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區紅十字會

松江區紅十字會成立於民國十三年(1924年),會址設在超果寺(現在松江一中附近)。在抗戰、解放戰爭的戰火紛飛年代中,紅十字會在收容傷兵、疏散難民,在各個歷史時期起到了積極作用。

建國後,中國紅十字會在周總理親切關懷下,進行改組,使中國紅十字會成為中華人民的衛生救護團體,從而在國際和國內出現嶄新的面貌,以助人為樂、救死扶傷的精神,取得很大成績。紅十字會在松江地區積極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宣傳,配合衛生行政部門做好各項防病工作。於1957年按江蘇省衛生廳通知,恢復開展紅十字會活動,大力開展宣傳紅十字會的章程與宗旨,組織中小學生與街道紅十字衛生員在除害滅病、衛生宣傳中取得不少成績,於1958年11月24日劃歸上海市紅十字會領導。繼續大力開展紅十字會,在城區、泗涇鎮成立紅十字衛生站18個,培訓衛生員300多人,總共發展紅十字會員1500多人,在文革期間與全國一樣,紅十字會工作無法進行,停止辦公。
直至1984年12月12日,在黨政領導重視下,又恢復了紅十字會組織,積極發動廣大會員,發揚紅十字會員職責,以助人為樂為美德,發揮老年醫務人員以敬老助殘為己任,並組織開業醫務人員上街“為您服務”、醫治疾病及組織防病知識講座。在恢復辦會短短半年時間內,已建立紅十字衛生站66個,發展紅十字會會員2360多人,另有青少年會員200多人,均以助人為樂、爭做好事,發揮紅十字會員文明風尚,深受廣大民眾好評,為進一步開展紅十字會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松江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為松江紅十字工作的發展、隊伍的壯大提供了歷史性機遇。在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幫助下,積極參與自然災害救助、履行人道主義救助職責、替政府分憂、為災民解難,作用與職能日益突出,特別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和《上海市紅十字會條例》頒布實施後,為紅十字會行使權利,開展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區紅十字會加強依法建會、依法興會原則,到2006年年底已有19個鎮、街道、園區建立了紅十字會。
從2000年春節至今年開展的“千萬人幫千家”募捐幫困救助活動中,在各級各屆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重視支持下,累計人道救助基金300多萬元,對全區患有白血病、惡性腫瘤、受意外災害的特困家庭進行幫困救助,已撥出金額達200多萬元,物品價值100多萬,同時還支援外省市受災之用。與此同時,在建立民眾性自救互救網路,進行衛生救護培訓、紅十字關愛進社區,推動無償獻血、捐獻造血幹細胞、捐獻遺體宣傳、上海市少兒住院互助基金工作以及抗擊非典等方面,松江區紅十字會都積極參與,發揮了重要作用,贏得社會各界廣泛讚譽。
紅十字事業是崇高而偉大的事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組成部分,是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力量。松江區紅十字會一定要在區委、區府的領導下,在市紅十字會的指導下,繼續發揚光大紅十字精神,積極履行救助職責,作好政府的助手,為松江的改革發展穩定作出自己的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