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世界的語言概念化》以俄語語法現象為材料,從語言本體與主觀因素相互作用的角度來描寫世界的俄語語言圖景,在此基礎上對一系列具有語言學特性的現象進行了研究,用認知語言學的理論解釋了這些語言現象與俄語語言概念化的特點之間存在的關係。這些研究旨在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同一個問題:語言表述的使用在什麼情況下,在多大程度上取決於語言所表示的那個語言外現實情況的客觀特性。而對這些問題的描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對語言語義學的描寫。因此,現代語義學研究相當緊密地同時涉及兩個方向:(1)研究現實。分析社會哲學概念;(2)描寫間接利用語言的各種不同方法如在世界的語言圖景中主觀與客觀、認知與交際、邏輯與實用的相互關係和相互作用問題等。
作者介紹
T.B.布雷金娜(1929—2000),語文學博士,教授。1951年畢業於國立奠斯科大學,1954—2000年一直在俄羅斯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工作,任首席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語言學史、符號學、普通語言學、語言模式化、語義學、語用學等;代表作有《詞法學模式的理論問題》(1977)以及與A,且,什梅廖夫合著的《世界的語言概念化》(1997)。А.Д.什梅廖夫(1957—),語文學博士,國立莫斯科師範大學教授,俄羅斯科學院俄語研究所言語文化研究室主任。其主要研究方向為語言語義學、語言文化學、詞典學等,近年來專注於世界的語言圖景問題和世界的語言概念化問題研究。主要理論著作包括與Г,Е,克賴德林台著的《數學對語言學的幫助》(1994)、《俄語的指稱機理》(1996)、《俄語與語言外現實》(2002)以及與什梅廖娃合著的《俄語笑話:文本與話語體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