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序 凡例
第一篇百貨商業
第三篇針織品商業
第二篇文化用品商業
第四篇紡織品商業
第五篇服裝鞋帽商業
第六篇交通器材商業
第七篇家用電器商業
第八篇五金商業
第九篇舊貨與拍賣商業
第十篇涉外商業
第十一篇倉儲運輸商業
第十二篇廣告商業
第十三篇採購銷售
第十四篇商辦工業
第十五篇交易市場
第十六篇著名商店
第十七篇科技、基建
第十八篇人事教育
第十九篇機構網點
第二十篇人物
專記
附錄 編後記
《上海日用工業品商業志》編修人員名錄
著作權頁
文化用品商店
上海文化用品商業由紙張和儀器文具兩個大行業組成,包括紙張、儀器文具、筆墨硯、照相器材、體育用品、樂器、印刷材料、書畫箋扇、旗幟禮品等行業。
上海開埠以前,文化用品商業主要經營筆、墨、紙、硯等中國傳統文具,通稱“文房四寶”。開埠後,外國商人、傳教士紛紛到上海來設教堂、辦學堂,洋紙(機製紙)和西式文具開始輸入上海,近代文化用品工業亦隨之興起,促進了文化用品商業的發展。四馬路(今福州路)、河南路(今河南中路)和五馬路(今廣東路)一帶,為上海市文化用品商業最早興起的地區,其中四馬路店多成市,形成文人墨客經常光顧的“文化街”。
紙張業是文化用品商業中最早形成的一個行業。清鹹豐年間(1851~1861),上海已有不少業主從事傳統手工生產紙的經營。同業議事集會之處為“上海景倫堂紙業公所”,設在新北門內黑橋浜(今福佑路)。業內有贛莊(亦稱江西幫)、閩莊、杭莊(又稱本山幫)、川莊,還有汕頭幫、徽幫等。每一幫莊有大小紙號10~20家不等。隨著西方文化的輸入,近代文化用品和印刷、出版、書報雜誌相應發展,大量洋紙開始進口。英商公興洋行最先在華經銷道林紙,首家洋紙門莊設在南京路(今南京東路)大慶里口。至民國2年(1913年),洋紙進口已達6.87萬噸。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洋紙進口數量減少,國內機器造紙工業獲得發展,國產機製紙代替土紙躍登主要地位,多數紙張商店以經營機製紙為主,兼營土紙。民國19年,上海市紙業同業公會成立。抗日戰爭初,上海紙商業已發展到394家,至民國33年增至1002家。抗日戰爭勝利時,戶數減至880家,會員減至606家。民國35年,紙業公會改名為上海市紙商業同業公會。至解放前夕紙張業增加至789家。
儀器文具業經營範圍甚廣,包括學習用品、辦公用品、謄印用品、繪圖設計用品和宣傳用品。上海最早經營儀器文具的商店,是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開設的中國教育器械館,專營理化儀器。光緒二十九年商務印書館設立文具業務部,經營文具、儀器。至清宣統二年(1910年),上海經營儀器和文具的商店有近10家。至民國37年,儀器文具行業有專業商店270家左右。
筆、墨業形成於19世紀60年代,由產地著名筆莊遷址上海後逐步發展起來,多為前店後場,手工作業。百年老店有李鼎和筆莊、周虎巨筆墨莊、曹素功墨莊等,規模較大的還有楊振華筆莊、四寶齋筆墨莊、周兆昌筆莊等,都比較著名。民國10年1月,上海筆墨商業同業公會成立,有會員43家。這些筆墨莊批發兼零售,產品遠銷日本、朝鮮、南洋群島等地。至民國37年,上海共有筆墨硯店185家,從業人員2200人左右。
照相器材主要分照相機和感光材料兩大類。19世紀50年代,法國人李閣朗最早在上海專營照相業。其後國人開設的專攝人像的照相館陸續發展到21家。抗日戰爭時期,上海照相館曾達到500家左右,直到解放前夕,尚有400多家。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照相器材在上海尚無人經營。光緒三十年法商路易士在三馬路(今漢口路)開設良濟藥房,包銷法國“羅密”牌照相器材。以後日、美、英、德等國洋行先後經營。民國9年開設的益昌照相材料行是國人最早開的照相器材行。20世紀30年代,華昌、冠龍、中西、新昌等照相器材行先後開設。民國35年,上海照相器材同業公會成立,有會員30多家,從業人員454人。
