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族概念]

中國人[民族概念]
中國人[民族概念]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中國人,又稱中華兒女、炎黃子孫、龍的傳人等。“中國人”具有多個涵義,具有國籍屬性稱呼,也有廣泛概念上之稱呼,甚至在各種場合或立場上也都有不同的認定。除了客觀的界定外,通常其本人與周圍社會的認同(價值觀因素)也占著相當重要的一環。現在指一切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和國籍的人。以“宗族”概念界定:華裔(祖先來自中國華人,具有中國血統的華人,不論是否經過混血或來自中國的祖先是多少代以前)。華裔並不一定擁有中國國籍,早期海外華人多數保留中國國籍,今天多數海外華裔通常已取得居住國國籍,一般只認同自己是華裔而不是中國人。

基本信息

辨析

中國名人中國名人

一般來說,華人(Ethnic Chinese)主

要是從種族方面來講,中國人(citizen of China)主要是從國籍上來區分,這兩個意涵不太一樣。

華人(新聞報導) = 有中國血統的外籍華人。一般見於新聞對外報導,多是對外國事物。

華人(種族)= 漢人和部分少數民族血統的人,包括國內外。

中國人(血統加國籍)= 為通常理解,尤其在台海問題上,此時中國民眾堅信台灣地區民眾必是中國人(此時又偏向血統文化)。

中國人(國籍) = 有中國國籍的人,無論血統,此為官方定義教科書說法。但是通常難以被中國民眾接受,比如有中國國籍的黑人不太可能被稱為中國人。

當今世界大多數國家都能區分種族和國籍的不同意義,所以對於華人一詞的在使用時很少有爭議。對於中國人一詞在使用時牽扯到政治問題:兩岸問題(“一個中國”、“一中各表”、“兩個中國”、“特殊兩國論”、“一中一台”),東南亞華人問題,其它國家的移民的融入和國家認同問題等,所以爭議比較大。

中國內地

姚明姚明

部分內地的民眾一般將生活在世界各地的華人理解為中國人,因為其祖先源自中國,及其本身有漢族血統。少數港澳同樣習慣稱具華裔血統或內地移民者為中國人。

一般來說,在東南亞以及世界各地具有華人血統或血緣的人,通常稱為“華人”。“華人”另一定義則包含內地及港澳人士、台灣人及海外華人。例如新加坡華人、馬來西亞華人及印尼華人,美籍華人。

中國香港

香港人口以華人為主,占香港人口接近95%,由於大部分香港人原籍廣東的珠江三角洲,故中華文化一直在香港占有主導地位,對中國人這一身份也非常認同。如香港長期以來把具有中華文化特色的傳統節日列為假日,也深深影響了內地,中國內地於2009年起把部分中國特色節日列為國家統一的法定假日。但接受了英國150多年來的殖民統治,英國人給予港人英國屬土公民的特殊身份,亦令當時不少港人自認是英國人。

立於香港星光大道的李小龍塑像立於香港星光大道的李小龍塑像

自1997年香港回歸後,港府推行國民教育(例如推動學校增設“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又在電視台新聞開始播放前先播放國歌)以期提高市民對中國的歸屬感和身份認同感。在2008年的身份認同調查中,選擇“中國人”的有39%,較2007年同類調查上升了12%;而選擇“香港人”的則有18%,下跌了5%,其中一個原因是中國申辦北京奧運成功,香港人對國家的成就感到驕傲。另外大部份受訪者都同時認同自己既是“中國人”又是“香港人”。該調查同時就香港市民的身份認同感進行單項測試,受訪巿民對“香港人”及“中國人”的認同感分別為7.80及8.02。

然而自2008年以後,2012年港大身份調查中,港人對中國人身份認同有所下跌,自稱“中國人”的比率為17%,是2000年以來的新低。結果又顯示,香港巿民無論是狹義或廣義地自稱為“香港人”的比率,都比狹義或廣義地自稱為“中國人”的比率高約20%至30%。總體來說,巿民對“香港人”身分的認同感上升至10年新高,而對“中國人”的身分認同感則跌至12年新低。這個發展,似乎與中國經濟發展背道而馳,相信與經濟範疇以外的發展有關。此次調查與過往不同的是加入了“中華民族一份子”、“亞洲人”及“世界公民”等單項進行獨立評分。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所謂的“中國人”可能只是指中華民族、炎黃子孫,甚或只是華人的代詞,而未必特指某個國家的國民。中國在國外和中國共產黨的負面形象,中國大陸和香港從人民學識水平、文化、價值觀、政治與經濟體系等多方面的比較性差異都是使香港人只認同自己是香港人的主因。

