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全國高等師範院校教材·中國古代文學教程(上)(第2版)》全書系統地講授從先秦至近代中國文學史,介紹各種文學樣式、文學現象、文學流派、文學承傳,對各時代重要作家作品,進行了分析評價。《全國高等師範院校教材·中國古代文學教程(上)(第2版)》分上、下兩冊,另有《中國古代文學教程作品選》上、中、下三冊,與之配套。
《全國高等師範院校教材·中國古代文學教程(上)(第2版)》是國家教委統編的高等師範院校教材,執筆者均是有多年教學經驗的教授,主審是國家教委聘請的北京大學中文系袁行霈教授。全書系統地講授從先秦至近代中國文學史,介紹各種文學樣式、文學現象、文學流派、文學承傳,對各時代重要作家作品,有精要的分析評價。全書脈絡清晰,觀點穩妥,史料翔實,吸納了學術界新的科研成果。出版20年來,連續21次印刷,流傳甚廣,深受廣大讀者喜愛。《全國高等師範院校教材·中國古代文學教程(上)(第2版)》體系完整、論述準確、文字簡約、實用性強,1992年曾獲國家第二屆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優秀獎。三次修訂,匡謬補遺,該書更加完善。
《全國高等師範院校教材·中國古代文學教程(上)(第2版)》分上、下兩冊,另有《中國古代文學教程作品選》上、中、下三冊,與之配套。
目錄
第一遍 先秦文學
概說
第一章 原始詩歌和神話
第一節 文學藝術的起源和原始歌謠
第二節 神話傳說
第二章 《詩經》
第一節 《詩經》的編集、套用和流傳
第二節 《詩經》的思想內容
第三節 《詩經》的藝術成就
第四節 《詩經》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
第三章 歷史散文
第一節 歷史散文的產生和發展
第二節 《左傳》
第三節 《國語》
第四節 《戰國策》
第四章 諸子散文
第一節 諸子散文的產生和發展
第二節 《論語》、《孟子》
第三節 《莊子》
第四節 《荀子》
第五節 《韓非子》
第五章 屈原和楚辭
第一節 屈原的生平和楚辭來源
第二節 屈原詩歌的思想內容
第三節 屈原詩歌的藝術成就
第四節 屈原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
第五節 宋玉
第六章 先秦寓言
第一節 先秦寓言的產生和發展
第二節 先秦寓言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
第二編 秦漢文學
概說
第一章 漢賦
第一節 賦的起源和體制特點
第二節 漢賦的發展和主要作家
第二章 秦漢散文
第一節 政論散文
第二節 記事散文
第三節 抒情議理散文
第三章 司馬遷和史傳文學
第一節 司馬遷的生平和史傳文學的產生
第二節 《史記》的思想內容
第三節 《史記》的藝術成就
第四節 《史記》對後世的影響
第五節 班固與《漢書》
第四章 漢代詩歌
第一節 漢代樂府民歌
第二節 丈人五言詩和古詩十九首
第三編 魏晉南北朝文學
概說
第一章 魏晉南北朝詩歌
第一節 三曹和建安詩歌
第二節 正始至永嘉詩歌
第三節 南北朝詩歌
第四節 南北朝樂府民歌
第二章 陶淵明
第一節 陶淵明的生平和思想
第二節 陶淵明詩歌的思想內容和風格特色
第三節 陶淵明的辭賦、散文
第四節 陶淵明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
第三章 魏晉南北朝辭賦
第一節 魏晉南北朝辭賦的發展
第二節 建安賦家
第三節 魏晉賦家
第四節 南北朝賦家
第四章 魏晉南北朝散文
第一節 魏晉南北朝散文的發展及其駢儷化傾向
第二節 建安散文家
第三節 魏晉散文家
第四節 南北朝散文家
第五章 魏晉南北朝小說
第一節 魏晉南北朝小說興盛的原因
第二節 志怪小說
第三節 軼事小說
第六章 魏晉南北朝文學理論
第一節 文學批評的興盛
第二節 劉勰和《文心雕龍》
第四編 隋唐五代文學
概說
第一章 隋及初唐詩歌
第一節 隋及唐初詩歌
第二節 "四傑"及"沈、宋"
第三節 陳子昂
第二章 盛唐詩歌
第一節 王維、孟浩然和山水田園詩派
第二節 高適、岑參和邊塞詩派
第三章 李白
第一節 李白的生平和思想
第二節 李白詩歌的思想內容
第三節 李白詩歌的藝術成就
第四節 李白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
第四章 杜甫
第一節 杜甫的生平和創作分期
第二節 杜甫詩歌的思想內容
第三節 杜甫詩歌的藝術成就
第四節 杜甫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
第五章 白居易和新樂府詩人
第一節 白居易的生平和詩歌理論
第二節 白居易的詩歌創作
第三節 其他新樂府詩人
第六章 中唐詩歌
第一節 中唐前期詩人
第二節 韓愈、孟郊
第三節 劉禹錫和柳宗元
第四節 李賀
第七章 晚唐詩歌
第一節 杜牧
第二節 李商隱
第三節 皮日休、聶夷中、杜荀鶴
第八章 唐代散文
第一節 唐代古文運動
第二節 韓愈散文
第三節 柳宗元散文
第四節 晚唐散文
第九章 唐代傳奇與變文
第一節 傳奇的產生和發展
第二節 傳奇的代表作品
第三節 傳奇的藝術成就和影響
第四節 唐代變文
第十章 唐五代詞
第一節 詞的起源和發展
第二節 晚唐詞
第三節 五代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