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裝飾藝術派脫胎於新世紀之交的新藝術運動,奠定於1925年以“現代工業裝飾藝術”為主
題的巴黎國際博覽會。它從非洲原始藝術和東方藝術中汲取了大量靈感和養料,而同時代的各種藝術流派,如立體主義、包浩斯學派、未來主義等都成了推動其發展的力量。裝飾藝術風格從它發軔和誕生的那一刻起,將近百年來,始終有一批狂熱的推廣者和追隨者沉醉在這種風格所營造出的那樣一種優雅和永不落伍的摩登氛圍中。該風格的先驅們一定不會想到,他們導演的那一出城市大眾文化的戲劇在東方巴黎的上海,至今沒有落幕。
上海遺留下大量珍貴的裝飾藝術派建築。但是它們大多散布在城市的各個角落,大量漂亮的公寓和別墅坐落於法租界,而辦公建築和銀行則位於老的公共租界。它不像美國邁阿密、澳大利亞墨爾本、紐西蘭納皮爾、北非阿斯馬拉等城市的裝飾藝術派風格的建築都集中在一個區域。
特點
上海裝飾藝術派建築的設計主要來自於最著名的設計事務所公和洋行的貢獻,匈牙利設計師鄔達克和法國設計師P. 費色爾也是這一時期最為活躍的人物。中國建築師同樣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他們是:范文照、李錦沛、關頌聲、楊廷寶、莊俊、劉敦楨、黃耀偉、趙深、陳植、童寯、楊錫璆、奚福泉、黃元吉、董大酉、哈雄文等。上海應該永遠記住他們的名字,他們為我們城市設計了一大批時尚摩登的建築,如美琪大戲院、百樂門舞廳、恩派亞大樓、聚興誠銀行、大陸商場、大上海大戲院等等,至今這些房子依然是我們城市各個角落的地標之一。上海的裝飾藝術派建築不僅融合了該風格的常見特徵,例如之字型外觀,舷窗般的窗戶,風格化的花卉和動物圖案,同時還加入了獨特的中國元素:雲紋、古錢、八卦等。初升的太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如同出現在文革海報中的毛澤東思想的光芒),有時候還會加上閃電的圖案,反映出整個城市的樂觀主義精神和奔向新時代的決心。
上海裝飾藝術派建築所形成的城市景觀和該風格囊括一切的現代生活氛圍,以其現代主義光芒的雋永氣質,在將近百年的時間裡深刻地影響著上海和上海人。特別是散落在上海街頭的這些建築,不管是坐臥在浦江岸邊的百老匯大廈、沙遜大廈,還是閃爍在南京路霓虹里的大光明電影院、百樂門舞廳,它們始終以摩登的姿態和時髦的光彩,引領著上海的時尚,也給世界留下永久的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