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推薦
後記
2001年1月10日,江澤民總書記在全國宣傳部長會議上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以德治國”這一重要的治國方略。深刻領會、認真貫徹這一治國方略,對於我們更加自覺地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特別是社會主義道德體系,大力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質,具有極其深遠的歷史意義。2001年9月20日,黨中央頒發的《公民道德建設綱要》明確提出: “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與體現時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觀念相融合,成為我國公民道德建設發展的主流。”如此突出地強調傳統美德與體現時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觀念相結合,這不僅是我國公民道德建設不斷深化和拓展的重要體現,而且是形成與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顯著標誌,同時,也給我們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課題,即為了實施“以德治國”的治國方略和公民道德建設,必須高度重視傳統美德教育。
遵照中央領導關於“弘揚中國古代優良道德傳統和革命道德傳統,吸取人類一切優秀道德成就,努力創建人類先進的精神文明”、“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國傳統美德應進人大、中、國小的課堂”、組織力量“編寫出適合各級各類學校學生使用的教科書”的重要指示,邵陽學院(原邵陽師專)於1996年在全校開設了特設課程《中國傳統美德》,並編寫了講義。講義已多次在學校使用,深受學生歡迎。根據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的精神,從道德建設和學校人才培養目標出發,在我們編寫的原有講義和教學實踐的基礎上,編著了這本《中國傳統美德》,其目的是為了滿足各級各類學校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和人文素質教育的需要,並適應公民道德建設的需求。
本書遵循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的原則,用馬克思主義倫理學的原理,對“道德”、 “傳統道德”、“傳統美德”一些主要問題進行了比較全面的梳理和深入淺出
的論述,注意吸收學界有關研究的最新成果,最佳化本書的內容,使其具有較高的理論價值。理論研究是必要的,但理論必須指導實踐,研究中國傳統美德,是為了繼承和弘揚中國傳統美德,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和公民道德建設。基於這一認識,我們把發掘和揭示傳統美德在當代精神文明建設和公民道德建設中的現實價值,作為本書的歸宿點,著力探索傳統美德與社會主義道德的融合點,使傳統與現代接軌,讓傳統美德更好地為現實服務。
本書是按主編負責,分工編寫的原則寫成的。它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各章的作者依次是:
第一章 總 論:程凱華
第二章 修身美德:鄒琦新
第三章 齊家美德:馬萬輝
第四章 處世美德:鄒豪生
第五章 治國美德:傅治同
我們在編寫過程中,參考了國內專家的相關著述,吸取了他們的一些研究成果,我們已在本書所附的“主要參考書目”中一一列出;本書的出版得到了邵陽學院領導的熱情鼓勵,得到了長江文藝出版社負責同志和責編的大力支持。在此,我們謹向有關各方表示衷心的謝意。
由於我們的思想水平和業務能力有限,資料缺乏,本書的錯漏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著者
2002年8月18日於邵陽學院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總 論
第一節 關於道德的幾個問題
一、道德的含義和本質
二、道德的獨特性
三、道德的功能和社會作用
第二節 關於中國傳統道德的幾個問題
一、傳統道德的範疇內容
二、傳統道德的基本特徵
三、傳統道德的批判繼承
第三節 關於中國傳統美德的幾個問題
一、傳統美德的主要內容
二、傳統美德的現實價值
三、繼承和弘揚傳統美德
第二章 修身美德
第一節 立志高遠 自強不息
一、人貴立志
二、志存高遠
三、勵志自強
第二節 勤學好問 尊師重道
一、好學求知
二、苦讀善學
三、貴師重傅
第三節 知恥自重 慎獨自省
一、自知者明
二、慎獨者貴
三、改過者新
第四節 躬行踐履 務實求真
一、慎言力行
二、知行統一
三、實事求是
第五節 堅守氣節 注重人格
一、成仁取義
二、威武不屈
三、窮達皆善
第三章 齊家美德
第四章 處世美德
第五章 治國美德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圖書文摘
