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
黃龍居坐落於下帥鄉車福村,距圩鎮2公里,是陳姓氏族之祖居,為壯族先民從六橋山寨搬遷至此而建,距今僅70多年歷史。黃龍居建築面積約4600平方米,整座建築磚瓦結構,坐東北向西南,設有主殿、廂房、前院、門樓;主殿二進深三開間,左右廂房巷道相通,前院寬敞,約有600多平方米,是族人聚會、慶典之場所,也用作族人的曬穀場,外有圍牆,圍牆外整齊地附設一排牛舍,外門樓坐西北向東南。鄉土風情
黃龍居富於少數民族建築特色和鄉土風情,首先是脊頂中堂高,兩側主房低,廂屋擁抱。俯視有象形臥龍之虎,護窩之鳥,休閒之牛格局;其次是屋檐瓦口配上壽字喜字圖案,瓦檐封板木雕簡樸,只表現某一植物枝葉畫圖,有表示充滿生機,喜事連連之意;再次是內外主門均置木閘,橫向推拉、豎立鎖頂,花崗岩門檻,粗木樑貫通,堅實巧妙,具有防賊入室之功能;第四是牛欄建築與人居房舍相仿,木閘當門,庭院相隔,既不與人混居,又能與人近鄰,體現了壯族先民尊重“牛”之情結。
黃龍居內流傳文物不多,但傳統農家的日常生產生活用具保管得較為完好。如,編織精細的鹽籮,其體積輕巧,內外塗上桐油。一位老太介紹,它是祖輩擔鹽之用,也可盛水,亦可裝谷和粉類食物;這裡還有逢年過節和辦喜事時打碎糯米做糍巴的石碓;作為嫁妝禮品的洗臉盆架等。
黃龍居的家族勤儉持家、和睦相處、尊老愛幼、鄰幫鄰親幫親的傳統代代相傳。一位老太太說,當年祖上從六橋山寨搬遷到此時,大家克勤克儉,有力出力,有米出米,有錢出錢,終於建成了黃龍居;好家風也代代相傳了下來。
黃龍居族人喜歡藝術,民間傳統節日“賀新春”、“鬧元宵”、“牛旺誕”都喜歡組織表演“春牛舞”、“唱山歌”、“舞壯獅”等,但近幾年由於年青人外出打工,活動有所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