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理想國

中國人的理想國

理想境界與現實世界的差距,是一條亘古難填的鴻溝,多少哲人賢士為彌縫此一巨大缺憾,為抒發此一難伸積鬱,殫精竭思,立下了無數精彩言論。在人性論上,那是內蘊奧秘、外呈光明的完美。在人格上,那是德合天地、道濟天下的偉大。政治上,是天與人歸的合法權威,以及德治、法治與其他法理思想分歧的融通。社會上,是自由與和諧、仕與隱的兩難困境間的抉擇。經濟上,則為損有餘、補不足的均富目標。本書匯集了先賢關於理想境界的種種論說,對於每一個想了解中國思想的人來說,這都是不可或缺的知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幾千年來的中國思想史,正是中國思想家堅持理想,批導現實、轉化現實、提升現實的總記錄。不了解中國人的理想,也就無法了解其現實。

作者簡介

黃俊傑,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美國華盛頓大學歷史系博士。現任台灣大學共同教育中心特聘教授、台大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等。著作有《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2004)、《德川日本論語詮釋史論》(2006)、《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辯證》(2007)、《東亞儒學視域中的徐復觀及其思想》(2009)、《東亞文化交流中的儒家經典與理念:互動、轉化與融合》(2010)、Humanism in East Asian Confucian Contexts (2010)等書。

媒體推薦

著名學者楊天石推薦:由於政治環境的不同,所以多年來兩岸的中國歷史、文化的研究學者,在歷史觀、方法論、話語系統上有很大的不同。一段時期里,大陸學者在中國歷史、中國文化研究上有一個很突出的毛病,就是受庸俗社會學的影響太大,以至於中國歷史、中國文化在許多方面因這庸俗的社會學的影響搞得面目全非。這套“文化中國”叢書有別於大陸出版的若干同類書籍。而且雅俗共賞,達到了學術上的一種高明的境界。
林載爵:這一套“文化中國”叢書以119個題目全面性地討論了中國歷史與文化的各個層面,組合成一幅比較完整而豐富的中國文化。

圖書目錄

總序林載爵
導言黃俊傑
呈顯光明·蘊藏奧秘——中國思想中的人性論曾昭旭
德合天地·道濟天下——先秦儒道思想中的理想人格蔡明田
天與人歸——中國思想中政治權威合法性的觀念張端穗
使民無訟·朴作教刑——帝制中國的德治與法治思想盧建榮
追求完美的夢——儒家政治思想的烏托邦性格陳弱水
自由與和諧——個體自由與社會秩序蔡英文
仕與隱——傳統中國政治文化的兩極劉紀曜
損有餘·補不足——均富的理想方清河
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經濟思想中的管制與放任吳克
作者簡介

