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本書是面向普通讀者的關於科學革命的最新研究著作。它打破了學界關於“17世紀科學革命”的流行敘事方式,以寬廣的視野對不同文明的自然認識作了深入而系統的比較。作者將最新的科學史研究成果融會貫通,極具原創性地把科學革命歸結為六種截然不同而又密切相關的革命性轉變,從而解釋了近代科學為何最終產生於歐洲而非古希臘、中國或伊斯蘭世界,更別具慧眼地關注了近代科學為何能在歐洲持續下去這一新問題。本書語言生動流暢,內容引人入勝,一經出版即獲由荷蘭科學研究組織頒發的2008年科學傳播最佳著作獎——尤里卡圖書獎(EurekaBoekenprijs)。作者介紹
H· 弗洛里斯· 科恩(H. Floris Cohen),1946年生,荷蘭科學史家,曾任萊頓布爾哈夫博物館館長(1975~1982),特溫特大學科學史教授(1982~2001),2007年起任烏德勒支大學比較科學史教授。其代表作有:《量化音樂:科學革命第一階段的音樂科學》、《科學革命的編史學研究》、《世界的重新創造:近代科學是如何產生的》、《近代科學如何產生:四種文明,一次17世紀的突破》等等。作品目錄
導言:舊世界與新世界第一章 從頭開始:古希臘和中國的自然認識
雅典
亞歷山大
“雅典”與“亞歷山大”:兩種自然認識形式的比較
衰落:固定的模式
道與綜合
希臘與中國的自然認識之比較
發展潛力作為解釋關鍵
第二章 伊斯蘭文明、中世紀歐洲和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
翻譯問題與擴充的形式
伊斯蘭文明:特殊發展
中世紀歐洲:特殊發展
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特殊發展
1600年的趨勢觀察員:三種移植之比較
第三章 三種革命性轉變
克卜勒與伽利略:從“亞歷山大”到“亞歷山大加”
貝克曼和笛卡兒:從”雅典“到”雅典加
培根、吉爾伯特、哈維、范-赫爾蒙特:從觀察到發現型實驗
為什麼是歐洲?
第四章 克服危機
自然認識與世界觀
合法性危機
歐洲死裡逃生
第五章 三重擴展
“亞歷山大加”得以貫徹
“雅典加”傳播開來
發現型實驗取得進展
第六章 繼續轉變
跨越分界線
用微粒擴充數學自然認識:惠更斯和年輕的牛頓
培根式的混合:波義耳、胡克和年輕的牛頓
偉大的綜合:牛頓完成革命
第七章 結語
總結與展望
重新創造的世界中的裂隙
年表一:1600年之前
年表二:1600~1700年
閱讀建議
索引
譯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