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反水壩日

世界反水壩日

世界反水壩日是指每年的3月14日。以世界上最早建造大型水壩的美國為代表,拆除那些老化的以及有嚴重問題的水壩,恢復自然的、富有生氣的河流,已成為一種新的趨勢,預示著後大壩時代的到來。

背景

水壩水壩

水壩作為人類開發的一個重要水利項目,在發電、航運、防洪、旅遊等方面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但是,一些河流生態專家認為,水壩的修建加上河流的改道,會使流域內的動植物的棲息地有所改變,特別是生物鏈的正常傳遞遭到障礙甚至破壞,因而會使一些物種受到危害甚至滅絕。其中世界上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非洲埃及的亞斯文水壩的建設。大壩建成後,尼羅河的泛濫雖然受到抑制,引起河口漁場質量退化,漁業捕獲量大幅度降低,據統計魚類品種下降低了2/3,同時也造成地中海地區沙丁魚的捕獲量下降了80%。另外,肥沃的河泥被擋在了水庫里,也造成了沿岸土壤肥力下降和土地鹽鹼化的嚴重後果。

提出

20世紀70年代大壩建設達到高峰,此後大壩建設速度呈遞減趨勢。1997年在巴西的庫里提巴召開了第一次世界反水壩大會,通過了“庫里提巴宣言”,並將每年的3月14日定為世界反水壩日。

1998年成立了獨立的世界水壩委員會,以便檢討水壩發展的有效性;評估水資源和能源發展的替代方法;對水壩的規劃、設計、評估、施工、運營、監督和退役的全過程,提供國際準則、指導方針和標準。 [2]

拆除水壩運動

非洲

2001年10月,加納政府宣布擱置伏爾塔河上的布爾水壩工程。因為該工程將會淹沒部分國家公園的土地,破壞河馬的棲息地,並影響數千人的生活。在烏干達的維多利亞尼羅河上,富有爭議性的布扎加里水庫被制止,拯救了世界著名的布扎加里瀑布

美洲

40年後的1994年,美國開墾局宣稱:“美國的水庫時代已經結束了!”

歐洲

歐洲對數以千計的50年代以前興建的水庫執照都要求進行重新審核。法國曾因大壩的影響,造成多爾多涅河、賽納河等5條河流中鮭魚的絕跡,現在已為恢復鮭魚的棲息地、復甦漁業及解決嚴重的淤沙等問題而開始了拆壩行動。

亞洲

日本:2000年10月新上任的長野縣知事田中康夫,下令凍結8處計畫興建中的水庫,並於2001年2月發表“擺脫水庫宣言”。2001年6月21日國土交通省發表了一份關於公共事業改革的檔案,提出“凍結有關大型水庫工程建設計畫的新的勘測項目”。據2002年8月1日的《朝日新聞》報導,已面臨計畫終止的水庫有92座。此外,政府對九州熊本縣荒瀨水庫報廢的決定,被稱為是對“河道水泥化政策”的一次突破。
韓國:2000年6月5日,當時的總統金大中宣布,為了保護東江河域的生態系統和20種瀕危的生物以及首次發現的7種動植物,政府正在取消江原道的永越水壩工程計畫,並將把東江河域設計成一個“對自然友善的文化與觀光區”,為當地居民開創新的工作與其它經濟效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