中國澳門

據澳門統計暨普查局資料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08年9月30日,澳門的居住人口估計約為557,000人,當中以華人為主,占總人口的97%,大部分原籍廣東珠江三角洲。葡萄牙人(包括在澳門的土生葡人)及其他外國人則占3%,其中外地雇員有71,182名。當中主要包括印尼,菲律賓和越南人。他們主要從事家庭女傭等勞動職業。

中國台灣

台灣獨立運動支持者認為自己是“台灣人”,不自稱且不希望被稱為中國人,甚至強調在政治上與法律上絕非中國人,因此部分台灣人對“中華民國”這個法律上會把中國人身份強壓在台灣人身上的國籍,具有一定程度的不滿,並且希望台灣獨立。但是台獨運動者中占大部分的成員,並不否認自己是“華人”或“華裔”。

根據調查顯示,在1990年代,超過半數的台灣人在自我定義上認定自己是“中國人”或者“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但隨兩岸交流中互相的不友善行為和所謂台灣本土化運動,台灣人的自我認同隨著時間也產生變化。到了2008年,同樣的調查顯示,台灣人中認同自身是“中國人”者明顯減少,而認同自身是“台灣人而非中國人”者明顯增加。由於在調查之中並未就“中國”進行明確定義,因此在認同上存在分歧。認為“中國”就等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並不認同自己就是“中國人”,在台灣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含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者,多半是基於文化血緣因素,或者是認為中國是中華民國而非中華人民共和國。但一般都認同自己是華人或華裔。李登輝及陳水扁執政時期的獨化教育是使多數台灣新生代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主要原因。

2009年台灣遠見雜誌所做的一份調查中,在可複數選擇認同的情況下,認為自己是“中國人”者只占46%,“華人”或“中華民族(台灣指漢人)”則占超過70%。

一些台灣人希望把“中華民國”更名為“台灣”,以切割“台灣”和“中國”在概念上產生的連結和身份認同,但這種主張受到以台灣泛藍陣營等支持中華民國者的反對。

海外華人

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

海外華人主要

生活於當地為相對多數民族的新加坡及在當地為相對少數民族的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與越南。這些地區的海外華人主要是在十六到十九世紀福建省與廣東省,以及後來的海南省。而從十世紀到十五世紀的移民主要是前往馬六甲與東南亞。美國、加拿大、英國、北歐、澳洲、紐西蘭等地區也有較多分布,這些地區的華人多數是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從廣東省移民。

其他地方

曲阜孔廟大成殿曲阜孔廟大成殿

在西方一般所謂的Chinese,在作民族解釋時,大抵等同於中文裡華人的用法,除專指漢族外,有時還包含一些已經漢化並使用漢語的少數民族如土家族、滿族

、回族,至於維吾爾族、藏族等仍然保留自身文化特色的民族,或者像中國朝鮮族,哈薩克族等等具有各自民族國家並且不使用中國話(Chinese language)為母語的民族,往往不被認為是Chinese。根據普遍被接受的地緣定義,內地人、香港人、澳門人、台灣人及海外華人的劃分方式獲得較大的認同。

在其他國家的人來說,一般講中國人是指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地地區的人,來自台灣的人通常被視為另一個群體,而香港人和澳門人也常常被視為一獨立群體看待。但內地、台灣、香港和澳門的所有居民所獲得的國外簽證國別均為中國(內地、香港、澳門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為"中華民國")。

民族精神

孝悌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傳統美德,不少中國文化遺產和人文景觀都體現了孝悌精神。由此可見,孝悌與中國文化之關係密不可分。

中國人中國人

中國人的孝悌觀念孝悌的概念是唇齒相依的,孝順主要是依從父母的願望,而兄友弟恭則是父母所樂見的。孔子說「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以移於君;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由此可見,傳統的孝悌精神其實暗含了其他優良品德。傳統的行孝方法中國人的孝順的真正基礎大抵是對先人的感激。因此古人為父母守孝以回報父母養育之恩,並必須留有子嗣為先人繼承香火,祭祀祖先;不傷髮膚以善待父母賜予的身體。如果父母犯了錯誤,則要以謙和恭敬的態度柔聲勸諫。