序言

總序 載爵
這一套“文化中國”叢書原來是以“中國文化新論”之名,於1982年10月在台灣由聯經出版公司出版,總共12冊,將近4000頁,約400萬字。這套叢書討論了10個主題,包括:文明的根源、思想、文學、科技、制度、經濟、學術、社會、藝術、宗教禮俗。以118個題目全面性的討論了中國歷史與文化的各個層面,組合成一幅比較完整而豐富的中國文化圖像。撰寫者一共96位,網羅了當時年齡約30到40歲的青年學者,反映了1970年代以來台灣年輕一代對中國文化的反省與思考,構成了中國文化再詮釋的新篇章。這些學者在三十年後的今天,幾乎都位居台灣學術界與文化界的重要位置,當年所發表的論點今天仍然具有新意,可以提供讀者了解中國文化的另一種視角。
我們當時的想法是,在受到西方文化長期的衝擊以及連帶對傳統文化進行無情的批判之後,好不容易終於體認到傳統與現代是連續性的整體,不可分割斷絕。因此,一部超越傳統的論述,適合於當時處境與需要,又有系統的中國文化史論著,顯得十分迫切。其次,中國文化在1970年代的華人世界需要重新被檢視,而台灣則是一個恰當的地方。台灣的學生從小接受中國文化的教育,在大學又接受了西方式的學術訓練,西方漢學家或台灣出身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並在美國任教的文史學者,不斷在台灣傳播新的觀念與思維,他們給台灣學生帶來了深刻的影響。到1970年代,這樣一批受到西方式現代教育薰陶,對傳統中國文化又有新見解的年輕學者已經在台灣出現,成為台灣學術界的一股新興力量,他們對中國傳統歷史與文化,自然有著不同的視野與不同的解釋。我們感覺到有必要將他們集合起來,總體呈現一個全然有別於過去的中國文化的新觀點與新解釋。
於是,《聯合報》的創辦人王惕吾先生以他所設立的“文化基金會”資助了這個龐大的出版計畫,目的就是要“提供一部豐富新穎、流暢可讀的中國文化史叢書”。撰述者之所以以年輕一代的學者為主,最重要的原因是,想借著這次機會呈現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三十年台灣文史教育的成果,並且深信年輕一代學者以其所吸收的西方知識、所接受的近代治學方法訓練,必能對傳統文化提出新的解釋觀點。
從歷史背景來看,1975年是台灣思想發展很重要的一年。這一年,林毓生教授首度返台任教,開啟了一批想要獲得更精密的思想方式的青年學生的視野。他在這一年的5月發表了一篇長文:《五四時代的激烈反傳統思想與中國自由主義的前途》,點燃了沉悶氣氛下青年學生重探狂飆年代的興趣,與領會思想問題的不同討論方式。同年年底,余英時教授發表了《清代思想史的一個新解釋》,文章中深入而前所未見的觀點,讓青年學生髮現思想的新世界,這個世界遼闊無邊,只要運用理智的思考與分析,加上一些想像力,便可展翅飛翔,一股思想史研究的熱潮開始出現。
隔年,1976年,余英時在《聯合報》副刊上陸續發表《君尊臣卑下的君權與相權》、《反智論與中國政治傳統》、《唐、宋、明三帝老子注中之治術發微》等文,為當時爭論不休的“專制”問題提出了中肯而又有說服力的解釋。9月,余英時將上述文章及其他論著結集為《歷史與思想》,由聯經出版,這是余英時在台灣出版的第一本著作,產生極為廣泛的影響。
不論林毓生或余英時,在討論問題時都不時引用當代西方學者的觀點,對台灣青年學生帶來極大的刺激。此後,翻譯現代思想名著成為幾家出版社的共同職志,知識青年在這方面所表現的求智渴望,是1970年代末期台灣文化界極為突出的現象,這是一個思想燃燒的年代。在這個年代中,知識青年一方面向西方看,一方面又回望中國傳統文化,企圖讓中國傳統文化在長期受到批判之後賦予新的解釋,這是一個奇妙的組合,“中國文化新論”就是這個組合的產物。
這套叢書的編撰過程也有其新穎之處。一般叢書的編撰,慣例上都是匯集單篇論文而成,這一次突破了舊有的方法,從開始就採取了以研究討論為基礎的共同參與方式。自叢書的主題、篇目,各篇間的相互關聯,以至各篇文章的論旨,都經過每冊作者討論後才決定。初稿完成時,也經過切磋、問難,然後,再次修改定稿。所以,這套叢書並非過去舊有形式的論文集,而是具有主題、結構的集體創作。