體育用品,如刀劍之類的武術器械,在老城隍廟早有銷售。商業經營近代體育用品始於19世紀60年代,先由外商經營,後由國人李高記開設皮球廠,產銷一體。宣統元年,連長記體育用品商店最早在上海開設,先是個小作場,以後前店後工場逐步發展起來。上海專業體育用品商店到民國37年僅6家,多為跨業兼營。上海四大公司(先施、永安、大新、新新)都設有專櫃銷售體育用品。一般文具店、玩具店也兼營部分體育用品,有些煙雜店經營桌球、象棋等小體育用品。
樂器分中、西樂器兩大類。中樂器又稱民族樂器。上海生產和經營民族樂器始於鹹豐年間,均為手工操作,自產自銷,作場分布在廣東路、老城隍廟一帶。民國26年開業的老萬利樂器商店,以經營民族管弦樂器著稱全市。上海最早的西樂器經營商店是清道光末年(1850年)英商開設的謀得利琴行。光緒二十一年,“謀得利”僱工王阿毛掌握手藝後自己開設祥興琴行。這是國人創辦的第一家西樂器行。解放前,西洋樂器使用面窄,發展緩慢。上海解放前夕,只有專業琴行約10家和專業樂器店6家。
解放前夕,上海經營各種文化用品的商店共有1000餘家。
上海解放後,文化用品商業經歷了一個曲折、起伏、發展的過程。
1951年,全市開展掃除文盲、普及業餘教育、幹部學習等活動,對文化用品需求激增。1951~1952年新開業的文具零售商店有300多家。鋼筆、鉛筆、原子筆代替了傳統的毛筆,傳統筆墨的銷售量下降。1951年9月,上海紙張交易所成立,國營商業派員常駐,一面加強市場管理,一面視紙張行情吞吐拋售,調節供求,平抑價格。同時,國家實行“利用、限制、改造”政策,扶植私營文化用品工業發展,限制私營文化用品批發商業投機經營,維護零售商店的正常經營。
1952年第二季度起,國營商業對上海的造紙廠和金筆廠生產的產品實行包銷。以後,包銷商品的範圍逐步擴大。國營商業對私營工廠擴大加工、訂貨和包銷後,大部分文化用品貨源為國營商業掌握,私營批發縮小。
1955年,國家商業部決定成立中國文化用品公司,上海的文化用品業務從市百貨公司中劃出,分別成立中國文化用品公司上海採購供應站(一級批發企業)和中國文化用品公司上海市公司(專營上海市內文化用品業務)。至此,上海有了國營文化用品專業批發企業,負責市場供應和對私營文化用品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至1956年初,全市1023家文化用品零售商店(從業人員3777人,不包括個體戶)經批准實行全行業公私合營。以後經過調整,歸口文化用品行業的商店共有375家,從業人員2459人。
在“大躍進”時期,上海商業部門提出“工廠生產多少,商業收購多少”的口號,國營文化用品公司3年內庫存增加1倍,後來進行“三清”(清查庫存,清查在途、待運商品,清查資金懸案)處理,造成不少經濟損失。1961~1952年,上海文化用品商業總結“大躍進”的經驗教訓,按實際情況,把經營商品分為“增加收購、維持收購、減少收購、停止收購”四種類型。執行後使文化用品市場適銷品種逐步上升,還加強了專業經營,擴大了照相器材、體育用品、中、西樂器和油墨的專業經營網點。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上海文化用品市場受到衝擊,“大字報”鋪天蓋地,毛筆、墨汁、紙張和漿糊的需求量劇增,各文化用品商店組織大批大瓶墨汁和桶裝漿糊供應市場。在“紅衛兵”和“造反派”大搞“紅海洋”時,商店紅色顏料供不應求,銷售量猛增2倍半,大紅紙銷售量猛增3倍。油畫筆銷售量增長5倍多,油畫色1967年的銷量比1965年上升10倍多。為宣傳“最高指示”,組織民眾上街遊行,銅鑼的消費量也很大。同時,有些文化商品被戴上“四舊”帽子而禁止出售,造成積壓和變質。
