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古猗園,建於明代嘉靖年間(公元1522~1566),原名猗園,取“綠竹猗猗”之意而名。由明代嘉定竹刻家朱三松精心設計,以“十畝之園”的規模,遍植綠竹,內築亭、台、樓、閣、榭、立柱、椽子、長廊上無不刻著千姿百態竹景,生動典雅。清乾隆11年(公元1746年),拓充重葺,此時更名古猗園。為上海五大古典園林之首。
風景圖風景圖遊玩景點上海古猗園古猗園按不同景觀劃分為逸野堂、戲鵝池、松鶴園、青清園、鴛鴦湖、南翔壁6個景區,各具獨到精巧的藝術構思,散發著古猗園特有的古樸、素雅、清淡、洗鍊的氣質。園中保存的唐代經幢、宋代普同塔,引人探古問勝。園中因“8•13”事變,當地愛國人士重修補闕亭,獨缺一角,以志國恥的“缺角亭”,象徵著中國反帝民族之魂。古猗園,以猗猗綠竹、幽靜曲水。典雅的明代建築、韻味雋永的楹聯詩詞及優美的花石小路等五大特色聞名於世。
古猗園以戲鵝池為中心,西面建有明代的白鶴亭,北面是石舫,又稱不繫舟。東面有梅花廳,其建築和廳外花街都採用梅花圖案,四周種滿了梅花。荷花池中建有宋代的普同塔,雕刻精美。南廳和微音閣前,各有一座石經幢,已逾千年歷史。石舫對岸浮筠閣後是竹枝山。園內以遍植綠竹為特色,園內有逸野堂、鳶飛魚躍軒、小松崗、小雲兜、戲鵝池、浮雲閣、松鶴園、青清園、鴛鴦湖、南翔壁、九曲橋、梅花廳、湖心亭、竹園等景各有特色。還有唐代經幢、宋代石塔等文物。
1931年日寇侵占我東三省後,南翔鎮的愛國人士集資在大土山上建造了一座四方亭子。該亭只有三隻角翹起,唯獨在東北方向缺少一個角,寓意東北三省淪陷,讓人們永遠記住這一國恥,以示抗議日寇和表明國人恢復失地的決心。 古猗園內精緻的亭台樓閣,茂雅的小軒長廊,石徑曲水,盤槐古樹,四季名卉,別具風格,是上海市郊遊覽勝地之一。
上海古猗園溫馨提示
①公園西南部有兒童樂園,占地700平方米,園內有螺鏇滑梯、鞦韆等常規遊樂設施。
②公園有4個售品部,分別設在微音閣、北大門、茶室和南大門。茶室位於公園中部,鴛鴦湖南岸,磚木結構,餐廳位於公園西北部,由春藻堂和柳帶軒組成,磚木結構。供應的南翔小籠饅頭,以皮薄、餡大、汁多、味鮮,深受遊客歡迎...