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作 者: 張隆華 等 著 叢 書 名:中國語文教育叢書 出 版 社: 四川出版集團,四川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0835026 出版時間:2000-10-01 版 次:2
頁 數:426 裝 幀:平裝 開 本:32開 所屬分類:圖書 > 教育與考試 > 教學理論內容簡介
《中國古代語文教育史》闡述了中國古代語文教育的歷史,並引以適當的評論。書中既論述了主要的語文教育情況,又介紹了一些主要思想家、教育家的語文教育思想和語文教學實踐,使讀者比較全面地了解古代語文教育史的面貌。
作者簡介
張隆華,1922年生,湖南臨灃縣人,教授。1948年畢業於南京中央大學中文系,歷任中學教師、高師院校語文教師和語文學科教學論碩士研究生導師40餘年。曾兼任中國教育學會語文教學法專業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顧問,湖南省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副會長、學術委員會主任,湖南省語文教學法研究會會長、名譽會長等職。
曾仲珊,1922年生,湖南人,研究員。1947年大學國文系畢業。曾任湖南省教育廳教研室副主任、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所語文教研室主任,兼任湖南省語言學會第一、第二屆副理事長,省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委員,湖南省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被載入《中國人名大詞典·當代人物卷》。
目錄
緒言
第一章 遠古至西周時期的語文教育
第一節 概說
第二節 語言、文字的產生與古言、文教育
第三節 學校的誕生與六藝教育
第四節 歌謠、祝辭、神話、傳說的傳播教育
第二章 春秋戰國時期的語文教育
第一節 概說
第二節 大語文教育家孔子
第三節 古邏輯教育家墨子
第四節 ’古政論教育家孟子
第五節 傳經大師荀子
第六節 先秦的詩風、詩教
第七節 先秦的歷史、哲理散文教育
第八節 有關早期語文教學論的《學記》
第三章 秦漢時期的語文教育
第一節 概說
第二節 秦漢篇章與識字寫字教學
第三節 現存最早的習字課本《急就篇》
第四節 漢儒傳經中的閱讀教學
第五節 指導讀經的幾項工作
第六節 第一部語文教學專用詞書《爾雅》
第七節 漢代文體和寫作訓練
第八節 語文教學的方式方法
第九節 《方言》和《說文解字》
第十節 司馬遷、揚雄的語文實踐及其對語文教育的影響
第十一節 王充、鄭玄的教學實踐和語文教育思想
第四章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語文教育
第一節 概說
第二節 蒙學語文教育
第三節 《開蒙要訓》和《千字文》
第四節 玄風影響下的閱讀教學
第五節 《昭明文選》
第六節 文章新變與寫作訓練(一)
第七節 文章新變與寫作訓練(二)
第八節 魏晉南北朝的書法教育
第九節 清談對語言教育的影響
第十節 南朝的“官話”教學和北朝的“雙語”學習
第十一節 《玉篇》和《廣雅》
第十二節 劉勰及其《文心雕龍》和鍾嶸及其《詩品》
第十三節 顏之推的語文教育思想
第五章 隋唐五代時期的語文教育
第一節 概說
第二節 蒙學教材的五種類型
第三節 《太公家教》和《蒙求》
第四節 閱讀與點識
第五節 為科舉服務的寫作參考用書
第六節 套用文的寫作
第七節 兒童的讀詩和作詩
第八節 文人的詩歌寫作訓練
第九節 唐代的書法教育
第十節 語文學家對語文教育的貢獻
第十一節 古文家的語文教育思想
第六章 宋元時期的語文教育
第一節 概說
第二節 蒙養教育與“三”、“百”、“千”
第三節 修身教育與“蒙訓”、“須知”、“齋規”
第四節 讀文訓練與“詩話”、“詞語”、“文話”
第五節 作文訓練與“文說”、“文錦”、“文則”
第六節 習字訓練與蘇、黃、米、蔡
第七節 少數民族雙語、多語的學、用
第八節 王安石的語文教育思想
第九節 胡瑗、張載的語文教育思想
第十節 朱熹與《四書集注》
第十一節 呂祖謙與《東萊左氏傳議》
第十二節 《朱子讀書法》
第十三節 《程氏家塾讀書分年日程》
第七章 明清時期的語文教育
第一節 概說
第二節 幼學教材種種
第三節 文選讀本種種
第四節 科舉考試與八股文寫作訓練
第五節 科技教育與實用文寫作訓練
第六節 文字蒙求與寫字訓練
第七節 王守仁與“訓蒙”、“教約”
第八節 清初三儒的語文教育思想
第九節 宮廷與家庭的語文教育
第十節 《幼訓》《少學》《學海津梁》
第十一節 《家塾教學法》
第十二節 《教童子法》
後記
前言
跨進20世紀90年代,中國人便越發真切地感到:當今的地球的確變得越來越小了。“讓中國更快地走向世界,讓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國”,成了生活在改革開放年代的中國人民共同的、豪邁的心聲。這心聲,決不僅僅是一種願望,它已經成為一種卓有成效的努力,成為一種“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高瞻遠矚的戰略。
教育,原本是人類共同的事業。世界各國人民,當抬頭眺望未來2l世紀的曙光的時候,首先想到的都是“教育”,都是新世紀一代新人的鑄造和培養。國外的未來學家斷言:“2l世紀的競爭,將是科技的競爭、人才的競爭、教育的競爭。”中國的世紀偉人鄧小平也說:“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這種對教育事業的共同情結,迫使人們要彼此有更多的溝通,更多的了解,更多的交流,以期各展所長,取長補短,推動各自的事業不斷向前發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往來穿梭於世界各地,就是這種世界性的共同心態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