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國歷來以“禮儀之邦”著稱於世界。所謂禮儀,就是人們在生活、生產、社會交際等各種活動中所遵循的社會規則和道德規範。這些規則規範需要一定的禮節和形式來表現。這種種禮節規範累月經年,日益擴散,漸漸沿襲成為人們普遍認可並依照實行的社會風俗,又稱之為禮俗。幾千年來,中華民族隨著社會的發展
,各種禮俗不斷產生、發展、演化、變革,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深入到社會各階層、各方面的文化模式。了解古代禮俗不僅有助於研究古代社會狀況,而且對於移風易俗,建設中國當代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也具有現實意義。
對文化層次較高的成年讀者以至專家來說,個人的專業知識總歸有限,本叢書對於成年人也不失為一種高位的,可信賴的文化知識讀物。
本叢書的前身有110個專題,涉及歷史文化的各個方面,商務印書館、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山東教育出版社聯合出版。現由編委會對類目重新加以調整,確定了考古、史地、思想、文化、教育、科技、軍事、經濟、文藝、體育十個門類,共100餘個專題,由商務印書館獨家出版。每個專題也由原先的五萬多字擴大為八萬字左右,內容更為豐富,敘述較前詳備。
簡介
我國古代的文學作品,滲透著古代的社會生活和古人的思想觀念,要想深刻理解這些作品,也需要董得一些古代文化知識,包括禮儀知識;創作、演出或拍攝歷史題材的戲劇影視,這可以說是古代社會生活的再現,要想準確地再現歷史,更需要熟悉古代文化知識。
為了有根有據、令人信服地介紹古代的禮儀習俗,必須引用古代資料。考慮到讀者閱讀古書的能力不同,對引文作了不同的處理:淺顯易懂的,徑引原文,個別地方不易,隨文略加注釋;文字比較艱深的,或加翻譯,或引後複述大意。總之,希望能適應更多讀者的需要。
目錄
前言
(一)禮、儀和習俗
(二)古代的禮儀
一、吉禮
1.祭祀神祇的禮儀
2.祭祀祖先的禮儀
二、嘉禮
1.冠禮
2.饗禮和燕禮
3.鄉飲酒禮
4.射禮和投壺之禮
5.朝禮
三、賓禮
1.朝覲
2.聘問
3.巡守
4.盟誓
5.藩國使臣朝聘
四、軍禮
1.講武和大閱
2.田獵
3.征戰
五、凶禮
六、古代的婚姻禮俗
1.古代的婚姻制度
2.先秦的婚禮
3.後代婚禮的演變
七、古代的喪葬禮俗
1.喪禮
2.葬俗
3.喪服
4.居喪
(一)古代日常生活的禮俗
一、飲食之俗
二、坐立行走之俗
三、跪拜之俗
四、相見執贄之俗
(四)古代的禁忌習俗
一、鬼魂禁忌
二、歲時禁忌
三、自然物禁忌
四、血的禁忌
五、名字的禁忌
六、語言的禁忌
(五)古代的節日習俗
內容簡介
《中國古代禮俗》中國歷來以禮儀之邦著稱於世界,所謂禮儀,就是人們在生活,生產,社會交際等各種活動中所遵守的社會規則和道德規範,這些規範需要成為人們一定的禮節和形式來表現,這種種禮節規範累月經年,日益擴散,漸漸沿襲成為人們普遍認可並依照實行的社會風俗——社俗。
作者簡介
王煒民,男,漢族,1953年生,河北涿鹿人。1982年畢業於北京師範人學歷史學系,現為包頭師範學院歷史文化與管理學院院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兼任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常務理事、內蒙古社科聯學術委員會委員等。曾獲得內蒙古自治區高等學校教學名師、包頭市勞動模範等榮譽。歷年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及各級科研項目多項,出版《中華文明簡史》、《中華文明概論》、《中國禮儀文化》等著作十餘種,在《歷史文獻研究》、《北京師範大學學報》、《浙江學刊》、《江漢論壇》等報刊發表文章數十篇,多種論著被轉載、摘引,並獲獎。
圖書目錄
引言
第一章 中國禮俗的源流
一禮俗的起源
二禮俗的形成
三禮俗的發展和演變
第二章 育子禮俗
一報喜
二洗三朝
三做滿月
四命名
五抓周
六家教
七拜師
第三章 成年禮俗
一冠禮
二笄禮
第四章 婚姻禮俗
一婚姻形態的演變
二婚儀六禮
三其他婚儀
第五章 日常禮俗
一宮室座次
二坐立行走
三衣冠服飾
四飲酒進食
五稱謂避諱
六尊老養老
第六章 社交禮俗
一跪拜禮
二士相見禮
三送禮與名帖
四生日與祝壽
五結拜與連宗
第七章 節慶禮俗
一春節
二立春
三元宵節
四寒食與清明節
五端午節與夏至節
六中秋節
七重陽節
八冬至
第八章 盟誓禮俗
第九章 喪葬禮俗
一喪葬禮儀
二喪葬方式
三墳墓與陵寢
四居喪與祭祖
第十章 祭祀禮俗
一封禪與郊祀
二社稷祭
三宗廟祭
四祓禊祭
五臘祭
六灶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