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亞加拉瀑布
簡介
尼亞加拉瀑布(Niagara Falls)位於加拿大和美國交界的尼亞加拉河中段,號稱世界七大奇景之一。
它以宏偉的氣勢,豐沛而浩瀚的水汽,震撼了所有的遊人。“尼亞加拉瀑布”也直譯作拉格科或尼加拉瓜瀑布,“尼亞加拉”在印第安語中意為“雷神之水”,印第安人認為瀑布的轟鳴是雷神說話的聲音。
在他們實際上見到瀑布之前,就聽到酷似持續不斷打雷的聲音,故他們把它稱為“Onguiaahra” (後稱Niagara),意即“巨大的水雷”。
尼亞加拉大瀑布可以兩方面參觀,一:坐“霧中少女”號,二:乘飛機看一圈,不過乘飛機看要稍貴一些。
從伊利湖滾滾而來的尼亞加拉河水流經此地,突然垂直跌落51米,巨大的水流以銀河傾倒之勢衝下斷崖,聲及數里之外,場面震人心魄,形成了氣勢磅礴的大瀑布。
尼亞加拉大瀑布分為兩個大瀑布,一個是美國大瀑布,另一個是最著名的馬蹄形瀑布。
特色
尼亞加拉河橫跨美國紐約州與加拿大安大略省的邊界。
是連線伊利湖和安大略湖的一條水道,河流蜿蜒而曲折,南起美國紐約州的布法多,北至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楊格鎮,全長僅54公里,海拔卻從174米直降至75米,上遊河段河面寬2~3千米,水面落差僅15米,水流也較緩。
尼亞加拉瀑布的水流衝下懸崖至下游重新匯合之後,在峽谷里繼續翻滾騰躍,在不足2公里長的河段上以高於大瀑布的流速每小時35.4公里跌盪而下15.8米的落差,演繹出世界上最狂野、最恐怖、最危險的漩渦急流,又衝進深38的漩渦潭,然後一個蛟龍翻身,經過左岸加拿大的昆斯頓、右岸美國的利維斯頓,衝過“魔鬼洞急流”,沿著最後的“利維斯頓支流峽谷”由西向東進入安大略湖。
從距伊利湖北岸32千米起河道變窄,河道變窄,水流加速,在一個90°急轉彎處,河道上橫亘了一道石灰岩構成的斷崖,水量豐富的尼亞加拉河經此,驟然陡落,水勢澎湃,聲震如雷,形成了尼亞加拉瀑布。
維多利亞瀑布
簡介
維多利亞瀑布位於非洲贊比西河的中游,尚比亞與辛巴威接壤處。
瀑布寬1700餘米,最高處108米,寬度和高度比尼亞加拉瀑布大一倍。年平均流量約934立方米/秒。
贊比西河抵瀑布之前,舒緩地流動,而瀑布落下時聲如雷鳴,當地居民稱之為“莫西奧圖尼亞”(意即“霹靂之霧”)。維多利亞瀑布的水瀉入一個峽谷,峽谷寬度從25米至75米不等。
維多利亞瀑布實際上分為5段,它們是東瀑布、虹瀑布(這裡峽谷最深)、魔鬼瀑布、新月形的馬蹄瀑布和主瀑布(高60—100米)。
特色
位於最西邊的是“魔鬼瀑布”,魔鬼瀑布最為氣勢磅礴,以排山倒海之勢直落深淵。飛流直下的這5條瀑布都瀉入一個寬僅400米的深潭,酷似一幅垂入深淵中的巨大的窗簾,瀑布群形成的高几百米的柱狀雲霧,飛霧和聲浪能飄送到10千米以外,聲若雷鳴,雲霧迷濛。數十里外都可看到水霧在不斷地升騰,因此它被人們稱為“沸騰鍋”,那奇異的景色堪稱人間一絕。
贊比西河經過瀑布後氣勢依然壯觀,河水衝進狹谷,洶湧直奔過的“沸騰鍋”的鏇渦潭,沿著之字形峽谷再往前奔騰64公里向下游進發。轟鳴聲震耳欲聾。強烈的威懾力使人不敢靠近;“主瀑布”在中間,主瀑布高122米、寬約1800米,落差約93米。
流量最大,中間有一條縫隙;東側是“馬蹄瀑布”,它因被岩石遮擋為馬蹄狀而得名;像巨簾一般的“彩虹瀑布”則位於“馬蹄瀑布”的東邊,空氣中的水點折射陽光,產生美麗的彩虹。彩虹瀑布即因時常可以從中看到七色彩虹而得名。
水霧形成的彩虹遠隔20公里以外就能看到,彩虹經常在飛濺的水花中閃爍,並且能上升到305米的高度。在月色明亮的晚上,水氣更會形成奇異的月虹;“東瀑布”是最東的一段,該瀑布在旱季時往往是陡崖峭壁,雨季才成為掛滿千萬條素練般的瀑布。
伊瓜蘇瀑布
簡介
伊瓜蘇瀑布位於阿根廷和巴西邊界上的伊瓜蘇河。
這是一個馬蹄形瀑布,高82米,寬4千米,是尼亞加拉瀑布寬度的4倍,比維多利亞瀑布還要寬很多。
懸崖邊緣有許多樹木叢生的岩石島嶼,使伊瓜蘇河由此跌落時分作約275股急流或瀉瀑,高度60至82米不等。11月至3月的雨季中,瀑布最大流量可達12750立方米/秒,年平均約為1756立方米/秒。坐標:南緯25度41分,西經54度26分
特色
發源於巴西境內的伊瓜蘇河在匯入巴拉那河之前,水流漸緩,在阿根廷與巴西邊境,河寬1500米,像一個湖泊。水往前流陡然遇到一個峽谷,河水順著倒U形峽谷的頂部和兩邊向下直瀉,凸出的岩石將奔騰而下的河水切割成大大小小270多個瀑布,形成一個景象壯觀的半環形瀑布群,總寬度3000米至4000米,平均落差80米。巴西和阿根廷的交界處,有一條河,叫伊瓜蘇。
它開始由北向南分隔兩國,又忽然拐了個比90度還要大的彎,向東流去。這個彎拐得太大了,東邊的地勢毫無連續性,低了一大節,於是,就有了這個讓人過目難忘的大瀑布。瀑布跨越兩國,被劃在各自國家公園中,每年有200萬遊客從阿根廷或巴西前來遊覽。
“伊瓜蘇”在南美洲土著居民瓜拉尼人的語言中,是“大水”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