14. 秉公執法的奉公精神。這是我國古代官吏遵循的道德規範,被視為治國之美德。中國古代雖說以人治為主,但也重視法治。各朝不斷地制定和完善法律條令,對穩定社會起了一定作用。由於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各級官吏在執法中有很大隨意性,法律的執行情況往往決定於官吏的道德素質,即廉吏還是貪吏。所以就產生了約束官吏行為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奉公守法、循法而行;秉公執法、執法如山。一方面官吏要克己奉公,以身作則,嚴守國家法紀;另一方面,作為執法者必須公正無私、剛正不阿、賞罰得當。在審理案件時必須依法行事,不畏權勢,不論親疏,不因私人利益、私人感情和親人關係違背國法,袒護親友。史書中記載了許多清官廉士不私親族、不受私情、不記私仇,不以私事害公義的事跡。例如,子文執法不私親、叔向斷獄不隱親、石硝大義滅親、包公鐵面無私、海瑞為民請命等等,歷來為人所稱道,被作為執法者的道德楷模。在賞罰中嚴格按法律辦事,也是取信於民的一種手段。諸葛亮對有功者“雖仇必賞”,對犯法者“雖親必罰”,狄仁傑與唐高宗爭辯,堅持依法定罪,這些都體現了維護法律,依法行事的傳統美德。現代社會是法治社會,更要強調執法的嚴肅性,發揚奉公守法、秉公執法的優秀傳統。
15.清正廉明的清廉精神。這也是我國占代官吏的道德規範,被視為“國之大維”,“為政之本”,“為官之寶”。我國古代政德(官德)的內容十分豐富,最主要的就是提倡“清正廉
明”。這“清正廉明”,核心是一個“廉”字。“廉”是“清”、“正”、“明”的先決條件。什麼叫“廉”?古人關於“廉”的概念有種種說法,大致有如下幾種含義:一是指“清廉”。《廣雅·釋詁》曰:“廉,清也”,此“清”與“濁”相對立,《周禮·小宰》註:“廉,清不濫濁也”,這就要求作官之人潔身自好,一身清白,兩袖清風,不謀私利。二是指“公正”。《晏子春秋·內篇·雜上》載:“廉之為公正”,此公正與偏私相對立,就是要求為官之人辦事公道,秉公執法,剛正不阿,不殉私情;三是指“不苟取,不妄得”。 《孟子·離婁上》:“可以取,可以不取,取傷廉。”漢代劉向曰:“廉士不妄取。”這是要求為官之人要堅持以義制利,不取不義之財;四是指“節儉”。《辭源》注曰;“廉,猶儉也。”明代清官海瑞曰:“公以生其明,儉以養其廉。”這就要求為官之人儉以律己,以防走上不廉之路。五是把“廉”看作高尚的道德情操或理想人格。《左傳·襄公十五年》載:“宋人或得玉,獻諸子罕,子罕不受。獻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為寶也,故敢獻之’。子罕曰:‘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這裡記載的子罕“以不貪為寶”,正是對廉德的歌頌,表明了子罕追求的是高尚的理想人格。我國古代要求官吏清正廉明,這到今天仍沒有過時。當前,我們黨領導的反腐倡廉、反貪拒賄的鬥爭,其目的就是在於加強廉政建設,轉變黨風、官風,進而最佳化民風。因此,我們說清正廉明,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且在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中仍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眾所周知,觀察和考核一個人是否志篤志堅,不令要看其口頭的表白和書面的宣言,更要看其在緊要關頭是否堅貞不屈和在一生中是否堅持不懈。因為實踐既是檢驗理論是否正確的惟一標準,也是檢驗意志是否堅韌的惟一標準。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對於這段名言,我們如果不從被動承受來認識,而從主動承擔來理解,那么就可以看作志士仁人自覺提升精神品德的警句。一個人假若立下承擔時代賦予重任之大志,就應
該痛下決心,苦練本領,忍飢受寒、直面貧困,即使所作所為都遇到艱難險阻,也要視為淨化心靈、砥礪性情和增強能力的重要方法。古聖先賢們為我們樹立了無數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的崇高榜樣,是中華民族極為寶貴的精神遺產。且不說早在神話傳說時代出現的“精衛填海”、“夸父逐日”、“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等故事,就說孔子的一生經歷也是明證。他為了宣傳自己的學說,實踐自己的主張,一生奔走於列國之間。雖然曾經畏於匡、厄於陳、困於蔡,屢遭排擠打擊,迭遇誤解嫉恨,在當時無法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但仍“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論語·述而》),終於成為儒家的始祖。他創立的儒學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萃和主體,至今不但在華夏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且對世界文明的發展也產生了
極為深遠的影響。孔子本人亦被歷代尊之為聖人。
中國的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之中積澱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雖然這應該主要歸功於廣大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和艱苦奮鬥,但是我們也不能忽略歷史上的明君賢相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和特定的社會環境中,所創建的豐功偉績,所體現的高風亮節。他們勵志圖強、篤志上進等方面的美言佳行,也是我們應該學習的重要內容。春秋末期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志氣和行為,就一直是中華民族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精神的象徵。