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環境保護志

第一篇環境質量 第二篇環境管理 第七篇環境監測

目錄

序 凡例
總述 大事記
第一篇環境質量
第二篇環境管理
第三篇水污染治理
第四篇大氣污染治理
第五篇噪聲、工業固體廢物和放射性污染治理
第六篇農村環境與自然生態保護
第七篇環境監測
第八篇科技與國際合作交流
第九篇宣傳教育
第十篇環境保護產業
附錄 編後記
編纂審定人員名錄
著作權頁

環境質量

概述
上海開埠之前,經濟以農業耕作為主,生產力低下,人類生活和生產活動所排放的污染物足以被自然環境所淨化,環境質量良好。即使在租界初期,環境也尚無大的破壞。清同治九年(1870年),公共租界工部局曾把黃浦江和鄰近的河流水樣送倫敦化驗,結論為黃浦江是優良的供水水源。隨著租界的日益繁榮和擴大,外來人口急劇膨脹,而城市基礎設施薄弱,大量垃圾和糞便污水就近排入河道,致使有的河流變得污濁不堪。至20世紀初,上海的工業已有一定的發展,雖然工廠規模不大,但大量未經處理的工業廢水傾入江河,使河流水質下降。民國17年(1928年),建於蘇州河恆豐路橋附近的閘北水廠,因原水水質惡化而被迫遷至黃浦江下游處。工業的興起,燃煤鍋爐所產生的煙塵,工業生產過程中排出的各類粉塵,開始影響大氣環境質量。但在30~40年代,污染還只限於局部地區,上海的大氣環境質量總體上尚未受到破壞。民國28年,大氣降塵量測定結果為64.79噸/年・平方公里(約等於2.1噸/月・平方公里),表明上海仍保持世界同類商埠大氣環境質量的水平。這個時期,工廠的機器聲、輪船的汽笛聲、車輛的行車聲,開始威脅上海的聲環境質量。
上海解放後,經濟發展迅速。工業廢水、廢氣、廢渣的排放量大幅度增加,環境質量惡化。50年代後期起,繼黃浦江市區支流和蘇州河市區河段水質嚴重惡化之後,黃浦江市區江段水質也明顯下降,1963年江水開始出現“黑臭”。同時,工廠煙塵排放,嚴重影響大氣環境質量。市郊農田化肥、農藥施用量的逐步增加,加上50年代末一度推行的城市污水灌溉,造成了土壤環境質量的下降。工業噪聲也逐漸成為區域聲環境質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進入70年代,環境質量問題愈來愈受到社會的關注。隨著全市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和逐步深入,通過工業“三廢”綜合利用、區域污染治理和行業整頓,使一度成為地面水中主要污染物的汞、鎘、鉻、鋅、揮發酚、氰化物等重金屬和有毒有害物含量下降;通過消煙除塵的點源治理和“基本無黑煙區”、“煙塵控制區”的建設,煙塵排放量得以有效的控制,全市降塵量逐年下降;通過對工業固定源噪聲的治理、交通噪聲的控制以及“安靜小區”的建設,使全市聲環境質量維持穩定。然而,由於人口高度集中,經濟迅速發展,污染物排放絕對總量大,加上歷史欠帳太多,所以上海的環境質量依然在下降。
80年代後期,特別是進入90年代,上海的經濟持續、快速發展。通過環境綜合整治,加強污染源監督管理和治理,上海的工業污染物排放量沒有相應成倍的增長,而是繼續維持在80年代初期水平。城區大氣質量明顯好轉,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總懸浮顆粒含量有較大幅度下降;黃浦江上游水源保護區水質維持在Ⅱ~Ⅲ類水;合流污水一期工程運行後,蘇州河市區河段水質狀況開始有所好轉;城區聲環境質量連年處於穩定狀態;上海市總體環境質量惡化的趨勢基本上得到控制,局部地區環境質量有所改善。1994年上海市首次進入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前10名,1995年上升為全國第7名。然而,上海市的環境質量總體水平與國際大都市相比,還有一定的距離。為實施上海市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必須進一步切實採取各項措施,改善和提高環境質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