幾千年來維繫中國社會秩序的不是法律,也不是宗教,而是建立在以忠孝為中心的宗法制度,換句話說就是孝悌精神的教化和統導。

中國既有土生土長的宗教如道教,也受過外國宗教文化的滲透與衝擊。可是始終沒有一個宗教能夠成為統導,孝道的源遠流長不能不說是關鍵性的因素。

中國傳統孝悌精神經過數千年發展,漸漸滲進了生活習俗中,成為人們自覺遵守的規則。

例如基於「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男丁中最為重要的職責就是為祖先傳宗接代,於是形成早婚習俗。

又如奔喪的習俗,死者的子女需披麻戴孝,在外地的要身穿喪服日夜不停行走奔喪。而侍疾習俗,則指父母有病,子女要夜不離床親嘗藥湯及不能嘻笑設宴等。

中華民族自古崇尚“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殺身以成仁”“與日月爭光”的民族氣節。愛國主義作為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更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核心。歷史上,中國屢遭外敵入侵,國破則家亡,使人們的愛國之情強烈地表現出來,並升華成為國獻身的情操和精神,因此出現了岳飛的“精忠報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魏源的“師夷長技以制夷”、孫中山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愛國主義成為推動中華民族不斷前進的巨大力量。

學習是個人以至整個民族,賴以生存的重要方式之一。

中華民族素來以勤勞和善於學習著稱。自古以來,中國人的學習目的是什麼呢?總括起來不外乎以下四個方面:追求技能與知識、修身養性、獲取功名和經世致用。

「經世致用」是中國讀書人的最高理想。中國深受儒家思想影響,儒家認為讀書人除了要培養個人品德之外,也要把知識套用出來,貢獻社會,這就是「經世致用」的意思。

中國歷史上有許多偉大的政治家,都以國家百姓的福祉為己任。例如北宋的范仲淹為了出任公職,造福國民,自小便勤奮好學,準備投考科舉。他當官以後,不但推行政治改革,更曾抵抗外族入侵。他曾說讀書人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完全把「經世致用」的理想實踐出來。在二千多年前,中國的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學習的目的是「修己」,意思是修習和培養個人品德。中國人深受孔子的思想影響,於是,不少讀書人都把修練個人修養作為學習的目標。

事實上,書讀得多了,人就會知情達理、明辨是非,人的精神素質也會提高。當他立身處世、待人接物時,便會遵循一定的道德標準,成為一個品德高尚和有文化教養的人。所以中國人常說:「三天不讀書,人就變得面目可憎。」是有一定道理的。

人類要在世上生存,必須具備謀生的本領。通常這些本領不是與生俱來的,只有通過學習獲得。例如古代的中國人必須學習如何狩獵或耕作,才能得到足夠的食物。

除了應付生活需要外,「求知慾」也是中國人努力追求知識的重要動力。在中國歷史上,曾出現過指南針、紙張、火藥等對世界影響深遠的偉大發明,這些都是中國人的祖先努力鑽研的成果。一些有名的學者如沈括和李時珍等,更把畢生的研究結果著作成書,為中國留下重要的文化遺產。

風俗習慣

傳統節日

中國傳統節日中國傳統節日

中華民族以有多種多樣的傳統節日而聞名,根據《通勝》的載錄,年中最少有9個主要節日、24個節氣和140多個節誕,換言之,一年中平均兩天就有一個節誕了。 節日是人們隨著季節、時間和物候轉移,以開展有特定主題的風俗和紀念意義的社會活動日,也無疑是民族因應時地環境代代相傳、歲歲相因地累積的智慧和生活情趣,可以說離不開一地人們的生活習慣和文化特色,亦往往反映出人與自然,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中國人的人情味、對和諧的人際關係和關老愛幼之著重可說鮮活地體現於形形式式的節慶風俗之中。因此,與其說節慶是民族的文化遺產,倒不如說它們是一面鏡子,也安插於您和我的生活之中,我們也有份兒參與和保存這些智慧的積累。

中國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

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下面列舉的這些節日,無一不是從遠古發展過來的,從這些流傳至今的節日風俗里,還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會生活的精彩畫面。

