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鎮域約於唐代成陸,唐天寶十載(公元751年)割崑山、嘉定、海鹽各一部置華亭縣,時屬江南東道吳郡(蘇州)華亭縣轄。
宋代初年屬兩浙路秀州(嘉禾郡)華亭縣域。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華亭府。次年,改稱松江府,隸浙西道嘉興路。鎮域屬松江府華亭縣。
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劃華亭縣高昌、長人、北亭、新江、海隅5鄉置上海縣,鎮域屬上海縣高昌鄉、長人鄉。
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置南蹌巡檢司於高昌鄉二十二保(今東溝地),鎮域屬之。
弘治(1488-1505年)年間,鎮域仍屬南蹌巡檢司轄地。嘉靖(1522-1566年)年間《上海縣全境圖》標有陸家行地名。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鎮域屬蘇州布政使司(江蘇省)松江府上海縣高昌鄉第二十二保。
嘉慶十五年(1810年),上海縣劃出高昌鄉近海地15個圖置川沙撫民廳後,鎮域大部分屬高昌鄉第二十二保,陸家行市地。
鹹豐十年(1860年),上海縣設團練局,鎮域為陸行鄉局。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上海縣改東路為東鄉聯區、改陸行鄉局為陸行學區,鎮域屬之。
民國元年(1912年),上海縣東涇鎮析為陸行、高行、塘橋3鄉和洋涇1市,鎮域隸陸行鄉。
民國十七年(1928年)上海縣、市分治,市僅接收11市、鄉,鎮域隸陸行區。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上海市撤銷高行、陸行、塘橋3區分別併入高橋、洋涇、楊思3區,鎮域屬洋涇區。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上海淪陷後,鎮域屬上海特別市(曾稱偽上海市大道政府、偽督辦上海市政公署)浦東北區。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抗戰勝利後,上海市恢復抗戰前建制,鎮域屬上海市洋涇區(30區)、小部分屬高橋區(31區),區以下仍沿用保甲制。
1949年5月17-19日,鎮域解放;6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洋涇區接管委員會成立,鎮域由第六、七辦事處(上川路以西部分)管轄。
1950年7月,洋涇區人民政府成立,調整鄉規模。
1951年11月,土地改革結束,洋涇區調整鄉的行政區劃。
1956年1月,撤併洋涇、高橋、楊思三區,成立東郊區。
1958年8月,撤併東郊區、東昌區,成立浦東縣。9月27日成立浦東縣紅旗人民公社。
1959年5月23日,調整洋涇(紅旗)人民公社規模。
1960年3月,浦東縣調整人民公社規模,張橋、陸行兩公社合併,稱張橋公社。二塘公社5個生產隊劃歸金橋公社。同年8月,原二塘公社屬地從金橋公社劃出。
1961年2月,上海市撤銷浦東縣,其農村地區劃歸川沙縣,金橋公社改隸川沙縣。
1984年3~4月,政社分設,復建金橋鄉人民政府。
1993年1月1日,上海市撤銷川沙縣,浦東新區掛牌成立,金橋鄉隸屬之。
1995年12月1日,浦東新區實施撤鄉建鎮,金橋鄉改稱金橋鎮。
2000年4月10日,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撤銷金橋鎮和張橋鎮建制,建立浦東新區新的金橋鎮。6月23日,金橋鎮人民政府掛牌成立。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50年2月,上海市軍管委洋涇區接管委第六辦事處轄地,設立以上川路為界的張橋鄉(路北)、陸行鄉(路南)建置。張橋鄉,轄25個村,陸行鄉,轄14個村。
1950年7月,張橋鄉析出7個村,陸行鄉析出陸黃村,涇南鄉析出4個村共12個村建立金橋鄉。
1951年11月,金橋鄉析為金橋、金巷兩鄉。金橋鄉,轄7個村。
1956年1月,金橋、金巷兩鄉同原洋涇區社莊鄉撤併建金橋鄉。金橋鄉轄金聯、金東、金巷、友誼(社莊)、建莊5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8年9月27日,浦東縣紅旗人民公社成立,原金橋鄉改稱大隊,隸屬之。金橋大隊轄金聯、金東、金巷、袁家圈、閔家宅、友誼(後改稱社莊)、建莊7個生產隊。
1961年11月,張江公社劃出3個生產大隊,併入金橋公社,至此金橋公社轄8個大隊。
