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序 凡例
總述 大事記
第一篇女性人口
第二篇婦女運動
第三篇婦女參政
第四篇婦女團體
第五篇工業、交通、建設系統婦女
第六篇商業、外貿、金融系統婦女
第七篇農業、農墾系統婦女
第八篇教育、衛生、科研、體育系統婦女
第九篇文學藝術、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系統婦女
第十篇女子教育和婦女保健、文化事業
第十一篇婦女與婚姻家庭
第十二篇婦女服飾
人物 專記
特記 附錄
編後記 《上海婦女志》編纂、審定人員名錄
著作權頁
女性人口
概述
上海女性人口是中國女性人口中頗具特色的群體之一,其人口狀況、人口現象如生育率下降、老齡化等現象的出現,比全國約超前10年,無論在人口總量、人口構成、人口的遷移和流動、婚姻和生育狀況及平均預期壽命等方面都有其獨特之處。上海女性人口的特點主要表現在:
女性人口總量穩步發展,占總人口比重呈下降趨勢,平均預期壽命延長。上海的女性人口如同上海的社會經濟發展一樣,經歷了不尋常的發展過程。歷史上上海是個男多女少,性別比懸殊的地方。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鴉片戰爭後,隨著上海經濟發展,女性人口從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的32.7萬人上升到1949年的228.05萬人,百餘年女性人口增加近7倍。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至民國34年(1945年),各租界的女性人口皆呈上升趨勢,但性別比仍然很懸殊。建國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上海女性人口經歷了先升、略降後又回升的過程。1979年女性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為50.50%,1980~1992年上海女性人口呈逐年上升的趨勢,1992年總量達639.40萬人,但占總人口的比重則呈下降趨勢,為49.59%。1996年上海女性人口為646.57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49.57%。女性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趨向延長,1992年達77.91歲,比男性高3.88歲;1996年達78.21歲,比男性高4.14歲。
女性人口構成漸趨合理,生育率下降,人口出現負增長。從上海女性人口的年齡構成狀況看,少兒人口呈不規則的波動,勞動年齡人口不斷上升,育齡婦女增幅趨於縮小,老年婦女呈增長趨勢。從上海女性人口的文化構成狀況看,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者明顯增加,中專、高中文化程度者絕對數增加,所占比重下降,國中文化程度者呈增長勢頭,國小文化程度者絕對數增加,比重下降,文盲、半文盲人口比重下降。從女性在業人口的行、職業構成看,農業勞動者比重明顯下降,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和工人比重增加,已逐步適應上海現代化的需要。上海女性人口自建國初至1993年經歷三個生育高峰,峰值逐次下降,人口出現負增長,人口再生產類型已從傳統型向現代型轉變。
女性人口遷移率高、流動人口增長速度快。上海歷史上就是一個移民城市,但在開埠之前女性遷入人口少,性別比懸殊。民國18~25年女性人口遷移活動頻繁,除個別年份外皆呈遞增的趨勢。建國後遷移量波動大,呈現出“三起三落”的波浪型發展態勢。改革開放後女性人口遷移活動活躍,1990年遷入上海市的女性人口達290186人。建國40多年來,上海女性人口遷移的基本特點是“大遷入――大遷出――穩定遷入”的循環過程。隨著上海經濟中心地位的確立和國際型功能的發揮,吸納的女性人口越來越多,1993年流入女性人口達92.73萬人,年均增長率為25.11%。
女性人口婚姻狀況呈現新趨勢。上海女性未婚人口集中在29歲以下,1982年後未婚女性人數逐漸減少。女性終身不婚率較穩定,且隨文化程度的提高而升高。女性人口平均初婚年齡逐年推遲,推遲速度高於全國,但近年來早婚現象有所上升。離婚率明顯上升,提出離婚的女性人數1992年比1982年翻了二番。再婚、涉外婚姻皆呈上升趨向,超過了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