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1964年屬中都公社,1984年屬中都鄉,1986年析置下都鄉。轄砂睦、保全、和睦、佛坑、象欄、吉安、新寨、豪康、璜溪、三益、五豐11個村委會鄉政府駐吉安村。現有耕地面積28373畝,林地面積12.4萬畝,屬南亞熱氣候,年平均氣溫19℃,雨量充沛;田間以稻煙、蔬菜為主;牧漁方面以瘦肉型豬、山雞、魚花、河漁為主;山頭以沙田柚、杭梅、 茶葉為主,至2000年止完成萬畝沙田柚基地種植目標,年產量達200多噸。
自然資源
下都鄉礦產資源豐富,五豐村擁有大量石板材,花色品種屬永定紅,儲量達80萬方。象欄村有金礦輝綠岩,佛坑村有優質瓷土礦可供開採,具有很好的投資前景。
汀江河貫穿下都,棉花灘水電站的建成,使下都形成了大面積的庫灣,目前鄉正在實施工水面庫灣養殖和推廣網箱養魚,沿河兩岸種植千畝綠麻竹,是開發觀光農業、發展旅遊業的理想場地。
基礎設施
下都鄉是重要交通樞紐,距上杭縣城46公里,距廣東梅州蕉嶺城52公里,路面為水泥混凝土,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程控電話,已建立JBM基站。
全鄉有供電、膠合板廠、機磚廠、 家俱廠等鄉鎮企業五家,個私企業560多家,2001年全鄉農民人均收入2821元。
經濟發展
2007年,下都鄉實現農業總產值6471萬元(1990年不變價),比增18.21%。財政收入236萬元,比增28.26%。農民人均純收入3965元,與上年持平。
糧食播種面積14476畝,糧食總產5337噸,比增7.8%。烤菸種植4106畝,菸葉產量589噸,比增10.09%。種植蔬菜1210畝。果園面積12512畝,水果產量1333噸,比增22.86%。茶園面積978畝,產茶18噸,比增50%。造林面積113畝,生產松脂100噸。食用菌產量14噸,比增3.7倍。水產面積1255畝,水產品產量2315噸,比增24.8%。年末,耕牛存欄1426頭;生豬存欄38079頭,出欄生豬116539頭;家禽存欄46191萬羽,禽畜肉類總產8250噸,比增18.71%。
鄉鎮企業(含個私)7659家,從業人員1587人。鄉鎮企業總產值13770萬元,比增0.59%。
本年,繼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資金1500多萬元,相繼完成象欄、佛墳、三益、保全等行政村道路硬化29.8公里和全鄉移動基礎建設;完成菸草收購場建設及煙基工程項目12個;建成省際邊境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下都棉花灘庫區專用地震監測台網通過省驗收。
年末,總戶2669戶,總人口11363人。本年出生96人,出生率8.44‰,其中政策內生育92人,計生政策符合率95.83%,人口自然增長率2.99‰,落實節育措施19例。
鄉鎮建設
2007年,下都鄉在保全、豪康、新寨、佛坑、砂睦等村完成煙田基礎設施建設項目12個。其中,田間機耕路5條4380米,煙田灌水渠道5條4530米,煙田水泥平板橋2座22.94米,總計投入項目工程建設資金103萬元。
2007年,下都鄉璜溪村繼續發展庫灣網箱養魚,養殖水面擴大到2.3萬平方米,年產魚1560噸,銷往龍巖和廣東梅州地區,創產值1000多萬元,成為該村支柱產業。
該村利用棉花灘庫區水面優勢,發展水產養殖業。全村有規模以上養魚專業戶32戶,養殖種類有草魚、鰱魚、鯉魚和光魚四大家魚,也有養殖戶開始養殖鮭魚。村委會注重科學養殖,採取走出去與請進來的做法,對村民進行漁業養殖技術培訓。本年,舉辦水產養殖培訓班3期,受訓230多人次,養殖戶基本掌握育苗、箱養、飼料用法用量以及魚病防治等技術。
2007年4月,下都鄉分別成立鄉、村兩級森林防火協會,分別由鄉分管領導和行政村1名村主幹擔任防火協會會長。該協會組建防火隊伍、添置防火工具、制定防火章程,建立起森林防火的長效機制。至年底,全鄉未發生森林火災。龍巖市森林防火指揮部向全市推廣該鄉的有效做法。
防火協會成立後,組建了一支由村幹部、復退軍人、基幹民兵等16人參加的鄉級撲火隊伍,添置風力滅火力器6台和滅火2號工具60把, 11個行政村添置2號滅火工具50把,防火設備得到較大改善。同時,村防火協會還製作制度牌、《森林火災撲救預案流程圖》,編印防火知識要訣,廣泛開展宣傳,使每一個防火措施落到實處。
獲得榮譽
2007年7月,下都鄉被省科學技術廳、省財政廳、省科學技術協會聯合授予“福建省新農村科普示範基地”。
該鄉自1988年成功引種沙田柚以來,投產面積達5000多畝,年產量3750噸,總產值達600萬元,成為龍巖市沙田柚特色水果種植專業鄉。2000年,該鄉組建沙田柚開發有限公司與發展生豬產業結合起來,建立“沙田柚——生豬——沼氣”生態農業示範基地,依託鄉農技推廣站、鄉農民技術培訓中心、農村遠程網路教育站,堅持每季1次定期開展實用技術培訓,通過舉辦科普講座、諮詢服務、展覽示範等活動,帶動全鄉沙田柚產業向生態型、精品化、深加工發展。2006年,該基地被龍巖市授予“農業產業化科普龍頭企業”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