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國古代語言藝術史》考察了自春秋戰國
百家爭鳴以來,迄至明末清初我國文化思想轉變之際,語言藝術發展演變的歷程。探索古代語言藝術的種種,永遠處在不斷的推陳出新的過程中。作者抱著“溫故而知新”的態度,以時代為經、文學樣式為緯,以探索語言美的創造為主線,去展示我國古代語言藝術演進的歷程。作者對劉勰、杜甫、韓愈、金聖歎、李漁等我國古代語言藝術大家之語言美做了深入研究,在發現美、欣賞美、借鑑美的過程中,每每讓我們有會心一笑、豁然開朗之感。語言藝術不是語詞的拼湊,不是文字的編織,它的本質特點是語言美的創造。語言藝術包括修辭的技巧,作詩的規則,遣詞造句安章謀篇的方法,以及賓主、反正、虛實、起伏之類語言辯證法式,包括形式美的法則,包括語體、風格、氣勢等等。語言藝術就是隨情應境地進行語言美的創造的技巧,是自然而又多彩地施展語辭魅力的才能。
作者簡介
胡奇光,1935年生,浙江溫州人。1962年復旦大學中文系本科畢業,同年考入該系研究生,師從吳文祺教授攻讀一般語言學專業,重點研究中國傳統語言學(舊稱“國小”)。1965年畢業留校任教。1993年晉升教授,增列為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中國傳統語言學、漢語文藝語言史的教學與研究。專著有《中國國小史》、《中國文禍史》、《中國古代語言藝術史》,合著有《爾雅譯註》等,合編有《中國古代名句辭典》等多種。
圖書目錄
導言
“語言藝術”――語言美的基本法則――“本土語言的美的資源”――古代語言藝術研究的特色
第一章 先秦時代
一、“言以足志”與“言不盡意”
“聲一無聽,物一無文”――言以足志,文以足言――孔子的“辭達”說――“言之無文,行而不遠”――中和準則――老子與語言辯證法――言不盡意與立象盡意
二、散文語言兩巨匠
孟子的論辯要訣――“言近指遠”――不可言傳與可以言論――莊子獨特的語言風格――尚通脫――虛擬的“寓言”“重言”――機變的“卮言”
三、荀子論“言語之美”
“白圭無玷”――言語之美與真、善――“言語之美”的雙重涵義――言語之美的功能――言語之美的法則
四、賦比興
賦比興的源流――賦比興美學功能的闡發
第二章 漢魏六朝時代
一、語言與想像關係的研討
“徵實”的語言與“翻空”的想像――語言效能二重性――語詞與表象的聯繫
二、“謝華啟秀”
辭意雙美――片言居要――庸嘉相濟――因宜適變
三、美的風格
風格特徵的探索――“芙蓉出水”與“錯彩鏤金”――風格與個性――體勢――風骨
四、古漢語形式美
對偶與對稱――聲律與聲律論
五、詩歌語言奧秘的探索
鍾嶸的“興比賦”新說――比興的妙訣――誇飾與適度――隱秀,語言藝術的精髓
六、劉勰論語言藝術的法則
寫作的金科玉律――整體美與純粹美的結合――追求語言美的效果――巧言切狀――變通適會――盡而有餘
第三章 唐宋時代
一、一代的詩美模式
“回忌聲病,約句準篇”――粘對規則――“八對”
二、詩體・詩法・境象
“十體”――語言與境象――“十七勢”
三、杜甫的“好語言”
“語不驚人死不休”――壯美與優美――飛動與清省――“毫髮無憾”
四、白居易的“俗語言”
“在人口中”――易懂與易感、易誦結合――對“俗語言”的反思
五、文字參差美
韓愈與“古文”語言建設――蘇軾的《文說》――文章的法則
六、“韻外之致”
“但見情性,不睹文字”――“韻”以詞的暗示義為依據――司空圖揭示的語言辯證法式
七、從世間拾得好句
世間有好句――“秀語出寒餓”――“工夫在詩外”
八、黃庭堅、范溫的形式批評
詩歌形式批評的本意――“意在無弦”――化臭腐為神
奇――“句中有眼”――為意鍊字
九、向語言形象美回復
詩歌語言特點的再認識――詞意俱不盡的訣竅――多重信息的語言――“本色”與“入神”
十、宋人對杜甫語言的研究
杜甫語言的特點――屢用字――用字法則――句法――篇章之法――信息容量
第四章 元明清時代
一、本色、當行、文采
“作詞十法”――戲曲語言的特徵
二、王驥德論戲曲語言藝術
本色、當行、文采三結合――“煉格”-一妙在“淺深、濃淡、雅俗之間”――戲曲語言美的理想
三、詩風探索的新突破
時代風格――風格多樣化原因――作家風格
四、“非興則造語弗工”
“詩家四關”――“辭前意”與“辭後意”――比興與隋境
五、文字美醜觀的演變
“至寶丹”失靈――詩文總訣
六、金聖歎論《水滸傳》語言藝術
但見人物,不知有文字――語言性格化的魅力――“部有部法”――開展情節的章法――描寫人物的章法――“句有句法,字有字法”――“有字處”與“無字處”
七、“文字之三昧”
“一筆作百十來筆用”――“那輾法”――由語言看出人物
八、“優人搬弄之三昧”
舞台性與體系性――戲曲語言的美質――人物語言的合理設計
九、王夫之論詩歌語言規律
“無遺而無不適”――舊有法式的破除――“情景一合,自得妙語”――上下文與情景
十、“文之工者,美必兼兩”
兼兩之美――“清真古雅”――散文語言的藝術特
征――文章聲色之美
十一、“傳神文筆足千秋”
“字字看來皆是血”――“不言辭藻,只想情理”――白描追魂攝影――“一聲也兩歌”――“囫圇不解之語”
十二、神境・響外別傳・入人心脾
“至文”與“神境”――“聲中難寫、響外別傳之妙”――“入人心脾即為佳詩”
十三、劉熙載論文學語言辯證法
“文之為物,必有對也”――形與神,有與無――直與曲,巧與拙――陳熟與生新――“極煉如不煉”――“白賁之美”
結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