子多孫的民間吉祥物。它告訴人們一個非常有趣的佛教故事:古時的 洛水河寬浪急,渡船常有災難發生。有一回觀音大士路過這兒,親眼目睹一場舟覆人翻的慘劇,頓起慈心,決意在洛水之上為人們築橋,乃霎時變成一位船姑,在洛水上替人划船擺渡掙錢。於是,洛水上有美貌船娘的訊息傳了開去,吸引了王孫公子前來顯富貴、擺闊氣,他們爭先恐後地向觀音投擲銀錠,元寶都落在小船里,卻沾不上觀音的身體。正巧純陽真人呂洞賓經過,他一眼看出真相,有心同觀音菩薩開個玩笑,便慫恿一個賣湯圓的年青人試試運氣,那人本來就仰慕船娘貌美,於是鼓足勇氣,用他僅有的一枚銅錢,向小船上的俏人兒擲去,就在小後生投擲的瞬間,呂洞賓馬上吹口仙氣,銅錢正打中觀音的手。觀音察覺已被人慧眼識破,但菩薩也得守信用,只好把滿船元寶托人造橋,再帶上那位名叫韋馱(音「駝」)的年青人回普陀山去,安置在蓮花寶座的對面,做一對永不拜堂的望門親--這就是普陀山觀音殿上韋馱與大士遙相對望的由來。
百合
百合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南北朝時,後梁宣帝曾為百合題詩,說明我國至少在一千多年 前就已經栽種百合了。百合被認為有驅邪的功效,人們常於夏季將百合懸掛在室內,以防止邪毒的侵害。姑娘們還會將百合花裝進繡袋裡,縫成心形香包送給心上人,希望自己永遠幸福。
百合還被民間稱為「送子仙」,據說接到百合這種禮物的姑娘以後定能生一個可愛的男娃娃,因此百合常在姑娘的婚禮或生日時奉作禮物。因為「百合」諧音為「百年好合」,故新婚夫婦要同飲百合湯。人們還將百合花的圖案繪在新婚的床上用品上,祝願早生貴子。
壽石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喜歡以「壽比南山」為祝壽之詞。古往今來的人們期盼人的壽 命象石頭般長久,總愛將石頭,尤其是上好的奇石稱為「壽石」。其中太湖石、靈璧石(又名磬石),都是名列我國古代賞石之首的壽石。
相傳宋代大書法家米芾嗜石如命,一次他得到一塊太湖黿(音「元」)山的大石,色澤清潤,疊嶂層巒,嵌空玲瓏,洞壑皆備,乃高興得手舞足蹈,把石取名為「洞天一品」,有足冠群石之意。米芾對「洞天一品」愛不釋手:每天早晨均對它行三跪九拜之禮才開始一天的工作,時人譏之為「米顛」。後來米芾拜石的情景被民間繪為吉祥圖畫《洞天一品》。
米芾得奇石大喜並不是沒有緣由的:相傳大禹在治理太湖時,用神斧鑿成一隻大石黿(動物名,背甲近圓形,甲上生暗綠色的小疣,腹面白色,亦稱「綠團魚」)鎮水,這就是太湖中黿山得名的由來。鑿劈石黿時飛濺出來的石塊經過湖水沖刷後,便成了太湖石。因此,這些本與大黿同體又經禹斧神鑿的太湖石,就有了「壽石」的涵義。米芾向「洞天一品」禮拜,即有拜壽之意,因而米芾拜石的圖畫《洞天一品》就成為民間祝壽的象徵。
鶴
在古人眼中同樣具有神奇的稟賦。鶴有「百羽之宗」的稱呼,一 是說它由天地之間的精氣化生:七歲小變,十六歲大變,一百六十歲變止,至一千六百歲定型,可供仙人坐騎;二是說它乃凡人登仙后所化,如《搜神後記》所載,遼東有個叫丁令威的人,學道於靈虛山,後化為白鶴,飛歸故里,停在遼東城門口的華表柱上。有個不識好歹的人見他便舉弓欲射,仙鶴飛起,一邊在半空中吟道:「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去,空伴冢累累。」此歌述說了其修道千年化為仙鶴的故事,亦反映了古人對鶴的印象。中國古代文化常將鶴和松樹連在一起,認為服松脂可登仙,登仙后可化鶴,即所謂「千歲之鶴依千年之松」。《神仙記》記載:滎陽郡南郊有一石室,室後有一棵高達千丈、覆蓋半里的古松,並常有「晨必接翔比翼,夕則偶影雙棲」的雙鶴飛止其間,相傳雙鶴就是當年來此石室隱居修煉的一對夫婦得道飛升後的化形。民間吉祥物中流傳甚廣的瑞圖《松鶴長春》,即據此而來,除向高齡夫婦祝頌雙雙長壽外,也蘊涵飛升登仙、長生不老之意。
松樹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對松樹都有著特別的情感:歷代畫家愛畫松,詩人 愛詠松,廣大人們也喜愛觀賞松。松是松科松屬植物的總稱,品種超過100種,而我國特有的松屬樹種亦多達廿二種,如南方的馬尾松、黃山松;西南的華山松、高山松;華北的油松、白皮松;東北的紅松、美人松和新疆的西伯利亞松等。
