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寅元歷》,是中國古代北周的曆法。北周大象元年(579年)太史上士馬顯等撰寫了新曆《丙寅元歷》取代《天和歷》,頒用至隋文帝開皇四年(584年)。運用《陽曆》、《太陰曆》的轉化方法,增加或減少“章歲”、“斗分”的相關數據,擴大或縮小日食、月食的數據餘數[1]。以上述運算法則測算,依據測算數據預測有關天象出現的時日。
相關詞條
-
天歷
天曆是太平天國頒布的曆法,它是一部平太陽曆,類似現行公曆曆法,其中也有中華文化的內容,但其中更多的是西歐文化的內容。它是由馮雲山創製的,1851年頒布,...
天曆的創製 二 天曆的曆法 -
丙寅年
丙寅年,是中國乾支歷里60組乾支紀年中的一個年份。
詳情 天干地支 -
漢歷
沿秦制,漢武帝元封七年改用太初曆,以建寅之月為歲首。此後兩千多年一般都是...]年(西曆2032年)漢歷冬至月到漢元二二三九&...2033年)漢歷冬至月到漢元二二四○[甲寅&...
簡介 漢歷歷史 漢前古六歷 漢歷規則 漢歷乾支紀年、紀月、計日、計時方法 -
乾支歷
乾支歷,又稱節氣歷或中國陽曆,是一種用60組各不相同的天干地支標記年月日時的曆法。乾支曆法歷史悠久、深奧莫測,蘊含了深奧的宇宙星象密碼。乾支歷主要由乾支...
曆法規則 歷史發展 套用領域 公曆和農曆 特點與使用 -
授時歷
《授時曆》,為公元1281年(元至元十八年)實施的曆法名,因元世祖忽必烈封賜而得名,原著及史書均稱其為《授時曆經》。其法以365.2425日為一歲,距近...
主要內容 修訂經過 歷史意義 修者簡介 -
中歷
中歷,顧名思義即中國曆,俗稱陰曆、夏曆、舊曆或農曆。中歷,是東亞傳統曆法之一。屬於陰陽曆,平均歷月等於一個塑望月,並設定閏月以使平均歷年為一個回歸年,設...
曆法簡介 歷史傳統 周期介紹 早期曆法 名稱解釋 -
延歷
延曆(782年八月十九日至806年五月十八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指的是天應之後、大同之前。此時的天皇是跨越奈良時代和平安時代兩個時代的桓武天皇。延曆十六...
簡介 來源 大事記 -
黃帝歷
《黃帝歷》是中國傳統曆法,與《夏曆》、《殷歷》、《周曆》、《魯歷》、《顓頊曆》合稱古六歷。大量歷史典籍記載是黃帝打敗蚩尤後統一天下後命人所制定的曆法。黃...
簡介 紀元 -
嘉歷
嘉歷,是日本的年號之一。為1326年四月二十六日至1329年八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