節日的起源和發展是一個逐漸形成,潛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滲入到社會生活的過程。它和社會的發展一樣,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我國古代的這些節日,大多和天文、曆法、數學,以及後來劃分出的節氣有關,這從文獻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書》,到戰國時期,一年中劃分的二十四個節氣,已基本齊備,後來的傳統節日,全都和這些節氣密切相關。

節氣為節日的產生提供了前題條件,大部分節日在先秦時期,就已初露端倪, 但是其中風俗內容的豐富與流行,還需要有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最早的風俗活動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關;神話傳奇故事為節日憑添了幾分浪漫色彩;還有宗教對節日的衝擊與影響;一些歷史人物被賦予永恆的紀念滲入節日,所有這些,都融合凝聚節日的內容里,使中國的節日有了深沉的歷史感。

到漢代,我國主要的傳統節日都已經定型,人們常說這些節日起源於漢代,漢代是中國統一後第一個大發展時期,政治經濟穩定,科學文化有了很大發展,這對節日的最後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條件。

節日發展到唐代,已經從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氣氛中解放出來,轉為娛樂禮儀型,成為真正的佳節良辰。從此,節日變得歡快喜慶,豐富多采,許多體育、享樂的活動內容出現,並很快成為一種時尚流行開來,這些風俗一直延續發展,經久不衰。

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歷代的文人雅士、詩人墨客,為一個個節日譜寫了許多千古名篇,這些詩文膾炙人口,被廣為傳頌,使我國的傳統節日滲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蘊,精彩浪漫,大俗中透著大雅,雅俗共賞。

中國的節日有很強的內聚力和廣泛的包容性,一到過節,舉國同慶,這與我們民族源遠流長的悠久歷史一脈相承,是一份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

端午節(英文為Dragon Boat Festival或Double Fifth Festival)又稱為端陽節,為每年的農曆5月初五日,在湖北、湖南、貴 州、四川一帶,端午節又分為大端午與小端午。小端午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大端午為每年農曆五月十五日。2010年,6月14日,6月15日,6月16日為法定放假日子。2010年6月16日為端午節。

時至今日,端午節在中國人民中仍是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9年9月30日在阿聯首都阿布達比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會議決定:中國端午節成功入選《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關於端午節的來歷,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諸說:

紀念屈原

此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齊諧記》和南朝宗懍《荊楚歲時記》。據說,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為了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託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裡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糰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看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紀念孝女曹娥

此說出自東漢《曹娥碑》。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

農業耕作

農業耕作是古代中國立國之本,農業可說是古時人們營生的命脈,就好比當今的城市生活:倘若停止了經濟運作,整個社會就會馬上癱瘓。春節和冬節,恰是一年中頭尾兩個由農耕作息衍生的重要節日。

對於「靠天吃飯」的農民來說,立春是很值得慶賀的。春節又稱「過年」,「年」原是「稔」的初義,是五穀豐稔的意思,因禾穀多一年一熟,「年」乃逐漸由農業生產周期的名稱引申成為節日的名稱。源於原始社會的「臘祭」,春節既是年終慶賀豐收的日子,更是新的一年農業生活開始的大好時光。古代一般臘月(即農曆十二月)過半就充滿了準備過新年的氣息了,真可謂異彩紛陳:從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的「送灶神」,直到正月十五日的元宵節,都是民間喜氣洋洋的快樂時光。

至於冬節,就是冬至,也叫「長至」、「短至」和「至日」等,「至」是到達極點的意思,(與古代社會「夏至」並稱為「二至」)。古代社會極為重視「冬至」,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漢代以後又有「冬節」之稱。這一天,家人團聚,置辦佳肴,祭祀祖先,慶賀往來,一如過年的大節。進入現代社會以後, 「冬節」的重要性似乎日趨淡化,不過在當今的中國農村,由於冬至是氣候轉換的起點,農民一到「冬節」就開始備耕,所以許多傳統的冬節習俗,在不同程度上還得到傳承,如吃「冬節酒」、「冬至團」或「冬至餃子」。至於城市市民抓緊「冬節」的進補,選購各種營養滋補品,則更是司空見慣的事情。

宗教祭奠

宗教祭祀宗教祭祀

在遠古社會,人們認為自然界具有生命及神奇的能力,因而每向山川草木、江湖河海表示敬畏,求其保佑和降福,形成原始的信仰。人們相信,宗教祭祀能保證獵物的捕獲、季節的正常序列甚至莊稼的豐收。這種基於原始信仰的祭祀活動,一旦習以成俗,便成了節日的雛形。

