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郎不秀

元時稱人以郎、官、秀為等第。全句原指不高不下。後比喻不成材。出自明·田藝蘅《留青日札·沈尤之秀》。

基本信息

詞 目不郎不秀
發 音bù láng bù xiù
釋 義原指不高不下。後比喻不成材
出 處明·田藝蘅《留青日札·沈尤之秀》:“元時稱人以郎、官、秀為等第,至今人之鄙人曰不郎不秀,是言不高不下也。”
示 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