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曼荼羅

不動曼荼羅是藏傳佛教專有名詞,藏傳佛教以不動明王為中尊而建立了曼荼羅,而其有多種畫法。

解釋

藏傳佛教專有名詞

注釋

傳佛教以不動明王為中尊而建立的曼荼羅。其畫法有下列數種︰
(1)依《大日經》卷二〈息障品〉載(大正18·13c)︰‘不動大力者,住本曼荼羅,行者或居中,而觀彼形像,頂戴三昧足,彼障當淨除。’另據《大日經疏》卷九所述,不動明王之本曼荼羅即是三角曼荼羅,其中黑色,持誦者觀想己身作不動明王之像。此作法具有二意︰一者觀想不動尊在圓中,而踏於大自在天之上。二者觀想自身是不動尊,即以本真言印加於大自在天,而踏其上。在三角中畫大自在天為障者之形,然後入於其中,以左腳踏大自在天頭頂,以大忿怒形加之,彼當應時退散。
《大日經供養持誦不同》卷七及《行林》卷五十根據此說,於半月的中央三角中畫不動明王,於其周圍畫虛空無垢金剛、金剛輪、金剛牙、蘇唎多(妙住)金剛、名稱金剛、大分金剛、金剛利(迅速)、寂然金剛、大金剛、青金剛、蓮華金剛、廣眼金剛、執妙金剛、金剛金剛、無住戲論金剛、虛空無邊游步金剛等十六金剛。
(2)依《聖無動尊安鎮家國等法》所畫的曼荼羅。即在八輻金剛輪的中央畫二臂之不動尊身長八指,其兩臂身為俱摩羅相,其身洪滿,其色如金,頭髮左垂,威容極忿,右持智劍,左執罥索,坐金盤石,光焰熾然,其焰多有伽樓羅狀。輪內八方各畫四臂之大嚴忿怒身,輪外八方畫三鈷金剛杵頭。日本東寺觀智院藏本不動曼荼羅的第二圖(另於四隅畫迦羅奢)及興然《曼荼羅集》所載的安鎮曼荼羅,即是根據此說所繪。
(3)曼荼羅中央畫不動明王,右手執智劍,左手執罥索,坐於瑟瑟座上,其四方四角畫步擲、大笑、大輪、馬頭、無能勝、不動、大威德、降三世等八大明王的立像。
(4)曼荼羅中央畫不動明王,右手執智劍,左手執罥索,坐於八葉蓮華上,其四方畫不動明王的異像。日本東寺觀智院藏本不動曼荼羅所出的第一圖及第三圖即是。
(5)曼荼羅中央畫不動明王,右手持智劍,左手持罥索,坐於金盤石上,兩足下垂,其左右畫矜迦羅、制吒迦二童子,四方畫四天王。《覺禪鈔》所揭示的曼荼羅即是此圖。
(6)依《底哩三昧耶不動尊威怒王使者念誦法》所畫的曼荼羅。其文雲(大正21·11c)︰‘中畫釋迦牟尼佛,左畫曼殊童子,右畫執金剛菩薩,作微笑面,手持金剛杵,於執金剛下畫不動尊,種種莊嚴。’又,此曼荼羅在《覺禪鈔》中稱作三尊像。
此外,十二天曼荼羅及十天曼荼羅等,皆於中央畫四臂之不動尊,所以也稱為不動曼荼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