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權年刊

中國人權年刊

《中國人權年刊》第一卷為中國歐盟人權學術網路專號,由我院人權資料中心主任黃列和愛爾蘭人權中心主任威廉·莎巴斯共同主編。

基本信息

介紹

中國 歐盟人權學術網路是由我國外交部和歐盟委員會主辦、我國和歐盟各15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參加、法學所和愛爾蘭人權中心共同領導的人權合作項目,其目的是通過人權學術活動進一步促進我國和歐盟在人權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目前該項目已開展一系列人權對話、研討、培訓和交流等活動。本卷主要內容為該網路論文集粹之第一集,分表達自由與大眾傳媒規制、防止酷刑和獲得正義的權利三個部分,集中介紹分析了不同經濟社會背景下,受不同法律思想、傳統影響的我國與歐盟各國在人權方面的理論和實踐,探討如何促進聯合國人權兩公約《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和《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的原則、標準在國家層面貫徹實施。此外,《中國人權年刊》還開設了國際人權項目與活動、人權博士論文和人權出版信息等專欄。
另一介紹
《中國人權年刊》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國際法研究中心與人權研究中心主辦的高水平的人權研究書刊,致力於刊登中外學者從法學、哲學、政治學、歷史學、社會學、國際關係學等角度對人權的理論、規定、實踐等各方面進行研究的最新成果。《年刊》旨在通過發表中外學者提交的論文、評論、活動介紹、書評與博士論文評介等,向國際社會展現我國學者在人權研究領域的成就與水平,加強中國和國際社會在人權領域的學術交流與對話。《年刊》每年出版一卷,以中英雙語同時出版。

中國人權年刊第一卷

書名:中國人權年刊(第一卷2003)
原價:78.00元
作者:網路指導委員 會編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8-1
ISBN:9787801902825
字數:606000
頁碼:509
版次:1

內容提要

本書介紹分析了不同政治、經濟、歷史、文化背景下,受不同法律思想和傳統影響的中國和歐盟各國在人權保護方面的制度、機制、理論和實踐,並通過交流與比較,探討如何促進聯合國兩公約的原則和標準在國家層面貫徹實施。本書在準確理解聯合國人權兩公約的規定,推動人權理論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促進多樣化的人權實踐途徑和手段,加強國際人權標準在國內層面的實施及與國內立法保持一致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學術價值。

封底文字

本卷為《中國人權年刊》創刊號。集中介紹分析不同經濟社會背景下,受不同法律思想和傳統影響的中國和歐盟各國在人權保護方面的理論和實踐,探討如何促進聯合國人權兩公約的原則和標準在國家層面貫徹實施。同時,還開設了國際人權項目與活動、人權博士論文和人權出版信息等專欄。該書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實踐意義,適合社會各界人士閱讀。

目錄

卷首語
本卷序一
本卷序二
中國一歐盟人權學術網路集粹(一)
中國一歐盟聯合國人權兩公約學術交流網路簡介
第一部分 表達自由(透明度)與大眾傳媒規制
研討會述要
透明度與大眾傳媒規制
信息自由:國際標準與比較最佳實踐
中國的言論自由及其限制——一個比較研究
不可分割權利的司法裁判性
中國政務公開的現狀與未來發展
大眾傳媒的透明度和管制對表達自由的限制:誹謗
第二部分 防止酷刑
研討會述要
中國反酷刑立法的現狀與走向
《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與人權事務委員會在反對酷刑方面的作用與貢獻
中國關於國家刑罰權的人權保護
酷刑的危害與防治
預防酷刑
論《禁止酷刑公約》在中國的實施
適用於犯人的申訴機制和相關的保障措施
酷刑受害者的獲得賠償權
酷刑的防治:申訴機制和對被指控實施酷刑者的
調查和起訴
第三部分 獲得司法正義的權利
研討會述要
獲得正義的權利
獲得司法正義的權利——邁向國際標準
中國的勞動教養制度及其改革
法律援助問題:體制比較
略論中國刑事羈押的司法控制
法律援助——模式與機制
中國關於法律援助的立法及實施情況
替代性糾紛解決機制在中國的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
奧地利的法律信息公開制度
人權項目與活動
 中國與丹麥關於被關押人權利保護和死刑問題合作研究
反對針對婦女的家庭暴力項目
中國人權教育法律制度研究
人權博士論文
論人權的哲學基礎——以生命權為例l
網路空間的表達自由研究
論國家在《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國際公約》下義務的不對稱性
根據國際人權法對中國司法獨立的評估
人權出版信息
 《民權公約評註》(中文版)和《經濟、社會和文化的權利》(中文版)

