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少年科技報

上海青少年科技報

《上海青少年科技報》於1983年9月15日創刊,原名《上海青少年科技》,4開4版一張,月刊,內部發行。

基本信息

《上海青少年科技報》(1983~ )
《上海青少年科技報》於1983年9月15日創刊,原名《上海青少年科技》,4開4版一張,月刊,內部發行,1985年6月27日改為公開發行,並於1985年10月改今名,由上海市少年科學技術指導站主辦,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主管,中國科技報研究會和九三學社上海市委員會協辦,是以中小學生為對象的青少年科技類報紙。
該報以“配合活動課,輔導中小學生開展各類科技活動,加強青少年的科技意識,培養科技能力,提高教育質量”為宗旨,刊登國內外青少年科技活動的最新信息和動態,介紹科技教育經驗,配合中國小課程教材改革,為中國小活動課提供資料。
該報自1988年1月起改為半月刊,分國小版和中學版;1992年9月開始改為旬報,每月出二期國小版和一期中學版;1994年9月,改為4開4版一張的周報,每周輪流出版國小版和中學版。版面設定是:第一版,中學版,“要聞”、“科學家故事”、“特色學校展示”、“大家談”、“攝影角”、“異想天開”;國小版,“要聞”、“科學家談21世紀”;第二版,中學版;“大千世界”、“優秀科技學校專版”;國小版,“科技小製作”;第三版,中學版,“科技活動課教材”、“科技講座”、“小製作”、“生活之友”;國小版,“科技講座”、“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想一想,錯在哪裡”;第四版,中學版,“科普文藝”、“智慧廣場”、“獲獎作品選登”;國小版,“苗苗學科學”、“科學小品”。
該報從1990年開始創辦一年一度的“金鑰匙”科技系列活動,目前已成為我國“國際科學與和平周”的重要活動項目。近年來“金鑰匙”科技活動,每次都有三十多萬青少年參加,並成立了“金鑰匙科技活動獎勵基金”,是上海市第一個為青少年開展科技活動設立的基金。
該報自1989年7月起,先後在重慶市、常熟市和崇明縣、楊浦區、普陀區、閔行區等區縣和學校成立小記者站,擁有小記者和通訊員300多名。
該報發行量提高較快,月發行量1991年為18萬份,1994年為40萬份,1995年為70萬份,1996年為90萬份,現已達到100萬份。
該報前任社長張錦康,總編輯唐長道。1996年社長羅銘,總編輯張國華。
該報社址:延長西路560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