松樹之所以為人所重視,不僅因其特殊的形態美、氣質美,亦因它以長壽著稱,故松亦被稱為「百木之長」。「大翼垂天九萬里,古松拔地五千年」,可見松樹具有極其頑強的生命力。松樹長青不朽,據說壽過千年的松樹,所流松脂會變成茯苓,服用茯苓者可長生不老。故古人學道,總愛以古松為修煉處,為的就是食用茯苓助力。古人不僅將 「松鶴長春」比喻為長壽,而且還將松、竹、梅稱為「歲寒三友」,因它們經冬不凋,引申為生命力旺盛,所以也是吉祥的象徵。
龍鳳呈祥
龍鳳是中華文明的象徵,合成兩者形象的“龍鳳呈祥”,則是最受崇尚的吉祥圖飾。傳說虞舜即禹位後,廣開視聽,求賢輔政,教民稼穡,推廣教育,倡導禮儀,改善風化。又命夔為樂官,譜曲制樂。三年後,天下大治,夔也譜成了《九招》之曲呈獻。虞舜大喜,會集百官,親自演奏。俟彈至九招時,只見金龍彩鳳騰雲駕霧而來,翻飛彩翼,迴環逶迤。曾輔佐為唐堯的老臣蒼舒興奮地說:“這是龍鳳呈祥呀!龍至則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鳳來則國家安寧,萬民有福。自盤古開天闢地以來,龍飛鳳舞,代有見聞。但是萬象明德,龍鳳雙呈,還是一頭回哩。”從那以後,龍鳳呈祥使成了祝頌國泰民安的同義語。
吉祥臥
就是佛教的一種修行姿勢,意即朝右側臥躺。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三遊行經記載:“爾時,世尊自四牒僧伽梨,偃右腋如師子王,累足而臥。”說明釋迦牟尼臥著時采右側臥姿勢,世上許多臥佛佛像也都是右側臥姿。“臥須右脅,名吉祥臥”,睡覺的時候,右脅而臥,這個兩個腳要彎一點把它合攏,合起來。舌頭頂上齶,跟修定一樣,舌頂上齶,上頭頂住。右手做個枕頭,擺在頭下面,左手放在身上,這樣右脅而臥是吉祥臥。
吉祥文化故事
蟾蜍與劉海
劉海,歷史上實有其人。原為五代時人,本名劉操,字昭遠,又字宗成、玄(或元)英,居燕山一帶,先為遼國進士,後出家修道,號海蟾子。劉海十六歲的時候中進士做官。後來,劉守光被後梁太祖封為燕王,劉海就當上了燕王的丞相。劉海特別喜好談玄論道,與道士交往甚密。一天,有個道士來訪,劉海以賓客之禮相待。問道士的姓名,默而不答,只是要劉海拿出雞蛋十個,金錢十文,以每一文錢間隔一個雞蛋,將錢和蛋層層壘疊,十蛋和錢壘成了一個塔狀,而並沒有墜下來。劉海驚嘆說:“危險!”道士告訴他:“你身家性命面臨的危險,更甚於此。”劉海問:“如何擺脫這種危險?”道士並不作答,而是拿起雞蛋、金錢,擲之地上,然後長笑而去。原來,道士是說劉海如今身居高位,這高位就像疊壘起來的雞蛋一樣,隨時有可能墜毀。而要擺脫危險,免去殺身之禍,就要拋棄榮華富貴,就像道士將雞蛋、金錢擲於地上一樣,棄榮華富貴如敝履。劉海很快明白了道士的用意,當晚擺了一桌豐盛的酒席,美美吃了一餐,然後砸碎所有的寶器。第二天,解下相印,穿上道士的服裝,假裝發狂而舞,出了燕國,遠遊秦川去了。在路上他又遇到那位道士,道士授給他服丹成仙的口訣。劉海方知他是正陽子,即鍾離權。兩年以後,燕王劉守光僭稱大燕皇帝,不久就被朝廷剿滅,劉守光遭誅滅九族之禍。而此時,劉海正雲遊天下訪道。後畫遇上了呂洞賓,授之以秘法,乃得道成為真仙。從此,劉海以鍾離權、呂洞賓二位仙人為師,追隨他們遁跡於終南、太華之間,不知所終。元朝元世祖封劉海為“海蟾明悟弘道真君。”武宗皇帝加封為“海蟾明悟弘道純佑帝君。”劉海出家後,取道號“海蟾子”,稱為劉海蟾。後來,由這名字又附會上了劉海戲蟾的傳說,劉海遂成為能給人間帶來錢財、子嗣的吉祥神。
獅滾繡球
據《宋書·宗愨傳》記,元嘉二十二年(445),南朝宋與南方林邑國之間爆發了一場戰 爭。宋軍統帥劉義恭以宗愨有勇有謀,派為先鋒。及開仗後,果然是所向披靡,銳不可當,連獲兩城。但此後林邑國派出以大象為坐騎的軍隊,馳騁沙場,來往無礙,宋軍根本抵擋不住。宗愨接連受挫後,想出條妙計。他召集將士道:“我聽說獅子之威,足以鎮服百獸。”旋命大家雕刻木塊,製成獅子頭套和面具戴上,復披黃衣,然後再與“象軍”對陣。群象眼看眾多“獅子”衝來,當真驚怖奔潰。宗愨趁機指揮大軍掩殺,卒獲全勝。往後,獅子在人們心目中,就有了壓邪鎮凶的作用,最終化為看宅守門的石刻。另外,因“獅”與“事”、“嗣”諧音,所以常見的獅形瑞圖尚象徵著“事事如意”的雙獅並行,表示“好事不斷”的獅佩綬帶,以及祝願“子嗣昌盛”的雌雄獅子伴幼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