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石雕之都

世界石雕之都

2015年10月17日,中國國家博物館將見證“世界石雕之都”花落惠安——繼國際專家組今年5月全票通過考評之後,世界手工藝理事會將向惠安正式授牌。長達4年堅持不懈的申創努力終得正果,“世界石雕之都”成為惠安城市品牌中又一張燙金名片。

惠安石雕

石雕之都之“石”

南派雕藝 惠安千年傳承

美國紐約廣場的馬丁·路德·金雕像 美國紐約廣場的馬丁·路德·金雕像

“石”,穿越歷史的堅強。惠安雕刻技藝發源於古代黃河流域,素有“中華一絕”之美稱。1600多年的風霜歲月中,先民們拓閩疆之洪荒,融中原文化、閩越文化、海洋文化為一體,雕刻技藝汲晉唐遺風、宋元神韻、明清風範之精華,取不同時期的歷史特色與文化內涵,持續注入時代活力。明清時期,惠安南派石雕藝術風格日趨獨立,邁向從“形似”到“神似”的更高境界,形成了精雕細琢、纖巧靈動的雕刻風格,並與建築藝術相伴同在、生息共存,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朵奇葩。

惠安人與“石”為伴、以“石”為生,更多是被逼出來的。歷史上,惠安縣地瘠人貧,往往莊稼再怎么種都不夠吃,長期被人謔稱為“地瓜縣”。還好天無絕人之路,這裡的石材相對豐富,於是在討海甚至漂洋過海出國謀生之外,許多人靠打石為生。逆境中的成長,凝結了惠安人民的勤勞與智慧,也讓“石”與惠安有了不解之緣,讓這裡人們性格中鍛造出石頭般的堅毅、堅忍。即便柔弱的溫婉女子,也千錘百鍊出聞名遐邇的惠女精神,迸發出在生產力落後年代翻山越嶺建起惠女水庫這般戰天鬥地的偉大力量。在惠安,“石”已經融入人們生產生活,演化出一方水土的“愛拼敢贏”文化基因。

紮實如“石”,一步一個腳印走得踏實。堅韌如“石”,愛拼敢贏開拓永無止境。時至今日,惠安雕藝大師們不僅將南派雕刻技藝廣泛套用於各種石材、硬木和軟木之上,更以“圓雕、浮雕、線雕、影雕、沉雕”五大不同雕刻手法,占據國內乃至世界範圍的無可比擬地位,誕生了諸多撼世之作:美國馬丁·路德·金大型雕像、台灣嘉義先天玉虛宮九龍壁及九龍池、人民大會堂前石柱、毛主席紀念堂、八一南昌起義紀念碑、陳嘉庚鰲園、深圳錦繡中華文化民俗村、中華世紀壇、湖南長沙橘子洲頭青年毛澤東大型雕像、莆田湄洲島海峽和平女神天上聖母媽祖雕像……數不勝數。這些經典與時尚完美共生的作品,不僅是惠安雕藝產業興盛的有力佐證,也折射出惠安“石”的力量。

石雕之都之“雕”

去蕪存精 創新百花齊放

台灣日月潭文武廟石刻 台灣日月潭文武廟石刻

“雕”,去蕪存精的琢磨。光有千年傳承,如果不創新,也容易止步不前。惠安雕藝千年生生不息、於今大放異彩的背後,是“繼承傳統、品味傳統、突破傳統”的創新之道。立足傳統文化之根,又融入時代的發展特徵,成為惠安雕藝得以在世界範圍內獨樹一幟的法寶。

福在眼前 福在眼前

在惠安,雖然斗轉星移、時代變遷,但根植於古法之中的雕刻技藝,依然在不少雕藝大師手中,得到了長久的傳承與創新。2013年,和祥石業總經理王向明發起成立和祥“無名匠”南派石雕藝術工作室,召集了8名熱愛傳統雕藝的民間藝人和富於創新精神的年輕石匠一道,專注於南派石雕藝術的創作,至今作品已超50件。走進和祥,一件件躍然於青石雕上的各類花鳥、聊齋故事讓人嘆為觀止。“我們就是要回歸老祖宗的傳統。”在王向明看來,惠安石雕作為南派雕刻代表,始終保留著最優秀的民間傳統雕藝,這是彌足珍貴的財富。“我們有責任去傳承展示老祖宗留下來的精湛技藝,讓年輕人看到惠安雕藝的過去、現在和將來,並由此產生自豪感和對石雕的嚮往”。

深耕傳統,再注入創意,原本僅有匠氣的作品也就煥發出了靈氣、文氣,藝術價值和附加值隨之提升。近年來,惠安雕藝大師們紛紛發力文化創意,並在文創領域日漸積累心得。走進惠安無匠堂藝術館,不大的館內處處透著濃郁的文化氣息,造型各異的石雕器皿、看似不經意的插花造景、撲鼻而來的陣陣馨香。近年來,對奇石盆景、書畫篆刻和佛教都頗有研究,泉州無匠堂創意工藝製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文山巧妙地在石雕藝術中融入了茶道、香道、花道,讓一件件小巧而富於設計感的小件石雕作品,走進市井人家,開闢出另一番新天地。

觸摸雕刻產業創新轉型的脈搏,眾多雕藝大師們各顯身手。他們或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精華,賦予作品豐富的文化內涵;或匠心獨運,彰顯鮮明的個性;或注入科技,引領產業的革新;或涉足新材質,洞悉更廣闊市場。榮發集團打“科技牌”引進數控設備,豐盈石業探索跨界行銷,鼎立集團以辦展贏來新的機遇,日晟公司建大師藝術館講述文化故事……近年來一座座次第崛起的大師藝術館,也是惠安雕刻產業鏈延伸變化的一道縮影。在大批藝術館崛起的同時,一批研發中心、企業雕藝博物館也即將成型,為惠安雕藝的傳承和發展打開了另一片天空。