有關文化史的研究,不論通史式的概述或斷代式的專論,都不可避免的有其缺失。概述易省略其深奧與意涵,專論易疏忽其源流與發展。這套叢書則採取以問題為主的研究,完全根據問題的性質,或通貫而觀,或斷代而論。這種研究方式,保留了方法上的極大彈性,同時,也更容易彰顯問題本身的性質,提出更周全的解釋。以關於文學的兩冊為例,一冊從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歷史、人間情愛的關注、幻想與神話,到智與美的融合,一共設計了六項我們認為能夠充分表征中國文學傳統的主題,給予系統性的解說,並討論了文學的形式與意義、抒情精神與抒情傳統。另一冊則分別就詩經、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宋詩、詠懷、詠物、小說、戲劇等重要的文學類別加以論述。兩者配合,相信不但突破了舊有的文學史形式,而且更能深入了解中國文學史的內容。有關學術的一冊,問題的選定則側重每個時期的不同成就,從學術的萌芽到經學、註疏、理學、考據學,一一論列,以見學術的發展。關於制度與藝術的卷冊則又注重各個不同的部分或類別。制度的一冊里討論了皇帝、宰相、監察、選舉、考試、史官、地方行政、君主教育等官僚體系中的重要制度,並申述中國政治制度的特色與歷代政治改革的理想。關於藝術一冊的內容包括了美學思想、青銅、玉器、陶瓷、雕塑、書法、繪畫、文人生活工藝品、建築等重要部分。
這套叢書既然是以問題為主的研究,自然而然,提出了不少新的問題。這些問題的提出,一則反映了年輕一代學者的主要關心所在,一則想透過新問題表達新的解釋觀點。以關於思想的兩冊為例,討論了忠、孝、仁、禮、公、私、仕、隱、常、變等傳統思想中的重要觀念,並作了新的闡釋;同時也提出了理想人格、政治權威的合法性、德治與法治、儒家政治理想、法理依據、個體自由與社會秩序、均富理想、管制與放任、道德自主與社會約束、道德與政治、自然秩序與人文秩序、自然觀念等新問題,賦予傳統思想新的意義。借著嘗試提出新解釋,中國文化的重要特質更能顯現出來。
然而,新的解釋觀點並非憑空杜撰而來,在這一點上,這套叢書特彆強調廣泛利用前輩學者的傑出研究成果,以此為根基,再作進一步的發揮。因此,錢穆、蕭公權、李濟、徐復觀、牟宗三、楊聯陞、屈萬里、全漢昇、劉若愚、陳世驤、李劍農、趙岡、勞榦、張光直、余英時等等許多前輩學者的優異著作,都隨時被年輕一代的學者所徵引。這種現象除了說明前輩學者的研究成果受到年輕一代學者的絕對肯定與尊敬外,更表示了處於變動之中的中國近代學術生命,在台灣的一脈相傳,其意義自是無限深遠。
儘管當時兩岸隔絕,但各篇文章中,凡是論及根源,都運用了最新的地下考古材料來印證解說,根據最新的地下出土文物,分別從居址、器物、食糧、國家等方面,完整而清晰地描繪了八千年前開始的新石器時代文化的發展。我們對先民活動起居的情形、食米(小米、稻米)吃肉(以豬為主的家畜飼養)的文明、上古社會形態的變遷、國家組織的出現,也就有了比較清楚的了解。特別是提出“滿天星斗”的上古文明的多元發展史觀,更是開啟了對中國傳統文化多樣性的了解。其他諸如討論到地理環境、原始藝術、原始宗教、人文思想、天下觀念等問題的文章,也都能參證地下材料。
這套叢書自始即希望能涵蓋較為廣闊的文化活動層面。不可否認,近代歷史教育過於偏重政治史,這使得歷史教育的文化內涵,顯得極其貧乏。這套叢書除了具備廣為熟知的學術、思想、文學、藝術、制度之外,更包含了以往較受忽視的社會、經濟、科技、宗教、禮俗等層面。過去,對於中國科技史的了解,總是藉助於英國李約瑟或日本藪內清的著作,現在終於有了第一本與科技有關的專著,這也代表著年輕一代的科技史研究者踏出了一大步。在台灣,經濟史是當時的一門新興學問,年輕一代投入這項研究工作的,愈來愈多,相關經濟的這本便是這些研究者所展現的成績,分別從農業的自然環境、農業水利、新耕地的開發、土地分配、生產技術、商業、城市、貨幣信用、交通、海外貿易、財政稅務等十一個方面,建構一部經濟發展史。關於傳統宗教,也選擇了幾個重要的問題來討論。特別要一提的是風尚禮俗。近代以來,在對傳統進行批判時,禮俗必定首當其衝,自命新派者,即清末所謂的“文明人”,棄之如敝履。然而,這套叢書中關於禮俗的則本著學術研究的客觀立場,探討了祭祀之儀、婚喪之禮、長幼之倫、以及民間節慶、娛樂的文化意義,賦予這些傳統禮俗一個新的文化生命,納入中國文化的主流之中。
在簡述這套叢書的編撰過程與內容特色後,作為當年的執行編輯,我非常高興這套叢書在李安小姐的主持之下,以新的面目重新出版,期待書中的觀點能夠對讀者了解中國歷史文化有所助益。
2011年11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