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讀音: bù rù hǔ xué,yān dé hǔ zǐ
出處:《後漢書·班超傳》:“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釋義:比喻不冒危險,就不能成事。今也用來比喻不經歷最艱苦的實踐,就不能取得真知。
解 釋 不進老虎窩,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親身經歷險境就不能獲得成功。
出 處 《後漢書·班超傳》:“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用 法 複句式;作主語、分句;指只有經歷艱難才能成功
示 例 中國人有一句老話:“~。”這句話對人們的實踐是真理,對於認識論也是真理。(毛澤東《實踐論》)
近義詞 親臨其境
反義詞 膽小如鼠
英 文 The only way to catch tiger cubs is to go into the tiger's den <nothing venture,nothing gain>
東漢名將班超,早年曾率兵出擊北匈奴貴族,戰功顯赫,隨即與從事郭恂(xun)一起被派遣出使西域。剛到鄯善國(本為樓蘭國,漢昭帝時改為鄯善)時,鄯善國王還款待得十分周到,後來卻忽然改變了態度。班超感到奇怪,猜想這一定是北匈奴派來了使臣從中作梗,鄯善王不知所從的緣故。於是班超喚來對方侍臣,詐他道:“我聽說北匈奴使臣已經來了好幾天了,他們現在在哪裡?”侍臣一聽,十分惶恐,交待了一切。班超一聽,果然不出他所料,便私自把隨從來的官兵三十六人全部召到一起喝酒,趁大家酒勁正濃,激發道:“現今大家和我一起都身在異國,本是想立大功,以求發達。可匈奴使臣來到這裡沒有幾天,鄯善王就不把我們放在眼裡里,說不定哪天他會把我們送給匈奴,那我們的身體骨肉可就要被豺狼吞吃了。大家說該怎么辦?”部下們都說:“在這危亡之地,生死都由司馬您調遣!”於是,班超提議道:“不進老虎洞,就得不到老虎崽(“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眼下也只有趁夜火攻匈奴使臣大營,使他們不知我們究竟有多少人馬,然後趁亂消滅了他們。這下鄯善王就會嚇破了膽,我們的事才能成功。”大家提出:這事要不要跟從事郭恂商量一下,班超怕郭恂膽小壞事,一口否定。就這樣,班超獨自率領三十六人,一舉拿下匈奴軍營,鄯善國舉國震驚。於是班超和他的部下們一起勝利完成了這次出使任務,與鄯善王和盟而還。
相關詞條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出自《後漢書·班超傳》, 比喻不經歷艱險,就不能取得成功。也指需通過實踐取得真知。
成語造句 基本信息 成語出處” 成語辨析 成語示例 -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一詞出自於南朝·宋·范曄《後漢書·班超傳》
基本信息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成語造句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造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只有敢於...】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釋義】不進入老虎的巢穴,怎么能捉到小老虎呢?比喻... ·班超傳》: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三國志 ·呂蒙傳》:蒙曰...
成語造句 基本信息 成語出處” 成語辨析 成語示例 -
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基本信息【漢語文字】不探虎穴,安得虎子【解釋】不去老虎洞偵查,怎么能捉到小老虎呢。【近義詞】不探虎穴,不得虎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入虎穴...寫成不入虎穴,安得虎子。 ...
基本信息 成語出處 成語示例 成語辨析 -
焉得虎子
對部屬三十六人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辭海》“不”字條持同樣說法。但查《後漢書,班超傳》和《資治通鑑,漢紀》,班超原話均為‘不入虎穴,不得...:‘不入虎穴,不得虎子。註明是在《三國演義》七十回,黃忠對劉封的談話,改為...
涵義 引申 歷史 -
官家庶女
作品信息 主要人物:舒沫,夏候燁,夏候熠,邵惟明,祁曉廉 風格:正劇 結局:開放式 情節:日久生情 ...
作品信息 作品簡介 章節目錄 -
班超智勇降兩國
之奈何?”官屬皆曰:“今在危亡之地,死生從司馬!”超曰:“不入虎穴,不得...危亡境地,生死聽從司馬決定!”班超說:“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現在的辦法...
-
《極品公子》
故事簡介《極品公子》是一部網路小說,首發於起點中文網,作者烽火戲諸侯。講述了一個花花公子成長為一代梟雄、黑道太子、金融教皇的風流...
故事簡介 作者簡介 故事人物 經典語錄 作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