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丙奉村隸屬瀘水縣上江鄉,位於鄉政府南邊,距鄉政府所在地16.5公里,到鄉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縣城35公里。轄蠻壩、板瓦等24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1060戶,有鄉村人口4226人,勞動力2200,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900人。
全村國土面積29.32平方公里,海拔1200米,年平均氣溫22℃,年降水量1150毫米,適合種植甘蔗、玉米、草果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5608畝,人均耕地1.3畝,林地12579.3畝。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47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73元。該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甘蔗、玉米、草果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5608畝(其中:田2490畝,地3118畝),人均耕地1.3畝,主要種植優質稻、甘蔗等作物;擁有林地12579.3畝,其中經濟林果地66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2畝;水面面積50畝,其中養殖面積4畝;荒山荒地6728.5畝,其他面積19009.3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路、通水、通電。全村有596戶通自來水,有464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43.77%%)。有1060戶通電,擁有電視機647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56.2%、100%和61%);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69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43戶(分別占總數的44.24%和41.8%)。
丙奉村到鄉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6公里,距離集貿市場6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3輛,拖拉機27輛,機車46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490畝,有效灌溉率為44.4,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49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59畝。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8戶;裝有太陽能農戶5戶;已完成“一池三改”的農戶13戶。全村有6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有8個自然村已通路;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3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和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3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427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61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丙奉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47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28萬元,占總收入的42.66%;畜牧業收入340萬元,占總收入的23.1%(其中,年內出欄肉豬5894頭,肉牛397頭,肉羊1001頭);漁業收入15萬元,占總收入的1%;林業收入180萬元,占總收入的12.23%;第二、三產業收入213萬元,占總收入的14.47%;工資性收入93元,占總收入的6.3%。農民人均純收入2473元,農民收入以甘蔗、玉米、草果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9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8人(占勞動力的2.1%),在省內務工33人,到省外務工15人。
文化教育
丙奉村建有國小6所,校舍建築面積2797平方米,擁有教師26人,距離中學17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07人,小學生138人,中學生69人。
人文地理
丙奉村以傈僳族為主,當地傈僳族農民喜歡喝酒、射弩、唱歌跳舞;有獨特的民族服飾。每年12月20日是傈僳族的闊時節,是傈僳族人民過年(相當於我們中國的春節)。過年過節都唱擺時、優葉等民族歌歡慶節日。當地傈僳族農民信仰基督教。
新農村建設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大戰略舉措。2009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
丙奉村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固本強基工程的切入點,圍繞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各項事業蓬勃發展,不斷的創新思路,取得比較好的成效.村風村貌得到較大改變,經濟社會發展初步轉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落實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以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為目標,體現了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的和諧社會的要求,體現了人的全面發展與社會全面進步的歷史大趨勢。
總之,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總體布局的要求,要最大限度地調動起廣大農民的創造熱情,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個方面加以推進,實現富裕、公平、安康文明的發展目標。
發展重點
丙奉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人畜飲水困難;土地面積少;貧困面廣;交通不便。
丙奉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加大甘蔗、優質稻的種植力度;加大畜牧養殖資金的投入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