中國人權年刊第二卷

書名:中國人權年刊(第2卷2004中國-歐盟人權學術網路專號)
ISBN:780230078
作者:網路指導委員會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定價:78
頁數:704
出版日期:2006-6-1
版次:
開本:26cm
包裝:平裝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中國-歐盟人權學術網路”出版的“中國-歐盟聯合國人權兩公約學術交流網路集粹”專號的第二輯。本卷包括的論文選自在“中國一歐盟人權對話”的框架之內舉行的三次會議。這些收入的論文分別涉及了公民社會、市場經濟與結社自由的一般理論問題,政治與宗教結社的法律問題,結社自由在中國的現狀與問題,以及非政府組織作為結社的一種形式與結社自由等人權的關係諸領域。

目錄

卷首語

中國-歐盟聯合國人權兩公約學術交流網路簡介
第一部分結社自由
研討會概要
市民社會與結社自由的若干問題
人權非政府組織在促進國際人權法中的作用之評析
中國婦女非政府組織評述
政治和宗教的結社
中國大陸地區的政治社團制度
與非政府組織的功能與發展相關的法律問題
中國對結社自由的司法保護與界限:以工會法新增加
司法保護條款為討論線索
對政治性和宗教性社團禁止
關於宗教組織參與市場的初步分析
市民社會與市場經濟
第二部分少數人權利保護
研討會述要
關於國際人權法中的少數人的概念
少數人權利:特殊措施和積極行動
《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與中國國內立法
一一少數民族的權利保護問題
國際法上的少數人保護比較研究
現代化與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發展及保護芻議
一一以納西族、獨龍族為例
少數人保護過程中的選擇與問題
中國少數民族選舉制度
《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中的少數人權利和土著人權利
歐洲理事會對國家的少數群體權利的保護
《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和《歐洲人權公約》有關少數人權利的案例法
第三部分非政府組織的能力建設及對人權的司法保障
研討會述要
公益性組織在行政公益訴訟中的作用
司法中的專業標準:國際“最佳方法”
論社會弱勢群體的司法保護
公民社會的面貌和功能
非政府組織的國際法律地位與人權
與公民社會組織的合作夥伴關係
公民刑事訴訟權利的法律保障
社團主義與民主:關於丹麥國家和公民社會的思考
論公正審判權與中國司法改革
人權的司法保護使用法庭一司法審訊的權利

中國人權年刊第三卷

書名:中國人權年刊(第三卷2005)
ISBN:780230497
作者:網路指導委員會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定價:88
頁數:722
出版日期:2007-3-1
版次: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

《中國人權年刊(第3卷 2005):中國-歐盟人權學術網路專號》為“中國——歐洲的視角探討了健康權與社會保障權、加強辯護權、公司的社會責任和性別與法律等方面的人權問題。《中國人權年刊(第3卷 2005):中國-歐盟人權學術網路專號》對讀者了解中國人權現狀和人權研究最新進展以及歐洲相關理論和經驗,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目錄

卷首語

中國一歐盟聯合國人權兩公約學術交流網路簡介
第一部分 健康權、社會保障權
維護健康權:政府的義務
平等待遇與社會保障
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與發展
監獄系統內的醫務工作者及其在保護健康權和其他人權方面所起的作用
中國社會保障的司法救濟
生物倫理與人權:設定人類基因工程的全球標準所面臨的挑戰
健康權的標準及其實現條件
健康權的國際標準與非歧視原則
消除貧困與社會保障制度
愛滋病毒攜帶者與愛滋病患者的法律問題
第二部分 加強辯護權、公司的社會責任中國刑事辯護本體省思
實質性審判與律師辯護的獨立性
審前程式中的辯護權——對《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和《歐洲人權公約》的考察 我國刑事辯護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獲得法律援助的權利:確保所有人獲得公正的權利
公司社會責任幾個基本理論問題的再認識
商業與人權保護
公司、人權與公益訴訟:建立一種制度性底線秩序
企業的責任:填補國際法的空白
論企業社會責任的法律性質
跨國公司與經濟和社會權利的實現
第三部分 性別與法
婦女人身權的保障
實質性的平等和非歧視法律
《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及其適用
婦女人權納入人權領域的歷史進程
中國婦女參政的現狀與法律保障
享有“公正和良好”的工作條件的權利:有關消除工作場所性騷擾的方法的探討 社會性別與婦女人權問題——兼論社會性別的法律分析方法
歐盟新成員國關於性別平等的法律改革之得失
中國婦女的受教育權:實踐與反思
教育權、參政權和平等與非歧視原則