金橋鎮(鄉)8個村92個生產隊,自1991-2000年1月,有60個生產隊先後撤銷建制。1999年2-11月,金橋鎮金聯、金東兩行政村先後撤銷建制。至此,金橋鎮轄6個村。
2000年6月,金橋、張橋兩鎮“撤二建一”建立新的金橋鎮。轄11個村,5個居委會。
2002年底,金橋鎮人民政府轄金巷、社莊、建莊、金明、三橋、張浜、嘴角、王家橋、陸行、梅園10個村民委員會,張橋、永業、佳虹、金浦、陽光5個居委會。
區劃詳情
2014年,金橋鎮轄三橋村、王家橋村、陸行村3個村以及張橋社區、永業社區、佳虹社區、金浦社區、陽光苑社區、金橋酒店公寓社區、金橋新城社區7個社區和碧雲社區1個高檔國際社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金橋鎮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中部偏西,地理坐標為東經121°37′~ 121°40′,北緯31°13′~ 31°17′。金橋西距上海市中心11公里。其四鄰,東為曹路鎮,東南為唐鎮,南為張江鎮,西南為花木鎮,西北分別為金楊、滬東、浦興三街道,北為高行鎮,面積25.48平方公里。
氣候
金橋鎮地處長江三角洲,臨近東海,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常年氣候溫和,嚴寒酷暑期短,無霜期長(全年230天左右),日溫差較小(一般在10℃之內)。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鎮域內常年平均氣溫在15.35℃。春分後漸晝長夜短,太陽直射幅度強,地面光照時間長。鎮域內主要自然災害為颱風、雨澇、乾旱、寒潮、冰雹。
土壤
金橋鎮域內土壤分為兩大類:水稻土和潮土;三個亞類:瀦育型、滲育型、潮土型;五個土屬:即黃泥頭、潮沙泥、夾沙泥、並煞沙泥及挖平泥;六個土種:黃泥頭、強黃泥、潮泥、黃夾沙泥、吹泥土、堆壤土,以黃泥頭為主。
地勢地貌
金橋鎮鎮域內地勢平坦,土質疏鬆,海拔在2.5~5米之間,常年地下水位在0.4~0.8米上下。地勢東南部略高,西北部稍低。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2000年6月,金橋鎮域總面積29.32平方公里,2002年底,全鎮總面積減至14.49平方公里。耕層厚度統計超過17厘米的耕地面積有5205畝,占全部耕地38.59%;耕作層厚度10-13厘米的耕地有4360畝,占全部耕地的32.32%。
水域資源
金橋鎮域內河流溝浜縱橫交叉,密如蛛網。1983年,有水面積4.3平方公里,占鎮域總面積的11.4%。馬家浜河寬25-30米,全長11.8公里。域內流經金東、金聯、金巷、社莊、三橋等村和金橋集鎮,長6.5公里多。張家浜全長18公里,鎮域內長4.8公里,河寬40米。曹家溝長14.27公里, 寬30米,域內長7.3公里。趙家溝漩渦潭長1.6公里,河寬30米。
光照資源
金橋鎮春分後漸晝長夜短,太陽直射幅度強,地面光照時間長、效應大。夏至日出、日沒時分為4時53分-19時05分,晝長達14小時12分鐘。
交通
金橋鎮水路有南北流向的馬家浜、曹家溝,東西流向的張家浜,均為黃浦江支流,屬浦東新區主幹河;陸路有上川路、金張路、楊高路、滬川、滬孫和泰高線過境。
人口民族
人口
2000年11月1日,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鎮域內總戶數22262戶,其中家庭戶18902戶,集體戶3360戶。總人口70796人,其中男性39401人,女性31395人;外來人口46583人,在浦東新區外來人口較多的鄉鎮中排第三位,戶籍人口34402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415人。2004年戶籍統計,金橋鎮常住人口27280人。
2012年,金橋鎮戶籍人口總數2.8萬餘人,農業人口不足5000人,流動人口8.7萬餘人,外籍居住人士3000餘人。
2014年,戶籍人口總數2.8萬餘人,流動人口4.5萬餘人,外籍居住人士4千餘人。
民族
金橋鎮域內居民多數是漢族。2000年人口普查時,金橋鎮有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土家族,納西族,土族,仡佬族,錫伯族,達斡爾族18個少數民族。
經濟
綜述
2001年,金橋鎮社會總收入完成53個億元,財政收入完成3.0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1%和47.4%。2007年全鎮社會總收入實現180億元,比上年增長5.8%,稅收入庫實現13.5億元,增加了0.87億元。 2014年,金橋鎮稅收達到23.12億元,實現地方財政總收入6.89億元,完成非財力固定資產投資13.7億元,招商引資總額達到17.2億元,實現GDP總值284億元。
