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不由其道,鑽穴之徒》【作品出處】孟子
【作品年代】戰國時代
【文學體裁】古代散文
作品原文
曰①:“丈夫生而願為之有室,女子生而願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②之言,鑽穴隙相窺,逾牆相 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古之人未嘗不欲仕也,又惡不由其道。不 由其道而往者,與鑽穴隙之類也。”作品注釋
①該段系節選孟子與魏國人周霄的對話。“曰”指“孟子曰”。②媒 妁(Shuo):媒人,介紹婚姻的人。
作品譯文
孟子說:“男孩子一生下來,父母便希望給他找一個好的妻室, 女孩子一生下來,父母便希望給好找一個好的婆家。父母這樣的心情,人人都有。但是,如果不等父母的安排,媒人的介紹,就自己鑽洞扒縫互相偷看,甚至翻牆過壁支私會,那就要受到父母 和社會上其他的人鄙視。同樣的道理。古代人不是不想做官,只 不過厭惡不經過正當的途徑去做官。不經過正當的途徑去做官,與男女之間鑽洞扒縫的行為是一樣的。”作品讀解
孟子以男女苟合偷情為喻,譴責那些不由其道,不擇手段去 爭取做了的人,實際上還是在譴責靠遊說君王起家的縱橫術士們。根據孟子的觀點,想做官,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和理想是非常正當的。但另一方面,“又惡不由其道。”說穿了,還是立身處世的“出處”問題。其基本觀點與“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一 章是相同的,就是不能靠不正當手段去爭取做官,不能扭曲自己 的人格。
孟子關於男女偷情的比喻是非常生動而深刻的。不過,時代發展到今天,戀愛婚姻一律自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早已被拋到了一邊,少男少女們再也用不著鑽洞扒縫,翻牆過壁,像張君瑞和崔鶯鶯那樣“待月西廂下”了。那么,“鑽穴隙之類”是不是也就合理了呢?
當然不是這樣,莫說是在政治上、官場上去“鑽穴隙”,就是男女關係上的“不由其道而往”,也仍然會遭到“父母國人皆賤之”,總歸不是什麼光宗耀祖的事罷。
所以,還是光明磊落走正道,不要“鑽穴隙之類”的好。
孟子的比喻始終是意味深長的。
作者簡介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中期鄒國人(也就是現在的山東鄒縣東南人),距離孔子的故鄉曲阜不遠。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學說的繼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相傳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幼年喪父,家庭貧困,曾受業於子思的學生。孟子學成以後,以士的身份遊說諸侯,企圖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到過 梁(魏)國、齊國、宋國、滕國、魯國。當時幾個大國都致力於富國強兵,爭取通過暴力的手段實現統一,他繼承了孔子“仁”的思想並將其發展成為“仁政”思想,被稱為"亞聖"。
作品出處
《不由其道,鑽穴之徒》選自《孟子·滕文公章句下》。《孟子》一書七篇,是戰國時期孟子的言論彙編,記錄了孟子與其他諸家思想的爭辯,對弟子的言傳身教,遊說諸侯等內容,由孟子及其弟子(萬章等)共同編撰而成。
《孟子》記錄了孟子的治國思想、政治觀點(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和政治行動,成書大約在戰國中期,屬儒家經典著作。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主張德治。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自從宋、元、明、清以來,都把它當做家傳戶誦的書。就像今天的教科書一樣。
《孟子》是四書中篇幅最大的部頭最重的一本,有三萬五千多字,從此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容。《孟子》這部書的理論,不但純粹宏博,文章也極雄健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