吳越相爭,越敗國亡,勾踐被虜至吳都會稽成為夫差的馬佚。但他決心復仇,立志復國。在吳忍辱負重,韜光養晦,為奴三年,直至被赦。“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曰:‘汝忘會稽之恥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織,食不加肉,衣不重彩,折節下賢人,厚遇賓客,振貧吊死,與百姓同勞。”(《史記·越王勾踐世家》)在大臣范蠡、文種等的輔佐之下,經過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於轉弱為強,滅吳稱霸。歷代詩詞曲賦多有歌詠,小說戲劇也常搬演,是中華民族家喻戶曉的傳統故事之一。三國時期的蜀漢丞相諸葛亮也是中華民族盡人皆知的一代名臣。他年輕時雖隱居隆中,但自比管樂,刻苦攻讀,留心世事。一旦出山,就使兵微將寡,又無立足之地的劉備占有荊、益兩州,三分天下。主政期間,勵精圖治,賞罰分明,推行屯田政策,改善民族關係,發展了當地的經濟文化。他立志尊劉復漢,統一中國,雖因劉備、關羽等違反了他聯吳抗魏策略,先失荊州,後敗夷陵,國力受損,致使其五伐中原,力不從心,病死軍中,留下終身遺憾。但他那為實現宏誓大願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出師表》)的精神,流芳百世。
節儉,指的是對物質財富和勞動成果的珍惜、愛護和節約,要求人們做到不奢侈、不浪費,物盡其利,財盡其用。
華夏自古重節儉。首先,古人認為節儉是修身、持家、治國的法寶。古人向來把節儉和勤勞聯繫在一起,稱之為勤儉,認為“不勤不儉,無以為上人也。”(王通《中說》,在古人看來,萬物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破壞自然資源,浪費勞動成果,就是損害人類本身的一種惡行。《尚書·武成》記載周武王討伐商紂王時指出,商紂王“暴殄天物,害虐燕民”,是天下的大惡人。“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左傳·莊公二十四年》,節儉是一切美德的基礎,奢侈則是最大的過錯。強調了節儉對個人品德修養的重要性。春秋時期重視禮,孔子在《論語》中談到禮的地方達數十次。孔子所提倡的禮,重在人的道德完善,而不在於表面的繁瑣形式。他說:“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論語·予罕》)依照古代禮制,男子一到二十歲便舉行加冠的儀式,叫“冠禮”。麻冕,用麻製成的行冠禮戴的禮帽。純,黑色的絲。績麻做禮帽,按照規定要用二千四百根經線,麻質較粗,必須織得非常細密,很費工,若用絲,絲質細,容易織成。因此,孔子說:“禮帽用麻料織,這是合乎傳統的禮的;今天大家都用絲料,這樣省儉些,我同意大家的做法。”在《論語·述而》中,孔子對節儉與奢侈的取捨態度表現得更加鮮明,他說:“奢而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寧固。”孔子的意思是說,奢侈豪華就顯得驕傲,節儉樸素就顯得寒傖,與其驕傲,不如寒傖。墨子特別注重“儉節”,他有一句名言,叫做“儉節則昌,淫佚則亡。”(《墨子·辭過》)意思是說,節儉才能生存發展,縱慾放蕩就會招致滅亡。墨子之所以主張“儉節”,是針對當時的社會弊端而發的。春秋戰國之際,統治者為了滿足自己奢侈腐化的生活,千方百計榨取勞動者的血汗。他們“厚作斂於百姓,暴奪民衣食之財”,“以為錦繡文彩靡曼之衣”、“以為美食芻豢蒸炙魚鱉”、“以為宮室台榭曲直之望。”(《墨子·辭過》)統治者的所作所為,使勞動人民“飢不得食,寒不得衣,勞不得息”,“民財不足,凍餓死者,不可勝數也。”(《墨子·節用》)為此,墨子呼喚“儉節”的社會風尚,提出“節用”的學說。墨子所謂的“節用”,指的是節制財用,不鋪張浪費。他從功利目的出發,主張在飲食、衣裘、兵甲、舟車、宮室、喪葬等方面,都應堅持“去無用之費”,只要達到功利目的就行,不應額外增加人民的負擔。在墨子看來,一切衣食住行若能本著“節用”的原則,就能達到“用財不費,民德(得)不勞,其興利多矣”(《墨子·節用》)的社會效果。墨子“節用”學說,對改變當時不良的社會風氣、培養人們節儉的美德,是有積極意義的。
諸葛亮在《誡子書》中寫道:“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春秋時期,晉國之卿趙簡子,乘坐的是破車瘦馬,穿的是老公羊皮裘,他的家臣勸他更換一下,簡子說:“吾非不知也。吾聞之,君子服美則益恭,細人服美則益倨;今我以自備,恐有細人之心也。”(劉向《說苑·反質》)強調了節儉對個人品德修養的重要意義。卞太后是魏武帝曹操的夫人、魏文帝曹丕的母親,她先後輔佐丈夫和兒子治理國家,處理政務,還把後官管理得井然有序,全國上下都稱她有“國母”的風範。卞太后生性喜愛節約儉樸,不崇尚華麗,經常穿著素布衣裙,上面沒有繡花滾邊,更沒有閃光的珍珠寶物點綴。她宮中的擺設用具更為簡潔樸實,都只是用黑漆塗上了事,根本不講究色彩的光異。有一次,曹操得了些用稀奇的珠石金玉雕刻而成的工藝品,愛不釋手,準備送件珍品給卞太后。面對流光溢彩,舒麗非常的藝術品,卞太后顯得很平靜,她微微一笑,選了件色澤、手藝都為中等的寶物。曹操很奇怪,便問道:“你的眼光歷來不錯,今天為什麼選一件並不算最好的寶物呢?”卞太后回答道:“從挑選東西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秉性,挑取最好的,顯出這個人貪婪的本性,選取最下等的便有些虛偽造作,所以我就拿了這箇中等的,況且我也確實喜歡它古樸中透著典雅的風格。”曹操聽後連連讚許。由於太后身體力行,清操厲儉,她娘家人也並不因為太后位高勢顯而奢侈揮霍,侍奉她左右的奴婢、臣下也懂得以儉為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