石雕之都之“都”

世界眼光 發展海闊天空

惠女耕田 惠女耕田

“都”,聚集也。是什麼吸引了世界眼光?“來到惠安,我們感覺不是來到一座城市,而是來到一個博物館,非常欣喜地看到這裡把1000多年的地方特色很好地保存與發展。”今年5月28日,世界手工藝理事會國際專家組全票通過授予惠安“世界石雕之都”稱號時,世界手工藝理事會亞太地區主席加達·易加薇表示,“惠安石雕保留了一個民族的身份感,而且在發展的同時也在尋求更高的平台來達到更高的要求。”

有傳承,有創新。這裡有最具規模的產業集群,截至2014年底,全縣有雕藝企業843家,其中規模以上152家,從業人員超過10.8萬人。去年全縣石雕行業實現產值182.5億元,占全縣工業總產值13%,產品遠銷日本、韓國、東南亞、中東、歐美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年出口交貨值超過10億美元;這裡有璀璨耀眼的雕刻大師群體,中國工藝美術大師2名,中國石木雕藝術大師8名,省級工藝美術大師17名,省級工藝美術名人48名,市級工藝美術大師14名,中、高級工藝美術師600多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石雕代表性傳承人1名,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石雕代表性傳承人4名,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石雕代表性傳承人13名;這裡有最負盛名的金字招牌,“雕刻世家”23個,“中國馳名商標”石雕企業2家、“福建省著名商標”石雕企業16家。“世界石雕之都”當之無愧!

雕藝產業如何適應當今時代的發展?惠安引導石雕行業實施多元經營、科技創新,與建築、旅遊產業融合發展,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拓展新的發展領域。在全縣範圍內,積極推動雕刻材質向玉雕方向延伸。充分發揮惠安精湛的雕藝技能,堅持與國際接軌的美學意識,積極鼓勵有條件、有意向的企業先行先試,從花崗岩等石種雕刻向玉石雕刻延伸,培育發展高附加值、高檔次、低污染的玉雕產業,打造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推動石雕與建築產業融合發展,鼓勵石雕企業進入建築領域,積極申報園林古建、建築幕牆、裝飾工程等施工專業系列資質,把石雕藝術融入建築修飾之中,使石雕產品和建築藝術交相輝映,實現雕刻企業從設計、製造到施工、安裝一條龍的經營模式;推動石雕與旅遊產業融合發展,結合惠女民俗、濱海旅遊等特色資源,引導石雕企業創新思路,開發具有地方特色、創意新穎、適銷對路的雕藝工藝品,逐步提高雕藝工藝品在旅遊商品中的比重;推動石雕與科技創新融合發展。成立產業技術戰略聯盟和5個專項攻關小組,加強產學研合作,加快引進和研製除塵、節能減噪和自動仿形、雕刻、打磨等現代機械設備,發展節能牆體材料、輕質隔熱保溫建材、建築鋼結構和玻璃製品等新型建築建材,推進石雕產業生態化、低碳化、高端化發展。

既要堅守傳統技藝,拉伸產業鏈,擴大產業規模,又要通過科技創新、注入文化、打造品牌,提升雕藝產業的創造力和品牌價值,這是傳統產業革新求變的希望所在。發展“大師文化企業”正是一大要訣。“大師是一種文化、一面旗幟、一種創造力、一份榮譽。”在惠安縣委、縣政府的有力引領之下,雕藝產業的業界翹楚們紛紛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在發展大師經濟之路上做出了諸多有益探索。去年惠安命名授牌首批17家大師文化企業,今年又命名第二批14家大師文化企業和8家“中國雕刻藝術傳承基地示範點”,在探索大師文化企業引領惠安雕藝產業發展的路上闊步向前。

2015年10月17日,惠安將在中國最高藝術殿堂——中國國家博物館正式接受“世界石雕之都”的牌匾,還將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為期十天的“心造天成——中國惠安南派雕刻藝術展”。此次大展展出的有黃泉福、鄭國明、王經民、王向榮、劉國文、蔣傑雄等55名工藝美術和石雕藝術大師及民間藝人創作的100件作品,少長鹹集,多元並置,向海內外人士展示惠安南派雕藝無與倫比的魅力。“此次展覽是惠安雕藝首次走進國家博物館,也是地域性工藝品首次在國家博物館展覽展示。”中國國家博物館展覽部戚主任如是評價。是的,雕藝產業的巨變之門已經打開,我們期待從這個世界級榮譽出發,惠安將給世人帶來更多驚喜。

代表作品

青年毛澤東 青年毛澤東
人民大會堂前石柱 人民大會堂前石柱
南昌起義紀念碑 南昌起義紀念碑

申創歷程

2011年,惠安縣提出申創“世界雕藝之鄉”並著手準備;

2012年6月,制定了《關於促進石雕石材產業發展的扶持措施》;

2013年,啟動“大師工作室”、“大師文化企業”創建;

2014年初,惠安縣向世界手工藝理事會提交了申請報告;

2014年7月,世界手工藝理事會組織專家到惠安進行“世界石雕之都”初評;

2015年5月,世界手工藝理事會組織專家到惠安進行“世界石雕之都”終評;

2015年10月17日,世界手工藝理事會將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向惠安正式授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