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
下市社區,位於黃岡鎮東南部,東鄰霞西村,西鄰南門社區,南鄰黃岡河,北鄰楚巷社區,居住面積約0.5平方公里,有(東風埭)蝦池約26畝。社區海洋資源有蚝石區500多畝,海灘面積1000多畝。現黃岡鎮政府駐地在下市轄區內。
下市社區始建於清代鹹豐初年,由原下市居民及燎原部分農民組成。下市社區座落在黃岡河北岸,社區內原有池塘,排水溝,現已填平。舊時,臨河而居的下市社區居民把黃岡河做 為主要生活水源,日常做飯,洗衣,食用水都離不開。池塘是居民漁業養殖和排洪、蓄水所用。改革解放初期,池塘已填平,排水溝也蓋成水泥路面。
1951年8月,下市編制為黃岡鎮第一辦事處,簡稱“一辦”。1959年編制為黃岡鎮下市居民委會,1983年編制為黃岡鎮下市辦事處,1999年改編制為黃岡鎮下市社區居民委員。世居居民主要為鄭姓、張姓、陳姓、李姓、蔡姓、何姓等,下市社區姓氏眾多,有一百多個姓氏,人員居住分散,人口分離嚴重。較大姓氏為鄭姓,主要居住和霞西村相鄰的新鋪頭。由於地處靠近沿海地區,主要以出海捕撈,買賣海產品為主要謀生手段。
人口經濟
截止到2015年底,下市社區有戶籍人口10930人,1701戶,80歲以上老人320多人,年最長100歲(女性)。全部為居民戶口,居民均為漢族,潮汕民原,使用潮汕饒平方言,有港澳台同胞約90多人,華人華僑約38人,主要居住地為泰國,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美國等地。
下市社區居民主要收入為打工及做生意,農副產品主要為捕撈海產品,養殖蝦池、魚池。手工業為漁網加工、服裝、毛織品。零售產品為藥品、食品、茶葉、水產品、小五金等。現有勞動力大多數都從事第二、三產業。
社會發展
下市社區主要道路有中山路、丁未路、沿河北路等;沿河北路位於黃岡河北側,建有沿河長廊,景色優美,是越來越注重生活質量的居民民眾早晚散步休閒活動好場所。社區道路已全面實現水泥硬底化,通水、電、電話和網路。社區現有生活市場2個,衛生院2個,電器、醫藥、服裝店、餐飲等商鋪眾多。教育設施上,轄區內有饒平縣益智學校一間,幼稚園一間。文化設施上,有農家書屋,老人活動室,星光老人活動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