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
最原始的灶是在土地上挖成的土坑,直接在土坑內或再於其上懸掛其他器具進行烹飪。這種灶坑在新石器時代廣為流行,並發展為後世的用土或磚壘砌成的不可移動的灶,至今仍在廣大農村普遍使用。新石器時代中期發明了可移動的單體陶灶,為商周秦漢各代所繼承,並發展出了銅或鐵鑄成的爐灶,較小的可移動灶稱為灶或镟,實際就是爐。進入秦漢以後,絕大多數炊具必須與灶相結合才能進行烹飪活動,灶因此成為烹飪活動的中心。
鼎
新石器時代的鼎均為圓形陶質,是當時主要的炊具之一。商周時期盛行青銅鼎,有圓形三足,也有方形四足。因功能的不同,又有 鑊(音獲)鼎、 升鼎等多種專稱,主要是用來煮肉和調和五味的。青銅鼎多在禮儀場合使用,進而成為國家政權的象徵,而日常生活所用主要還是陶鼎。秦漢時期,鼎作為炊具的意義已大為減弱,演化成標示身份的隨葬品。秦漢以後,鼎變為香爐,完全退出了飲食領域。有關鼎的許多典故說明了鼎在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現代語彙中,鼎仍是較為活躍的字根。
鬲(音利)
鬲產生於新石器時代晚期,至戰國時已漸趨消亡,故秦以後的文獻中此字已很少見。陶鬲是炊具,青銅鬲則同時也作為祭祀用的禮器而存在於夏商周時期。
甑(音增)
甑就是底面有孔的深腹盆,是用來蒸飯的器皿,它的鏤孔底面相當於一面箅子。甑只有和鬲、鼎、釜等炊具組合起來才能使用,相當於現在的蒸鍋。自新石器時代晚期產生後,甑便綿延不絕,今天的廚房中仍能見到它的遺風。
釜
古代寫作鬴,實際就是圜底的鍋。它產生於新石器時代中期,商周時期有銅釜,秦漢以後則有鐵釜,帶耳的鐵釜或銅釜叫 鍪(音謀)。釜單獨使用時,需懸掛起來在底下燒火,大多數情況下,釜是放置在灶上使用。"釜底抽薪"一詞,已表明了它作為炊具的用途。
甗(音眼)
這是一種複合炊具,上部是甑下部是鬲或釜,下部燒水煮湯,上部蒸乾食。陶甗產生於新石器時代晚期,商周時期有青銅甗,秦漢之際有鐵甗,東漢之後,甗基本消亡,所以現代漢語中沒有相關的語彙,東周之前的甗無論是陶還是銅,多是上下連為一體的,東周及秦漢則流行由兩件單體器物扣合而成的甗。鬲、鼎與甑相合的甗可直接用於炊事,而釜、甑相合而成的甗仍需與灶相配才能使用。漢代有時徑直將甗稱為甑。
鬹(音規)
將鬲的上部加長並做出流,一側再安裝上把手就成了鬹,這是中國古代炊具中個性最為鮮明獨特的一種,只流行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和山東龍山文化,其他地域罕有發現,同鬲一樣,鬹也是利用空袋足盛裝流質食物而烹煮的,但它因有可以外泄的流和鋬而顯得功能更齊全。
斝(音甲)
外形似鬲而腹與足分離明顯。陶斝產生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當時也是空足炊具之一。進入夏商周時期的斝變為三條實足,且多青銅製成,但已是酒具而不是炊具了,作為炊具的陶斝只存在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幾百年間,作為酒具的斝則盛行於商周兩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