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尋甸縣仁德鎮中古城村
有耕地571畝,其中人均耕地0.69畝。全村轄3個村民小組,有農戶217戶,有鄉村人口830人,其中農業人口830人,勞動力412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90人。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0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30.9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山東省煙臺市萊陽市古柳街道中古城村
位於古柳街道北1公里的蜆河西岸,因地處“挺城遺址”而得名。古城址上有三個村,該村居中,稱中古城。隋朝建村,明朝以來,有遲、馬、姜、程、高、王等姓定居於此,村聚落呈長方形,現有居民312戶、968人,占地面積41.3公頃。
挺城,為西漢初年設定的縣城,是萊陽歷史上最早的一座古城。康熙《萊陽縣誌》記載:“挺城,在縣南七里,漢屬膠東國,東漢屬北海國,晉屬長廣郡,南宋北魏因之,隋省入昌陽。”民國《萊陽縣誌》記載:“漢置,北齊廢,遺址尚存。” 據查證挺城是在南北朝時的北齊天保七年(556年)被廢棄的,隋朝時合併入昌陽縣(見《隋書·地形志》)。
挺城遺址。南距萊陽火車站1.5公里,在中古城村南、五龍路的兩側。遺址面積約1平方公里,高出地面約1米,東西寬1250米,南北長750米,總面積93萬平方米。現在西南和東北兩角的地下,仍然有城基的殘跡,東側的護城河成為一條流水溝,現在還依稀可見。1950年後,文物部門從地下發掘出有飾凹弦紋、繩紋的青灰陶片,有連形紋的圓瓦當和幾何紋磚,還收集到了罐、豆、瓦當等5件陶器和五銖錢、錢範、劍戈、箭簇等7件銅器。據民國《萊陽縣誌》記載,清光緒年間,曾經出土過一具漢洗,銅質三足,形圓若缽,內鐫雙龍,有“天鳳元年”四字,外有麟鳳魚龍圖案,有“富貴宜子孫”的篆字。在古城遺址西南部,1990年代又出土了一個藏有數千枚五銖錢的泥瓮,錢幣大多完好。
“挺城牧笛”。1950年前,萊陽縣城以南田疇平闊,方圓10餘平方公里,挺城遺址與縣城遙遙相望。明朝以前就有人將這裡列為萊陽八景之一,稱 “古城牧笛”。康熙《萊陽縣誌》對“挺城牧笛”作了詳細的描述:“挺城在縣南七里,漢置縣今廢。故墟荒壘,悉為牛羊之場,牧童斜騎牛背,手撫短笛,而嗚咽之聲,時斷續於夕陽蒼靄間,聞者寧不動興亡之感乎。”民間對“挺城牧笛”更有神奇的傳說。據說曾經在傍晚的霧氣里,有人看見一個牧童騎在牛背上悠悠地吹著竹笛,若隱若現,牧童和身下的黃牛都金光閃閃,令人炫目。當地民間都說古城遺址是一個巨大寶藏,城下一頭金牛至今還沒有現世。
山東省肥城市中古城村
中古城村位於邊院鎮政府駐地北5公里,雨山(原名羽父山,羽冊)之陽。耕地949畝,230餘戶,千餘人。
中古城村原名古城莊,古為羽父城。民國十八年(1929年)《重修泰安縣誌》載:“明德區下埠地方?中古城。”“羽父城,縣西南七十里,羽父山之陽,古城莊,相傳為魯公子食邑。”
該村由羽父城古遺址而得名古城莊。今“羽父城”遺蹟尚存。因其左右相繼出現二村,故易名為中古城,左右兩村遂謂之東古城和西古城,至今沿襲。
羽父城遺址位於西古城村北一塊地台上,遺址長 350米 ,寬 500米,俗稱“北寨”。出土文物有春秋晚期黑陶瓷器、漢磚瓦、古錢幣、銅箭頭等。南斷崖處,有城牆遺蹟。羽父城遺址為漢代古城遺址。相傳為春秋時期為魯國公子羽父的食邑。民間傳說,三國時期劉備、關公、張飛三兄弟古城聚會就是今羽父城古城。屬肥城市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