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焦村

峪內有兩個村,北面的村因地勢較高,故名上焦村,南面的叫下焦村,兩村人口都有500多人,兩村住戶大多姓焦,故名焦家峪。 焦家峪西面的山頂,村民稱作寨頂,過去曾有一片很大的建築群,面積約4000平方米。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兩村各修水池一個,分別蓄水,上焦村所建水池在村西北山腳下,長20餘米、寬6米左右,深約5米。

焦家峪在石馬鎮西北方,南北走向,從博山乘12路公共汽車經尖固堆,翻過焦家峪嶺便進入焦家峪。該峪呈不規則的T字型,南北的一段長約2公里,東西山與山之間僅寬50米左右,東西一段也有2公里左右。最南端是峪口,峪口西面隔二道河與萊蕪市的和莊鄉接壤,東面是王莽嶺中,過王莽嶺即進入橋西村的臥龍圈。焦家峪東西北三面是山,面積約4平方公里。峪內有兩個村,北面的村因地勢較高,故名上焦村,南面的叫下焦村,兩村人口都有500多人,兩村住戶大多姓焦,故名焦家峪。

主要介紹

焦家峪的兩側山上,近年來經過綠化,翠柏滿山,梯田層層,有幾處果園,以種植蘋果、油桃、核桃等為主,山坡上、地堰邊是一片片的花椒樹。下焦村西面山坡上和上焦村西北面的山頭上有大片的紅葉、流蘇(油梗)樹,晚秋時節,紅葉滿山,層林盡染,非常漂亮。焦家峪西面的山頂,村民稱作寨頂,過去曾有一片很大的建築群,面積約4000平方米。訪問村內80多歲的老人時,他們也說不上建於何代,在解放戰爭時期,村民害怕被國民黨軍隊占領,由兩村村民拆除,現仍存牆基。焦家峪的西面是響泉峪,東面叫婁峪,東北方向有一山峪,俗名老貓窩,屬原山林場管理。博(山)石(馬)公路穿村而過,交通非常方便。

資源開發

在下焦村以南的地段,有一條小石河。夏季雨水豐沛時,從響泉峪中流出的泉水與從上焦村流出的山水在下焦村南邊匯合,經石河向東南注入淄河。過去,焦家峪人吃水非常困難,靠修建水池屯積泉水、雨水供人畜飲用。在兩村中間的峪西山腳下有一個圓形水池,水深10多米,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前兩村的主要水源地。在水池北面約30米遠處的石堰中有一石洞,當地村民叫做“雲窟窿”深不可測,洞口直徑約1米,夏季雨水旺盛時,此泉便會向外噴水,沿著峪底的農田一直流到下焦村南的石河中,有時因泉水特大會沖毀地堰,沖壞莊稼。據一老人介紹,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村內曾有人想利用此泉之水做酒,並派人下到井泉內,用沙氈鋪底,青石砌了泉口,但目的沒能達到,仍是夏季噴水,平時乾涸。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兩村各修水池一個,分別蓄水,上焦村所建水池在村西北山腳下,長20餘米、寬6米左右,深約5米。下焦村所建水池在原來的圓池南面,長30多米,寬10多米,深6米多。七十年代兩村都分別打出了機井,修建了供水管道,基本解決了吃水困難。過去,焦家峪村民的住房大多建在峪兩側的山坡上,路窄坡陡,近年來,隨著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下焦村村民不斷在峪口北面向陽坡上建房,而且新建房子多為磚石結構,舊村裡的路全部修成了水泥路,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過去地勢較高的住房大多廢棄不用,調查時,走在林蔭下的石板路上,欣賞路邊的千年古槐,別有一翻風味。若能重新開發利用,可是開發旅遊的的資源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