常見於各出土禮器上的「社祭」和「祖靈」的象徵圖案,以及人群匯集或歌舞正忙的景象,便反映出這兩種深受「天公地母」影響、向天地祈求豐收或風調雨順的祈禱儀式,大多演變成後來萬民歡騰的節日。如元宵節是從祭祀天神中最為尊貴的「太乙神」(又寫作「泰一神」)演變而來,到漢武帝時基本定型;中秋節則直接起源於古老的敬天活動「秋祀」以及「拜月」(秋分晚上祭月);再如七夕節,亦是以確認天上的王母娘娘的存在為前提:只因為牛郎和織女觸犯了天神的戒律,故被阻隔在天河的兩邊,每年只能相會一次。 值得注意的是,宗教祭祀色彩較濃的中國節日,其演變的過程往往又融合較多的神話傳說,因而顯得更豐富多彩和富有人情味。

人倫孝悌

中國人可以對神、對宗教不那么熱衷,對祖先卻懷有十分深厚的感情和歸依感──因為祖先是自己的本源,在血緣關係上高出於己的人,因而對祖先感恩戴德,奉若神明。這是歷經數千年的中國文化基本的精神,由此推展,中國人對先人的生日和忌日是相當重視的。

秦漢時代,掃墓之風俗已注入禮俗的內容。「家祭」就是對祖父母、父母的祭祀;家祭之外,還有「村祭」和「族祭」,場面宏大。祭祖方式除了一般的節日祝禱、供奉,伴以演戲、奏樂、舞蹈之外,其特殊形式是悼念、掃墓和立碑。

中國人慎終追遠的情懷和祖先崇拜的習俗,對清明節的衍行和發展,有著悠遠而深刻的影響。儘管對清明節的出現有諸多傳說,如介子推和寒食節的傳說,倘若沒有中國文化傳統中重親情人倫的深厚基礎,清明節不會形成為一個全民參與的節日,其文化脈絡仍依稀可辨。

中國姓氏

張、王、李、趙、錢、孫……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姓氏。這些姓氏是如何產生的呢?

中國姓氏彙編中國姓氏彙編

在上古三代,姓和氏不是一碼事。氏是從姓那兒派生出來。從漢代開始,姓氏混而為一。現代我們中國人的姓,大部分是從幾千年前代代相傳下來的。考其來歷,大致可分為12種類別:

1)以姓為氏。姓作為氏族公社時期氏族部落的標誌符號而產生,其後人有的便直接承襲為氏。母權制氏族社會以母親為姓,所以那時許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姬、姜、姒、姚等。

2)以國名為氏。如我們所熟悉的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齊、魯、晉、宋、鄭、吳、越、秦、楚、衛、韓、趙、魏、燕、陳、蔡、曹、胡、許等,皆成為今天常見姓。

3)以邑名氏。邑即采邑,是帝王及各諸侯國國君分予同姓或異性卿大夫的封地。其後代或生活在這些采邑中的人有的便繼之為氏。如周武王時封司寇岔生采邑於蘇(今河北省臨漳縣西),岔生後代便姓蘇。據統計,以邑為氏的姓氏近200個。一些複姓由於漫長的歷史演變,至今已不復存在。

4)以鄉、亭之名為氏。這類情況不多,今日常見姓有裴、陸、閻、郝、歐陽等。

5)以居住地為姓。這類姓氏中,複姓較多,一般都帶邱、門、鄉、閭、里、野、官等字,表示不同環境的居住地點。

6)以先人的字或名為氏。出自此條的姓氏很多,據統計有五六百個,其中複姓近200個。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開,其後代以林性傳世。宋戴公之子公子充石,字皇父,其孫以祖父字為氏,漢代時改皇父為皇甫。

7)以次第為氏。一家一族,按兄弟順序排行取姓,如老大曰伯或孟,老二曰仲,老三曰叔,老四曰季等。後代相沿為氏,表示在宗族中的順序。但也有例外。魯莊公之弟莊父、排行老二,本為仲氏、仲孫氏,因他有弒君之罪,後代便改姓孟,或姓孟孫。

8)以官職為氏。如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寇等。一些以官職為姓的姓氏,丹從字義上看,也可以分辨出來,如籍、諫、庫、倉、軍、廚等。

