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世系(genealogy、pedigree、lineage),亦稱“世次”“世統”“世系表”,指一,一般由男性子孫排列而成。
它用“倒樹狀”圖表反映家族成員的血緣關係,由共同的祖先及同祖所傳的所有人,通過家譜線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親屬群體。
世系內部,以第一代為準,以後的結構分為直系、旁系(支系)等。直系中的嫡系(甲)也是全世系中的嫡系,即“大宗”。第二代中的非嫡系(乙),又衍生出直系、旁系等,與甲的子女共同構成第三代。乙的直系就是乙這一支系的嫡系,即本系的大宗,但相對於甲及其嫡系後代來說,仍為全家族的“小宗”。以後各代,以此類推。
世系是個家族血緣傳繼的直接表述,是福建族譜的主要內容。世系一般可分為兩種方式:一是世系傳錄。它詳細記載從一世祖開始到修譜日期止,家族所有成員的姓氏名號、生卒年月、簡要閱歷、妻室子女以及葬地封贈等。世系的另一種方式是世系表或世系圖,即以圖表的形式記載該家族的血緣傳繼情況。
出處
![世系](/img/6/634/nBnauM3XwgzN2MDNxkTMzI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5EzL4E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寶地宜生息,陳家世系綿。”——《載敬堂集·順溪古屋》
[宋]歐陽修《歸田錄·卷二》:“[趙志忠]既而脫身歸國,能述虜中君臣世次、山川風物甚祥。”
[宋]曾鞏《陳書目錄序》:“高祖以自魏以來二百餘歲,世統數更,史事放逸,乃詔論次。”
[清]《睢陽袁氏家譜序》:“大參石寓(袁可立子袁樞)公,紹衣作求,敦族誼,振家聲,世系歷歷可考。”
[清]吳敏樹《先考行狀》:“謹列里居、世次、先人之性行事跡,大略如狀。”
凡例
鯀(顓頊的玄孫)
┃
禹(世稱大禹或夏禹,本名姒文命,夏朝開國君主)
┃
啟(史稱夏啟,本名姒啟)
┣━━━━━┳━━┳━━┳━━┓
中康(仲康) 太康 元康 伯康 武觀
┃
相
┃
少康
┣━━━━━┓
予(杼) 無餘[少康的庶子,越國始祖]
┃
槐(芬)
┃
芒
┃
泄
┣━━━━┓
不降 扃
┃ ┃
孔甲 廑(胤甲)
┃
皋
┃
發
┃
桀(履癸)
帝嚳
┣━━━━━━━━━┓
棄(又稱后稷) 台璽
┃
┃
不窋(kū) 叔均
┃
鞠(姬鞠)
┃
公劉
┃
慶節
┃
皇仆
┃
差弗
┃
毀隃
┃
公非
┃
高圉
┃
亞圉
┃
公叔祖類
┃
周太王(又稱古公亶父)
┣━━━━━━━━━━━━┳━━━━━━━━━┓
周王季(姬歷,也稱季歷)
虞仲(吳仲雍)
泰伯(吳泰伯/吳太伯)
┣━━━━━━━━━━━━━━━━━┳━━━━┓
周文王(姬昌,姬歷之子,史稱西伯昌) 虢仲 虢叔
┣━━━━━━━━━━━━━━━┳━━━━┳━━━━┳━━━━┳━━━━┓
周武王(姬發,周朝開國君主)
伯邑考
姬鮮
姬旦
姬度
姬振鐸
┣━━━━━━━┳━━━━━━┓
周成王(姬誦) 姬虞(叔虞) 大姬(嫁陳胡公)
┃
周康王(姬釗)
┃
周昭王(姬瑕)
┃
周穆王(姬滿)
┣━━━━━━━━━┓
周共王(姬繄扈) 周孝王(姬辟方)
┃
周懿王(姬囏)
┃
周夷王(姬燮)
┃
周厲王(姬胡)
┣━━━━━━━┓
周宣王(姬靜) 姬友(即鄭桓公)
┣━━━━━━━━━━┓
周幽王(姬宮湦) 周攜王(姬余臣)
┣━━━━━━━━━━━━━━┓
周平王(姬宜臼,東周建立者) 姬伯服
┣━━━━━━━━━━━━┳━━━━━━━┓
太子泄父(姬泄/姬泄父) 姬狐(王子狐) 姬武(武姓始祖,武則天的40代高祖)
┃
周桓王(姬林)
┣━━━━━━━━━━┓
周莊王(姬佗) 姬克(王子克)
┣━━━━━━━━━━┓
周厘王(姬胡齊) 周廢王(姬頹/王子頹)
┣━━━━━━━━━━┓
周惠王(姬閬) 姬虎(王子虎/王叔文公)
┣━━━━━━━━━━┓
周襄王(姬鄭) 周廢王(姬帶,也稱甘昭公)
┣━━━━━━━━━━━━━━━━━━━━━━━━━━━━┓
周頃王(姬壬臣)
姬某
┣━━━━━━━━┳━━━━━━┳━━━┓
┃
周定王(姬瑜)
周匡王(姬班)
姬捷
劉康公
王孫滿
┣━━━━━━━┓
周簡王(姬夷) 儋季
┃
周靈王(姬泄心)
┣━━━━━━━━┳━━━━━━━━━━━━━━━┓
周景王(姬貴) 太子晉(姬晉/王子喬,王姓始祖) 姬佞夫(王子佞夫)
┣━━━━━━━━┳━━━━━━━┳━━━━━━━━━━┓
周敬王(姬匄)
