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昌路國小

新昌路國小是黃浦區的一所中心國小,她的前身始建於解放前,為私立國小,原名坤範女中,附設坤範國小。

基本信息

簡介

上海新昌路國小

新昌路國小是黃浦區的一所中心國小,她的前身始建於解放前,為私立國小,原名坤範女中,附設坤範國小。解放後,先後與新范國小、人和國小、培人國小、新昌路二小、長沙路第四國小合併,更名為黃浦區新昌路國小。 新昌路國小位於北京西路、新昌路口(新昌路331號),地處上海市中心,建築面積2903平方米。五層教學大樓裝修一新,教學設備一流。學校現有多功能觀摩教室計算機房、自然實驗室音樂室、形體訓練房、圖書閱覽室等專用教室。學校按照高標準普及義務教育的要求配置教學設施。學校的閉路電視網路與學校各教室連通,中心控制室配備五套轉播系統,各教室與中心控制室可進行雙向遙控選擇,中心控制室還配有多媒體軟體製作機,可自制多媒體教學課件。多功能觀摩教室配有實物投影儀、大螢幕投影系統等先進的教學設施。 新昌路國小由朱宏林同志任校長,黃敏君同志任黨支部書記。學校現有教學班18個,在校學生700餘人,在編教工72名,退休教工90名。學校努力建設一支“政治堅定、思想過硬、知識寬厚、品格高尚、業務精湛、精於教書、功於育人、務實創新”的教師隊伍。學校以“文明、團結、勤奮、創新”為校風,以“勤學、好問、愉快、靈活”為學風,以“嚴謹、紮實、精業、活潑”為教風,積極倡導“管有科學,教有特點,學有興趣,校有特長”的風格和發揚“博採眾長,揚我所長,開拓創新,爭創一流”的精神,努力把學校辦成:㈠良好的環境,精業的隊伍,較高的質量,鮮明的特色;㈡創新的學園、興趣的樂園、活動的樂園、溫馨的家園。新昌路國小擁有上海市心理健康實驗校、國小語文教學研究會語文教學實驗基地、上海市紅十字會達標學校、黃浦區青少年保護先進集體等多種殊榮。學校現有黃浦區學科帶頭人、黃浦新秀等多名區級骨幹教師。學校還按照“轉師觀、塑師德、鑄師魂、培師能”的目標途徑,加強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一支青年教師隊伍正在茁壯成長。 學校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全面貫徹教育方針,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努力把學生培養成“會做人、善交往、會學習、健身心、懂藝術、揚特長”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的學生。學校的綜合辦學水平不斷提高,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特色

新昌路國小是一所以民樂為主體的藝術特色學校,1990年曾被上海市教育局命名為“上海市普教系統開展藝術教育視窗單位”。一些全國知名藝術人才(黃蓓華、王智敏張鑫華、印玉文、劉桂蓮、吳強、潘澐濤、朱琳等)都是從這裡走向藝術的殿堂。學校自1984年以來,曾獲全國、市、區集體和個人藝術大獎數十項。學校弘揚民樂特色,全面提高學生素質。1985年民樂在全市率先全面進入音樂課堂,打破了傳統的音樂課堂教學結構。如今,學校提出了“藝融五育,和諧發展”的大藝術教育觀,並以藝術教育為突破口,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辦學理念

學校堅持德育為首的核心地位,充分發揮民樂的德育功能。“讓民族樂器在新昌校園紮根,使愛國主義在少兒心中萌芽”,就是利用民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集中概括。學校實施素質教育,把重點放在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上。為了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進步,學校對輕度智殘的學生實行“隨班就讀“,採用”進步教學“模式,使隨班就讀學生有了不同程度的進步,受到市教委主任夏秀蓉的高度讚揚。學校實施素質教育,通過心理輔導,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和健康的人格。學校實施素質教育,把功夫花在最佳化課堂教學上。學校以小班化教育為龍頭,積極探索“自學——共學——導學”教學模式,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和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發展學生的個性。現在新昌路國小正在邁向新世紀的征途上振奮精神,銳意進取,努力把學校辦成黃浦區一流的精緻化示範性的上海市名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