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於2008年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 會議共有中央委員202人、候補中央委員166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和有關方面負責同志、黨的十七大代表中從事農業農村工作的部分基層同志和研究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部分專家學者出席。 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會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胡錦濤作了重要講話。

會議背景

四大背景

2008年是改革開放30周年,要對30年的經驗進行總結,通過回顧過去展望未來。

黨的十七大在統籌城鄉發展的方略下,在農業和農村發展方面,提出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新格局、以農村為重點改善民生、依法改善農民的平等權利四大任務。

截止至2008年城鄉收入差距仍然在擴大,2007年全國城鄉收入比例是3.3:1,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還面臨著一系列新舊問題急需破解。

世界糧食漲價、國際金融危機和全球氣候變暖等,共同成為全球性的重要問題。

時代背景

破解農村發展現狀的需要。波瀾壯闊的中國改革事業,發端於農村。從“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到農民專業合作社,從“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單調生活到“農工商”全面發展“走出國門”,30年來,中國農村經歷了幾千年來發展變化最快的“改革開放”洗禮, 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自1978年的30年中,研究“三農問題”,一直是各級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應對當前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的需要。2008年,國際國內形勢愈來愈複雜。國際經濟環境風雲動盪,美國次貸危機所引發的全球金融動盪,是自十九世紀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猶如水銀瀉地,不停地攻城掠地,它必然對已全面參與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中國帶來比較大的影響。而中國經濟經過30年的高速增長,如今也面臨著轉變經濟發展的難題。

會議進程

2008年10月9日上午,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北京開始舉行。會議的主要議程是研究推進中國農村改革發展問題。

2008年10月12日,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聽取和討論了胡錦濤受中央政治局委託作的工作報告。

2008年10月12日,全會審議決定撤銷于幼軍中央委員會委員職務,確認中央政治局2008年9月5日作出的給予其留黨察看兩年處分。

2008年10月12日,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2008年10月12日,全會按照黨章規定,決定遞補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王新憲為中央委員會委員。

2008年10月12日,全會提出到2020年農村改革發展的基本目標任務。

會議結論

2008年10月19日頒布的《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指出:

農村改革

按照依法自願有償原則,允許農民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不得改變土地集體所有性質,不得改變土地用途,不得損害農民土地承包權益。

允許農村小型金融組織從金融機構融入資金,允許有條件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信用合作。

在土地利用規劃確定的城鎮建設用地範圍外,經批准占用農村集體土地建設非公益性項目,允許農民依法通過多種方式參與開發經營並保障農民合法權益。

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讓收益、耕地占用稅新增收入用於農業的比例。

要賦予農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現有土地承包關係要保持穩定並長久不變。

1.

按照依法自願有償原則,允許農民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不得改變土地集體所有性質,不得改變土地用途,不得損害農民土地承包權益。

2.

允許農村小型金融組織從金融機構融入資金,允許有條件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信用合作。

3.

在土地利用規劃確定的城鎮建設用地範圍外,經批准占用農村集體土地建設非公益性項目,允許農民依法通過多種方式參與開發經營並保障農民合法權益。

4.

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讓收益、耕地占用稅新增收入用於農業的比例。

5.

要賦予農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現有土地承包關係要保持穩定並長久不變。

城鄉一體

統籌城鄉社會管理,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放寬中小城市落戶條件,使在城鎮穩定就業和居住的農民有序轉變為城鎮居民。

繼續推進農村綜合改革,2012年基本完成鄉鎮機構改革任務,著力增強鄉鎮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

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關係廣大農民幸福安康,必須儘快惠及全體農民。促進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完善農村醫療救助制度。

擴大縣域發展自主權,增加對縣的一般性轉移支付、促進財力與事權相匹配,增強縣域經濟活力和實力。推進省直接管理縣(市)財政體制改革,優先將農業大縣納入改革範圍。

逐步實行城鄉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擴大農民在縣鄉人大代表中的比例,密切人大代表同農民的聯繫。

加強農民工權益保護,逐步實現農民工勞動報酬、子女就學、公共衛生、住房租購等與城鎮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重點加快發展農村中等職業教育並逐步實行免費。

1.

統籌城鄉社會管理,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放寬中小城市落戶條件,使在城鎮穩定就業和居住的農民有序轉變為城鎮居民。

2.

繼續推進農村綜合改革,2012年基本完成鄉鎮機構改革任務,著力增強鄉鎮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

3.

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關係廣大農民幸福安康,必須儘快惠及全體農民。促進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完善農村醫療救助制度。

4.

擴大縣域發展自主權,增加對縣的一般性轉移支付、促進財力與事權相匹配,增強縣域經濟活力和實力。推進省直接管理縣(市)財政體制改革,優先將農業大縣納入改革範圍。

5.

逐步實行城鄉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擴大農民在縣鄉人大代表中的比例,密切人大代表同農民的聯繫。

6.

加強農民工權益保護,逐步實現農民工勞動報酬、子女就學、公共衛生、住房租購等與城鎮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7.

重點加快發展農村中等職業教育並逐步實行免費。

金融改革

該檔案在第二部分《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重大原則》中明確提出了202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的農村改革發展基本目標。

在加快建立商業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結合的農村金融格局的同時,農村金融有望獲得更多財政和稅收政策支持,政策支持有望從針對涉農機構轉向針對涉農業務。

要採取靈活審慎的巨觀經濟政策,著力擴大中國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保持經濟穩定、金融穩定、資本市場穩定。

中國不斷推進的農村改革發展使農村初步形成了適合中國國情和社會生產力發展要求的農村經濟體制。

1.

該檔案在第二部分《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重大原則》中明確提出了202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的農村改革發展基本目標。

2.

在加快建立商業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結合的農村金融格局的同時,農村金融有望獲得更多財政和稅收政策支持,政策支持有望從針對涉農機構轉向針對涉農業務。

3.

要採取靈活審慎的巨觀經濟政策,著力擴大中國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保持經濟穩定、金融穩定、資本市場穩定。

4.

中國不斷推進的農村改革發展使農村初步形成了適合中國國情和社會生產力發展要求的農村經濟體制。

社會意義

到2020年,農村改革發展基本目標任務是:農村經濟體制更加健全,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基本建立;現代農業建設取得顯著進展,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明顯提高,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供給得到有效保障;農民人均純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消費水平大幅提升,絕對貧困現象基本消除;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進一步加強,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農民民主權利得到切實保障;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明顯推進,農村文化進一步繁榮,農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落實,農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農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更加健全,農村社會管理體系進一步完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業生產體系基本形成,農村人居和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

十七屆三中全會是對中國改革的紀念。中國的改革始於1978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2008年,十七屆三中全會再次掀起新一輪改革,依然發軔於農村,用這種方式紀念農村改革30周年,進一步推進未來中國農村改革發展。在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之際,出台《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為中國農民——為這些對推進農村改革發展、並為建立和完善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行了創造性探索的全國農民,獻出了一份厚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