在“文化大革命”中,上海文化用品商業還負責收購和供應毛澤東像章。1966年第四季度供應3924萬枚,1967年供應達1.3億枚。至1969年,根據市革命委員會《定點精製毛主席像章》的通知,商業部門退出經營,改由市手工業局工藝美術服務部負責經銷,但是,積壓在倉庫里早期生產的各種像章還有634萬枚,造成十餘萬元的經濟損失。
1972年6月,上海文化用品採購供應站撤銷,其業務併入上海百貨採購供應站,文化用品專業經營失去優勢,文化用品經營的範圍和規模也相應縮小。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實行多種經濟成分、多條流通渠道、多種經營方式、減少流通環節的“三多一少”流通體制,文化用品進銷渠道逐步放開,不論是批發還是零售,都有權自主選擇進貨單位和銷售對象。
1979年1月,上海文化用品採購供應站恢復建制,並在上海率先實行采、供、批、零“一條鞭”經營。1985年1月,根據國務院關於商業體制改革的決定,商業部將一級站下放給地方管理,文化用品採購供應站更名為上海文化用品批發公司,並組建了紙張、筆類儀器、文具、電腦、體育用品、樂器和照相器材等分公司,加強了專業經營,搞活了市場。
80年代,隨著科技事業的發展,不少文化用品的品種升級換代。機關、企事業單位的辦公用品也朝著現代化、系列化方向發展,電子計算工具、電子複印工具以及自動化辦公機器等大量上市,上海街頭出現了不少現代辦公用品公司、現代辦公用品銷售中心和電腦商店等企業。其中美麗華辦公用品公司(前身是上海打字機複印機商店)規模最大,月銷現代辦公用品1000餘萬元。該公司堅持專業經營,堅持以賣帶修。
80年代,上海照相器材市場消費需求出現兩個轉化,即相機從120向135轉化,照片從黑白向彩色轉化。隨著旅遊事業的發展,照相機和感光材料的銷售量大幅增長,專營和兼營照相器材的批發商店日益增多。1988年,全市共有專兼營照相器材行400餘家。
改革開放後,上海體育事業發展很快,體育用品一時供不應求。上海文化用品商業先後在青浦、南匯等郊縣和江、浙、魯等省發展了十多個體育用品工廠,增加生產,滿足市場需要。
同時,樂器銷售量逐年上升,1987年全市樂器銷售量比1980年增長3.7倍。
為安排好市場,上海文化用品批發公司重視小商品經營,排出了值小利微、涉及千家萬戶的小商品153種,保證供應不斷檔;堅持送貨上門,增加服務項目,為不少零售店配備專職維修人員,對計算器、照相機、電子琴等商品實行“以賣帶修”。批發公司還企業文化用品下鄉。1981年對上海10個郊縣的文化用品供應,僅占全市銷量的7.26%;1983年上升到38.8%。
1980年第四季度起,上海文化用品商業與一部分文化用品工廠實行聯營聯銷,提高了上海文化用品在全國市場的占有率。
1988年,上海文化用品商業行業協會成立,有會員214家,其中名、特、優商店21家。協會協調矛盾,組織經營管理經驗交流,建立信息網路,召開產銷信息發布會,舉辦文化用品知識講座和維修技術培訓班等,加強為會員服務。
進入90年代後,上海文化用品商業有了更大的發展。1992年,黃浦區百新文化用品商店改組為百新文化用品公司,還在浦東開設分公司。同年,黃浦區文化用品公司改組為美麗華集團公司,1995年銷售額達到9億元。福州路上新建了專業性、多功能、購物型的文化商廈,商場總面積達13700平方米。它由上海文化用品總公司投資建造。1996年文化商廈建成開業,成為福州路文化街一顆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