工業
2001年,金橋鎮第二產業產值是社會總收入的46.9%。2007年,工業總產值完成80億元,比上年增長了6.7%。
2008年,金橋鎮工業總產值103.4億元,比上年增長28.6%。
2014年,金橋鎮工業總產值2047.94億元。 膠囊內鏡機器人項目所落戶的上海浦東金橋,正全力打造高端智慧型裝備產業。金橋開發區智慧型裝備產業目前工業總產值超過200億元,約占上海市智慧型製造裝備產業的1/4。
金融業
2014年1月18日上海金橋開發區集中簽約一批新興金融產業項目,入駐國內第一家以“新興金融創業園”命名的金橋新興金融產業集聚區。簽約的入駐企業直接或間接管理的資產規模超過2000億元。
服務業
2013年金橋開發區服務業營業收入達2404.4億元,同比增長20.1%,項目共累計為大金橋區域79家企業協調解決貸款20.77億元。
2014年,金橋生產性服務業營業收入首次超過工業企業,共完成3154.43億元,同比增長 14.2%,生產性服務業收入占開發區營業收入比重達到50.5%,較2013年增加了近 5個百分點。
社會
環境整治
2013年以來,金橋鎮修建、維護23座水沖式公共廁所和22座垃圾中轉房,集鎮累計新增、更換垃圾箱(桶)1110隻,道路兩側放置各類垃圾箱(桶)、果殼箱1200餘只,建成區內垃圾容器化覆蓋率100%。投入2500多萬元,實施老舊居住區牆面白化、小區綠化、道路修建、服務設施建造、垃圾箱房改造、污水處理等綜合綜合改造、整新工程;投入2000多萬元,實施完成佳林路大修、佳橋路“白改黑”等道路改造工程;投入1200多萬元,對集鎮綠化、花箱進行設定、維護,總投資1000餘萬元,對鎮域兩家集貿市場進行了綜合改造,進一步提升了城鎮功能。
社會保障
2012年,金橋鎮全年就業750人,登記失業人數控制在340人內。辦理外勞綜合保險6.75萬人,比上年增長26.89%。完善來滬人員勞動力市場管理制度,累計介紹3.09萬人次就業。完善農村地區社區圖像實時監控系統,探索電動腳踏車社區治安巡邏,萬人發案率繼續保持新區低發案水平的前列。加強來滬人員集中居住點治安管理,確保全年無重大刑事和治安案件發生。建立健全維穩責任制度、定期分析解決矛盾制度和領導幹部接待制度,信訪件辦結率保持在98%以上。
衛生事業
金橋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占地7456平方米,總建築面積8800.52平方米,設有床位76張,為全鎮居民提供一般常見病、多發病、診斷明確的慢性病的診療服務和健康教育、預防、保健、康復、計畫生育指導等“六位一體”的綜合服務。在三橋村、王家橋村建有標準化村級衛生室2個,在金葵地區設立衛生服務站1個,向居民提供基礎性的公共衛生和預防保健服務。2014年全鎮戶籍農民合作醫療保障率達100%,完成3520名30歲以上參加合作醫療村民的免費健康體檢,完成對4853名16歲以上來滬人員肺結核、肺癌的免費普查,對14130名60歲以上老人進行了免費體檢,對2850名本市居民開展免費婦科普查,對730名外來育齡婦女進行免費健康檢查。開展紅十字會急救培訓146場7320人次。
文化
2006年,金橋鎮精神文明建設軟體經費投入890萬,硬體經費投入3581萬。在文化設施建設的經費投入每年在500萬元左右,如2000年投入600萬建造了3000平方米的鎮文化活動中心,2002年投入500萬建造了占地3200平方米的鎮文化廣場。金橋鎮在文化活動經費支出年均約100萬。歷時6年,圍繞文化比賽、文化展演、文化下鄉三種活動模式,已舉辦三屆民眾文化藝術節和三屆運動會。 2007年1月1日,金橋鎮在金橋文廣服務中心多功能廳舉辦慶“元旦”滬劇演唱會,主辦方為金橋鎮文廣服務中心,共有300人參與。
旅遊景點
金橋公園是浦東新區第二大公園。它坐落於著名的金橋地區,與金橋灣居住小區相毗鄰。金橋公園由金橋城市管理署負責承建,規劃用地ll公頃,南北長370米,東西寬320米,該工程歷時一年於2000年12月28日正式建成並對外開放。
歷年榮譽
市級 | 區級 |
上海市五好鄉鎮黨委 | 浦東新區信息工作先進集體 |
2005年上海市“五四”紅旗團組織 | 浦東新區人民調節工作先進集體 |
上海市民眾文化工作先進集體 | 2005年金橋鎮人民武裝部先進單位 |
上海市民眾體育工作先進鄉鎮 | 2004年浦東新區共青團金橋鎮機關聯合支部委員會紅旗團組織 |
上海市老年體育工作先進單位 | 2004年度浦東新區模範工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