9)以技藝為氏。如巫、卜、陶、匠、屠等。

10)古代少數民族融合到漢族中帶來的姓。

11)以諡號為氏。

12)因賜姓、避諱而改姓

百家姓

百家姓百家姓
趙錢孫李 周吳鄭王
馮陳褚衛 蔣沈韓楊
朱秦尤許 何呂施張
孔曹嚴華 金魏陶姜
戚謝鄒喻 柏水竇章
雲蘇潘葛 奚范彭郎
魯韋昌馬 苗鳳花方
俞任袁柳 豐鮑史唐
費廉岑薛 雷賀倪湯
滕殷羅畢 郝鄔安常
樂於時傅 皮卞齊康
伍余元卜 顧孟平黃
和穆蕭尹 姚邵湛汪
祁毛禹狄 米貝明臧
計伏成戴 談宋茅龐
熊紀舒屈 項祝董梁
杜阮藍閔 席季麻強
賈路婁危 江童顏郭
梅盛林刁 鍾徐丘駱
高夏蔡田 樊胡凌霍
虞萬支柯 昝管盧莫
經房裘繆 乾解應宗
丁宣賁鄧 郁單杭洪
包諸左石 崔吉鈕龔
程嵇邢滑 裴陸榮翁
荀羊於惠 甄麴家封
芮羿儲靳 汲邴糜松
井段富巫 烏焦巴弓
牧隗山谷 車侯宓蓬
全郗班仰 秋仲伊宮
寧仇欒暴 甘鈄厲戌
祖武符劉 景詹束龍
葉幸司韶 郜黎薊薄
印宿白懷 蒲邰從鄂
索鹹籍賴 卓藺屠蒙
池喬陰鬱 胥能蒼雙
聞莘黨翟 譚貢勞逢
姬申扶堵 冉宰酈雍
郤璩桑桂 濮牛壽通
邊扈燕冀 郟浦尚農
溫別莊晏 柴瞿閻充
慕連茹習 宦艾魚容
向古易慎 戈廖庾終
暨居衡步 都耿滿弘
匡國文寇 廣祿闕東
歐殳沃利 蔚越菱隆
師鞏厙聶 晃勾敖融
冷訾辛闞 那簡饒空
曾毋沙乜 養鞠須豐
巢關蒯相 查後荊紅
游竺權逯 蓋益桓公
万俟司馬 上官歐陽
夏侯諸葛 聞人東方
赫連皇甫 尉遲公羊
澹臺公冶 宗政濮陽
淳于單于 太叔申屠
公孫仲孫 軒轅令狐
鍾離宇文 長孫慕容
司徒司空 百家姓終

中華賢達名號

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神農炎帝; 農耕文明開創者后稷;文字文明開創者倉頡;車神奚仲; 酒聖杜康; 中華文明奠基人黃帝炎帝夏禹; 法聖商鞅; 道聖老子; 儒教創始人、儒聖孔子;兵聖孫武;商聖范蠡;戰神項羽;謀聖張良;史聖司馬遷;科聖墨子、張衡; 木聖魯班、馬鈞;醫聖張仲景;神醫華佗; 武聖關羽;智聖諸葛亮;書聖王羲之;藥王孫思邈、李時珍;草聖張芝、張旭、懷素、黃庭堅;茶聖陸羽;詩仙李白; 詩聖杜甫; 七絕聖手王昌齡; 詩豪劉禹錫;詩魔白居易、屈原; 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歐陽修、王安石、曾鞏;棋聖聶衛平; 偉人孫中山;當代草聖于右任;新中國的創始人毛澤東;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工程控制論創始人、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中國力學之父錢偉長; 中國核子彈之父錢三強;中國核武器之父王淦昌;中國雷達之父束星北; 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 中國兩彈元勛鄧稼先;地質學家李四光;圓周率祖先、《大明曆》創立者祖沖之; 中國現代數學之父華羅庚;大千畫派創始人張大千、張善子昆仲; 中國油畫新古典主義學派創始人靳尚誼;音樂家聶耳、冼星海; 中國流藝術家畫派、價值流動論和現象經濟學創始人朱明;發展經濟學創始人張培剛;百度創始人李彥宏、徐勇;中國式維基、中國詞條教父、互動百科創始人潘海東、360的創始人是周鴻偉、騰訊的創始人是馬化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