中國人權年刊第四卷

【外文書名】 CHINESE YEARBOOK OF HUMAN RIGHTS

中國人權年刊第四卷中國人權年刊第四卷
【作 者】 孫世彥、畢小青 主編
【書 號】 978-7-5004-6891-2
【分 類 號】 D
【出 版 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策劃編輯】 任明
【責任編輯】 宮京蕾
【出版年份】 2008
【出版月份】 6
【版 次】 1
【開 本】 1/16開
【字 數】 231千字
【印 張】 13.25
【頁 數】 199
【裝 幀】 平裝
【定 價】 ¥30.00內容簡介

《中國人權年刊》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國際法研究中心和人權研究中心主辦的專門性人權研究學刊,以中英雙語同時出版,刊登中外學者從法學、哲學、政治學、歷史學、社會學、國際關係學等角度對人權的理論、規定、實踐等各方面進行研究的最新成果。本刊為《中國人權年刊》第四卷,共收入論文11篇,分別涉及社會經濟權利的可訴性,中國對《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的批准、法治和人權、”輕罪”與人權、酷刑的界定、國際組織的人權責任、人權的司法保障、死刑問題、人權教育等方面。

目錄

卷首語
本卷序
論文

社會經濟權利可訴性理論之批判與申辯
實現經濟和社會權利可訴性——一種中國的視角
批准《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兩種思考進路——關於法治與人權價值次序的選擇標準
對法治和人權發展的本土規範基礎的評估:中國的例子
“輕罪”之法價值向與人身權利保護
酷刑及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處罰——幾個概念的界定問題
國際組織對一國(執政)代理的後果:讓聯合國駐
科索沃特派團與北約組織駐科索沃安全部隊對科
索沃發生的侵犯人權負責?
論人權的司法保障
介紹與評論
有關中國死刑問題的國際合作:策略和挑戰
人權教育、人權教學和人權教材
書評
兒童權利研究的新進展——評《兒童權利論
附書摘
 社會經濟權利可訴性理論之批判與申辯
一 社會經濟權利是否為法律權利
這是社會經濟權利是否具有可訴性的前提之一。不可訴理論否認社會經濟權利的法律權利性質,甚至否認其人權地位,進而否定其可訴性。英國哲學家與政治科學家克蘭斯頓(Cranston)以人權的道德性程度和人權的四個要求為人權標準,得出社會經濟權利不是人權的結論。荷蘭學者維爾達格(Vierdag)通過對權利的概念及《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國際公約》(下文簡稱為《經社文公約》)中權利的分析,非常遺憾地指出,該公約使用“權利”的標題用詞是不當的,因為社會經濟權利是與傳統國際法和實踐中的個人權利概念不同的一類權利,常在道德和政治意義上使用,不能視為國際法中真正的權利。因而不可訴論者認為,儘管社會經濟權利作為一種道德或政治理想是值得稱讚的,從道德或政治角度看它們在國家政策制定中也發揮重要作用,它們還是不能像公民和政治權利那樣構成具有強制力的法律權利。即使承認社會經濟權利是法律權利,也只在這樣的層面上承認:它們“促成自治個人的形成,使其能夠在市場經濟中平等競爭”。
很明顯,不可訴理論通過否定社會經濟權利的法律屬性進而否定其可訴性。該理論源於近代自由主義權利觀盛行的時代:民族國家的興起,以及其伴隨物——個人、市民的興起,長期界定他們社會關係的家庭、階級和地位的紐帶被掙斷,原子似的個人出現了。自由主義權利觀認為,權利是免於國家干預的自由,權利的實現只要求國家履行消極不作為義務即可,反對國家採取任何積極行動。因而將權利等同於公民和政治權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