周悼王(姬猛)
周廢王(姬朝/王子朝)
太子姬壽
┃
周元王(姬仁)
┃
周貞定王(姬介)
┣━━━━━━━━━┳━━━━━━━━┳━━━━━━━━━┓
周考王(姬嵬)
周思王(姬叔)
周哀王(姬去疾)
姬揭(西周桓公)
┃
周威烈王(姬午)
┃
周安王(姬驕)
┣━━━━━━━━━━┳━━━━━━━━┓
周顯王(姬扁)
周烈王(姬喜)
姬定(奔晉)
┃
周慎靚王(姬定)
┃
周赧王(姬延)
齊襄王(田法章)
┣━━━━━━━┓
齊共王(田建) 田假
┣━━━━┳━━━┓
田升 田桓 田珍
┃
田安(濟北王)
┃
王始
┃
王遂
┃
王賀
┣━━━┓
王禁 王弘
┣━━━┳━━┳━━┳━━┳━━┳━━┳━━━┳━━━┳━━━┳━━━┳━━━┓
王曼
王鳳
王譚 王崇 王商 王立 王根
王逢時
王君俠 王政君
王君立
王君弟
┣━━━━━━━━━━━━━━━━━━━━━━━━━━━━┓
王莽[新朝開國皇帝(建興帝)]
王永
┣━━━┳━━┳━━┳━━┳━━┳━━┳━━┳━━┓ ┃
王宇
王獲
王安 王臨 王興
王匡 王嬿 王曄 王捷
王光
┣━━━┳━━┳━━┳━━┳━━┳━━┳━━┓
┃
王千
王壽 王吉 王宗 王世 王利 王妨 王夫人
王嘉
【說明】齊襄王(田法章)配君王后(莒國太史敫之女),所生的長子為齊王建(田建):是齊國最後一任君王,也稱“齊共王”;次子為田假:公元前208年,在救魏的戰役中齊王田儋被章邯軍所殺,田榮收其餘眾,東走東阿,齊人立齊王建之弟田假為齊王、田角為相,田角之弟田間為將,不久,田榮率兵逐走齊王假,立田儋之子田市為齊王,而自封為相,田橫為將,取得齊地,田假被逐後逃到楚,田間、田角至趙,田榮勸趙、楚殺田假、田間、田角等。楚、趙不殺。後項羽滅田榮,復立田假為齊王,田榮之弟田橫趁項羽回救彭城,擊田假,田假亡走楚,楚殺田假。
齊王建生三子:長子田升、次子田桓、第三子田珍。
田升之子名田安,田安為西楚王朝的濟北王。
田安之子名田□(失名),因秦始皇滅齊(國),為避免殺戮,田□(失名)改名為王始。
王始之子名王遂,為漢朝名士,新朝建立後,追謚為“濟南伯王”。
王遂生一子,名王賀,王賀為漢武帝劉徹的繡衣御史,新朝建立後,追謚為“元城孺王”。
王賀生二子:長子王禁,為漢朝陽平侯,謚“陽平頃侯”,新朝建立後,追謚為“陽平頃王”;次子王弘。
王禁生四女八男:長女王君俠,封廣恩君,是漢朝定陵侯淳于長的生母;次女王政君,乃西漢孝元皇后,,是漢成帝劉驁的生母;第三女王君力,封廣惠君;第四女王君弟,封廣施君;長子王鳳,封陽平敬侯;次子王曼,追謚為新都哀侯,新朝建立後,追謚為“新都顯王”;第三子王譚,封平阿安侯;第四子王崇,封安成共侯;第五子王商,封成都景侯;第六子王立,封紅陽荒侯;第七子王根,封直道讓侯,後來改封為“直道讓公”;第八子王逢時(也作王逢),封高平戴侯。
王弘之子,名王音,封安陽敬侯。
1.新都哀侯王曼生二子:長子王永,英年早逝,稱“世子”;次子王莽,襲父爵為新都侯,並於公元8年臘月建立新朝,史稱新始祖高皇帝或新朝建興帝。
世子王永,生一子,即衍功侯王光;王光之子為衍功侯王嘉。
新帝王莽,生六子三女:長子王宇,為隱太子;次子王獲,為戾太子;第三子王安,封新遷王;第四子王臨,封統義陽繆王,後來立為新朝太子;第五子王興,封功脩公;第六子王匡,封功建公;長女王嬿,即漢朝孝平皇后,後來改封為黃皇室主;次女王曄,封睦脩任,下嫁新朝大將軍武漢(一作吳漢),戲劇“吳漢殺妻”的主人翁之一,京劇中稱為“南寧公主”;第三女王捷,封睦逮任。
隱太子王宇,生六子二女:長子功隆公王千,次子功明公王壽,第三子功成公王吉,第四子功崇公王宗(即王會宗),第五子功昭公王世,第六子功著公王利;長女王妨,嫁西漢城門令史王興(京兆王氏,非大名王氏,新朝“四將”之一,被王莽封為奉新公);次女王夫人,嫁漢孺子(漢末主)劉嬰。
2.王音之子為安新公王舜;王舜生三子:長子安新公王延、次子褒新公王匡、第三子說德侯王林。
3.安成共侯王崇之子為安成靖侯王奉世;王奉世之子為安成侯王持弓。
4.成都景侯王商生二子:長子成都侯王況,次子隆信公王邑;王邑之子為王睦。
5.高平戴侯王逢時之子為高平侯王直。
6.陽平敬侯王鳳之子為陽平厘侯王襄;王襄之子為陽平康侯王岑;王岑之子為陽平侯王莫。
7.平阿安侯王譚生四子:長子平阿剌侯王仁、王去疾、王閎、王向;王仁之子為平陽侯王述;王述之子是王磐;王磐之子為王肅。
8.直道讓公(直道讓侯)王根之子為直道公(直道侯)王涉。
9.紅陽荒侯王立生二子:長子紅陽侯王柱、次子王丹;王丹之子為武桓侯王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